平凡的故事不凡的身手——他們是中國農機手
- 發佈時間:2015-10-22 06:32:40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2015五徵·中國農機手大賽總決賽自3月份啟動以來,吸引了上萬名農機手熱情參與。8月初至10月底,先後在陜西楊淩、吉林長春、安徽合肥、山東兗州舉辦西部、東北、中原、華北4場省際聯賽,山東、陜西、江西、安徽、湖北、四川、遼寧、河北等8個省份特別組織了省內比賽,20名省(區)機王脫穎而出。 11月18~20日,20名機王將與其他精英農機手在全國農業展覽館角逐“中國機王”桂冠。今天我們與讀者分享他們的故事,一起為他們加油,期待他們在總決賽賽出中國農機手的風采!
機王名單
天津機王張孝聯
河北機王李英曄
山西機王楊玉鵬
內蒙古機王 劉大偉
遼寧機王王建飛
吉林機王王尚乾
黑龍江機王 王智勇
江蘇機王朱國正
安徽機王韋 海
江西機王楊建華
山東機王郭波波
河南機王李東旭
湖北機王李春偉
湖南機王郭少福
廣西機王覃福仁
重慶機王鄧瀟瀟
四川機王李和建
陜西機王郭新興
甘肅機王楊德友
寧夏機王劉永祥
李英曄:堅守21年只因熱愛
39歲的“河北機王”李英曄,18歲那年便開始跟著父親幹起了農機,邊開拖拉機,邊跨區作業。談到這21年來的農機歲月,李英曄對自己的總結就是兩個字:熱愛。
李英曄所在的深州市西李秋村,村裏絕大多數年輕人外出務工,留守的老人和婦女成為了主要的勞動力。為了讓村裏每家每戶的糧食有人收割,李英曄一直守護著這片土地。“村子裏年輕人願意幹這行的不多了,我不能在這個時候離開,土地也是家園的一部分,我有義務來為村民服務。”
談到今年的秋收,李英曄説,“現在合作社承包的土地很多,今年糧食産量也比去年高了很多,有時候要連續24小時在地裏收割,但能為鄉親們更好地服務,苦點累點也值。”
談到這次參加農機手大賽,李英曄説,“那都是帶著真本領上場比賽的,平常我們合作社集中訓練得很少,都是自己靠多年的技術總結出來的。種了一輩子地,當了一輩子農民,能夠借這個大賽展示自己的技能真是非常難得的機會,第一次穿上比賽服覺得身為一個農機手很自豪,開著自己喜歡的農機,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我無悔于當初的選擇。”
楊德友:平凡做人踏實做事
來自甘肅的楊德友以前在外地工作,最掛念的還是家中的老父親,為了能夠每天照顧父親,做到盡孝的責任,他放棄了繼續外出的機會,留在了老家幹起了農機。
因為從小到大和農機接觸的機會不多,楊德友拜師傅學藝,一點一滴從零開始幹起。他堅信勤能補拙,通過刻苦的學習,這幾年他的駕駛技術也越來越高超。
聽説了中國農機手大賽之後,楊德友踴躍報名參加,一來給自己這些年一個技術總結,二來也是給父親有個交代。下定決心之後的楊德友刻苦練習,比平日更多了一份耐心和謹慎,他反覆研究去年參賽選手的視頻資料,摸索技巧及該注意的一些問題。功夫不負有心人,楊德友憑藉著平日裏的留心揣摩和良好的心態,總成績穩奪第一名。他第一時間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父親,老人家開心得合不攏嘴。
現在楊德友也加入了農機合作社,每天上十二個小時的班,忙忙碌碌地為著自己喜愛的事業打拼著。問到他的夢想,這位樸實的農民回答説,要靠著自己的努力為家裏改善生活,踏踏實實幹好每一天。
王建飛:做新時代的新農民
來自遼寧的王建飛,肥沃的黑土地孕育了他質樸率真的品性。今年是他從事農機行業第11個年頭,他用一顆樸實百姓的情懷辛勤耕耘,默默守候著千年傳統耕作精神。
多年的工作經歷,讓王建飛認識到幹農機要跟著大環境一起發展。過去的機器特別落後,馬力不足,開著費勁,收割的時候看著大片的土地,王建飛心裏著實發愁。再加上農村和外界的溝通也不暢,當時用的都是最保守的辦法來收割莊稼,農民們不懂什麼叫機械化生産作業。
“現在國家農業發展的腳步真的非常快,我們村裏現在基本開著大馬力的農機收割耕種,人省勁兒多了,地也耕得更平整,糧食産量也高了不少,那是過去不能比的,我自己也買了新的農機設備,開起來真的和之前的差別很大,這幾年我深有體會。”王建飛深有感觸。
現如今王建飛加入合作社,合作社的經營模式讓王建飛有了更多認識和思考。“現在國家政策這麼好,我準備多承包一些地,好好幹,和時代一同進步發展,做新時代的新農民。”
朱國正:開著農機奔小康
朱國正來自江蘇淮安,憑著多年過硬的農機駕駛本領,他在2015年中國農機手大賽中一舉奪得“江蘇機王”的稱號!
1999年,剛初中畢業的朱國正便開起了農機,多數時候都是幫著別人幹活,賺的錢也不多,僅能補貼家用。後來,朱國正離開家鄉,到外地四處打工。他去過安徽,一路走到河南繼續農機收割,不辭辛苦地從天濛濛亮忙到天黑,出外打工的過程很艱難,但他不抱怨也不退縮。經過幾年的吃苦歷練,朱國正結束在外的漂泊,回到家鄉踏踏實實地大幹一番,他的事業也進入穩步上升期,承包的土地面積不斷擴大,添了很多新的設備,經營理念也在不斷調整,抱團合作實現了雙贏的好局面。
在這次比賽當中,朱國正把這幾年來學到的經驗熟練地運用到比賽當中,“既然要幹,就要幹得漂亮!不給自己留遺憾,享受比賽的過程!”
朱國正説,現在家鄉農機化浪潮一年比一年強,吸引了不少返鄉的年輕人加入其中,希望村裏年年都可以出一位“機王”,大家一起開著農機奔小康!
張孝聯:農機是我的“好兄弟”
今年55歲的“天津機王”張孝聯談起他的農機往事就像回憶一位老朋友一樣,所有的感情都投入在了裏面。“人已中年,但是心態不能老,不服輸才能有拼頭。”這是張孝聯經常挂在嘴邊的口頭禪。
1978年高中畢業的他便來到生産大隊開起了手扶拖拉機。師傅看他學得快,辦事效率高,推薦他考取了駕駛資格證,在當時他是第一批擁有駕駛資格證的人。在生産大隊這八年的實踐中,張孝聯的農機技術節節攀升,從最初的小農機開到大農機,再到後來他成立了自己的孝聯農機專業合作社。
農機,對於張孝聯來説,就是兄弟一般。“開了好幾十年車了,偶爾哪天不開,我還真不習慣。”他打趣地説到。每天跟他的“兄弟”在一起“溝通”、“交流”,張孝聯覺得是最幸福的事情。
現在他正在積極申請天津示範合作社,他開心地説:“國家政策一年比一年好,很支援農機合作社的發展,補貼也很多,土地流轉在當地也不是夢想了。這次大賽也給了我十足的信心和動力,合作社要越辦越好!帶著大傢夥兒一起致富!”
韋海:“菜鳥”機手勤學好問
1981年,韋海出生於安徽蚌埠市固鎮縣,他正式接觸農機要從去年的10月份説起,那時剛回到老家沒多久,鄰居的一席話讓正在籌劃工作的他頓時有了新的思路:“農機手這個行業現在正在發展中,國家對農機補貼的力度很大,未來的發展前景不錯。”
農機手這個職業韋海之前只是聽説過,他上網查閱了相關資料,覺得這個行業可以嘗試,之後他便買了人生中的第一台拖拉機,開啟了他新的職業生涯。
雖然他是新手上路,勤學好問是他最大的優點,韋海在合作社成長得很迅速,不到一年,他的操作技術已經和駕齡5年以上的老機車手不相上下了。平日裏他工作的時候嚴格要求自己,力求達到機械化作業的標準,合作社裏的農機他更是定期檢查維修,還抽空不斷學習新的農業政策。
現如今,很多年輕的“90後”也加入了合作社。對比前幾年的外出打工,韋海覺得還是老家親切,幹農機雖然累點,但是很自由,而且學到的經驗是社會上別的工作所體會不到的。他準備今年再多承包一些土地,看到五穀滿倉就是對自己最大的回饋。
覃福仁:為愛承諾幸福耕耘
來自廣西來賓的覃福仁,幹上農機這一行是為了對妻子幸福的承諾。2004年覃福仁剛結婚沒多久,很為以後的生活發愁,他不希望妻子日後跟著自己受苦受累,決定給她一個幸福的家。那個時候他的經濟不算富裕,貸款2萬元買了一台二手的拖拉機。剛開始的時候技術不嫺熟,狀況連連發生,而拖拉機出故障也是常有的事情,需要不定時檢查維修,這也讓覃福仁忙得團團轉,焦頭爛額。
辛苦的日子就這樣過了好幾年,覃福仁沒有絲毫的抱怨,而是盡心盡責地幹好眼下的事情,用汗水和艱辛在廣袤的黃土地上踐行著一個男人對家庭的責任和擔當。11年來一點一滴的付出,也換來了今天家庭和事業的雙豐收。
這幾年覃福仁的生活越來越好,幹農機收入也越來越高。覃福仁説,通過這次農機手大賽看到了實力更強的各地選手和先進的農機具,也看到了國家未來農業的發展。現在趕上國家的好政策了,要更加腳踏實地幹好眼下每件事情。
李和建:心若在路一直都在
“四川機王”李和建1981年出生於四川廣漢市,早在十年前,李和建家裏的親戚就在幹農機。但由於當時的他缺乏經驗,去了沒多久便輾轉到一家皮鞋廠幹了十年。2011年,李和建從皮鞋廠辭職回到了老家。第一件事就是買了一台東風604拖拉機,父親很擔心他幹不好,他暗自下決心,一定要幹出個樣子來給大家看。
剛開始下地幹活的時候,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廣漢市種植蔬菜的農戶較多,他們都有豐富的種植經驗,也有自己的固定市場,這對於他來説是不小的挑戰。但既然選擇,就要堅持下去,別人付出十分努力,李和建就付出二十分、三十分的努力。所有的操作技術和維修技術都是他自學完成的,每天近400畝的土地全部是他一個人收割,就這樣,他一步步突出重圍。
看到今天李和建努力打拼出來的一切,家裏人很是欣慰。李和建也希望通過自己的雙手,讓家裏人過上幸福的生活。現在,他正在為成立自己的蔬菜種植合作社的夢想拼搏著。“想成功就得不停努力,這條路我才走了一半,但是心在,路一直都在。”李和建堅定地説。
郭波波:傳承突破再發展
秋收的季節到了,郭波波每天作業時間都在12個小時以上。問到今年收成如何,這位樸實的漢子笑著説道:“不錯!每天辛苦點也值得了!”
郭波波是山東汶上縣人,父親是就是一名老農機手。看到郭波波對農機有天賦,父親決定要把兒子培養成新一代農機手。父子倆成立了雷沃農機合作社,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大了土地流轉面積,增置了新型的農業設備,現作業面積近3萬畝,農機設備60余臺。
去年郭波波和冠軍失之交臂,今年終於以285.89分的好成績獲得了華北省季聯賽的冠軍,成為山東機王。這次的大賽讓郭波波感觸頗深,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裏,他不斷突破自己,學到了更多的操作技巧,同時也結識了一群全國各地的農機手朋友們。前不久郭波波就和去年一起參加比賽的河南選手簽訂了一萬畝小麥收割合作訂單,這增進了他們之間的情誼,也讓他的作業區域進一步擴大。
楊育鵬:子承父業自信出征
“山西機王”楊育鵬出生在晉城一個農機世家,家庭的氛圍造就了楊育鵬對農機的熱愛,看看別人的操作,自己上車就能開,看幾遍別人怎麼維修,以後機械出毛病自己就能搞定。
從2010年開始接手幹農機,這5年的農機作業使他積累了不少經驗,收耕、播種、施肥,樣樣精通,操作技術也是越來越熟練。這次參加農機手大賽雖然楊育鵬有些緊張,畢竟是第一次參加全國性的大規模比賽,駕駛操作的農機和自己以往操作的也有一些區別。但他及時調整心態,化壓力為動力,很快就適應了過來。靠著平日裏積攢的操作經驗和比賽過程中的沉著冷靜,他一步步完成了所有的項目,登上了領獎臺的寶座。
問到他得獎之後的打算,楊育鵬計劃成立自己的農機合作社,規模再辦得大一些,日子越過越好!
李東旭:農機路上勇往直前
“河南機王”李東旭,常常親切地稱農機為“兄弟”。
李東旭是許昌人,初中一畢業的他,摸爬滾打,各行各業都幹過。“我沒什麼學歷,八歲就會開農機了,那時候年紀太小,貪玩也沒有堅持下來。現在經過這麼多年的歷練,逐漸找到了自己的奮鬥目標。因為我生來就是與黃土地為伴的人,祖祖輩輩都是種地出身,我去過很多地方,還是感覺老家親切,做農機有前途。”他説。
每次跨區作業完,大家都會對他豎起大拇指,肯定他高效率、高品質的工作。那一刻,作為農機手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以後的發展方向就是農機了,我現在幹勁兒十足,趁著還年輕,學習的機會有很多,我要好好把握機會,提升自己的操作水準。”李東旭説。
農機給了他人生的夢想,因為自身執著的態度和刻苦能幹的精神,這幾年他的技術本領有了大的飛躍。參加農機手大賽讓李東旭受益匪淺,在今後的路途中,他更有信心一路勇往直前!
楊建華:單槍匹馬闖出一片天
“江西機王”楊建華2005年開始從事農機這個行業,沒有師傅引導、沒有親朋好友介紹,自己單槍匹馬闖出了一片天。他承包了2600畝土地,靠著他的勤奮,一家人現在生活得很幸福。
“農村就靠著土地來生活,我既然選擇了跟土地打交道,那就要熱愛她。都是工作嘛,用心幹好它才能出成績。只要能吃苦,沒有辦不到的事情。”楊建華開心地説道。
楊建華有著自己的工作理念:快樂工作,享受生活。很多人都覺得幹農活枯燥又辛苦,楊德友覺得産生這種想法會直接影響到工作效率,打消積極性。
到了收耕的季節,工作量很大,每天要作業8、9個小時,但是楊建華很享受作業的過程。他常挂在嘴邊的話:“心態第一,工作第二,心態放好了,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
郭新興:快樂自由的農機手
1975年,郭新興出生在陜西西安灞橋區一戶普通的農民家庭。他的父親就是一名出色的農機手,郭新興16歲初中一畢業便跟隨著他的父親開始學習,開啟了農機手的生涯。
在許多人眼裏,幹農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但在郭新興看來,幹農機是快樂和自由的。“很多年輕的勞動力都走了,土地還需要人去耕種去收割,農機事業日後必有大的發展前途,我這一幹就是25年。”他説。
從1990年添置的第一台泰山五菱農機開始,到現在成立了自己的萌輝農機專業合作社。每到了農忙的季節,同他簽訂訂單作業的農戶絡繹不絕。
郭新興對未來農機行業有獨到判斷,“過去農民熱情不如現在高漲、機械設備都比較落後,難用不説效率也提高不上去,農機人才短缺,一度陷入了死迴圈。而現在,一台上萬元的收割機,一戶農民就可以獨立購買,真是今非昔比啊。現在國家政策不斷變好,農機行業一直在持續平穩的發展,隨著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土地流轉政策的實施和開展,農機手這個行業的發展還是很樂觀,令人期待。”
鄧瀟瀟:開農機挺時髦的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嚮往去大城市發展。然而,有這麼一位年輕人,偏偏要紮根農村開農機,他便是“重慶機王”鄧瀟瀟。
1990年出生的鄧瀟瀟,初中一畢業便走南闖北,看到家鄉的農機行業愈發紅火,他決定回鄉開農機創業。鄧瀟瀟勤學好問,敢於推陳出新,用他自己的話説:“農機也可以年輕化,開農機挺時髦的,有朝氣有活力。”
鄧瀟瀟和十幾名兄弟耕種了4600畝土地,他們的農機合作社被鄉親們稱為“最有活力的農機合作社”。鄧瀟瀟説:“現在農村種糧主力年輕化,中青年佔了多半,這也是時代的一種變革。年輕人敢於嘗試新的方法來經營合作社,不但會種糧,更會動腦子用巧勁兒種糧,從單純的農機服務者轉變為種植者、經營者。”他經營的合作社打算發展旅遊業,在地裏種上油菜花,來年的時候成為一片觀賞花海的風景區。
李春偉:做一個出色的合夥人
“湖北機王”李春偉從1993年開始接觸農機,如今成立了擁有4000余畝地的合作社。他不但是位技術精湛的農機手,同時也是位出色的合夥人。
回想起創業初期,蓋廠房、買農機、找合夥人,合作社開始有了雛形。但是要怎麼發展好才是最大的困難,李春偉經常召集合作社社員開會商量,他全身心投入到工作當中,常常忘記吃飯。
李春偉深知合作社要發展,社員團結是基礎,而社員的個人素養才是決定未來發展的關鍵。除了平常在田間實踐操作過程中,督促社員之間要相互學習交流,不斷提升農機操作技術水準外,他也會定期給社員進行相關農機知識培訓。
李春偉認識到一個合作社想要發展,一定要跟外界多溝通了解,汲取有用的經驗,才能帶來新的思路和想法。“參加農機手大賽得不得獎都是次要的,我是從合作社走出來學經驗的。我是代表合作社出征參賽的,榮譽不是我個人的,而是我們整個農機合作社。”
劉永祥:“十年磨一劍”成機王
劉永祥來自“塞上江南”的寧夏,早年剛開始幹農機的時候,並不順利。坎坷的作業經歷一點一滴在磨練著當時的熱血青年。在十餘年的農機手生涯中,日復一日地風餐露宿,夜以繼日地收割耕種。從當年的生疏操作再到如今的冠軍“機王”,用“十年磨一劍”來形容劉永祥今日的成績一點也不為過。
“開農機這麼多年鍛鍊了我的意志力。我經常外出幹活,有時候工作一天中午的時候就下車吃個午飯,睏了就靠在操作間休息一會兒繼續接著幹活。”劉永祥説,現在公司他也入了股,肩上的責任更重了,要帶領手下的兄弟們一起走出一條致富路,把承包的土地盡職盡責保障好每年的産量。在外辛苦一點不要緊,能夠讓家人過上有保障的幸福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劉永祥説:“不少人對農機很陌生,其實一旦接觸就會喜歡上它。每天開著農機來回耕種,我的心裏很滿足。農機製造現在很先進了,作業很輕鬆。”
王智勇:大學畢業投身農機事業
“黑龍江機王”王智勇出生於黑河市,大學一畢業便進了家庭農場幹起了農機手,當時讓很多人都沒有想到一個年輕大學生會投身農機事業。一晃多年過去了,如今提到他,村裏人都豎起大拇指誇獎。
王智勇大學時期的專業就是農業機械化,操縱農機算是比較上手的事情。雖然是科班出身,但接手經營農場的任務對他來説又是全新的考驗。王智勇迎難而上,全身心投入。農場發展初期,地處閉塞的山村,每逢下大雨,泥濘的山路根本沒辦法通車行走,交通生活都十分不方便。這可怎麼辦好呢?王智勇三思之後決定先修路,再致富。他帶領農場兄弟們將泥洼不平的山路修成了寬闊的水泥馬路,路修通了,村子和外界的往來密切了許多,他的這一舉動贏得了鄉親們的好評。
在這次的農機手大賽當中,王智勇表現得沉著冷靜,憑著過硬的技術,最終奪得機王。王智勇總結道:“每天在地裏開農機,不能為了應付差事草草了事,我熱愛這項工作,從細節入手讓自己不斷提高水準,想要發揮出好成績還是得靠平日裏的技術,慢工才能出細活。”
郭少福:兄弟聯手謀發展
“湖南機王”郭少福是開小農機出身的,那個時候的農機事業不如現在發展這麼好,他曾到海南打工。2007年,聽哥哥説老家的農機事業開始起步發展,郭少福前思後想決定回家專心開農機,既可以學習技能,條件成熟了還可以開辦自己的農機合作社。
買到了新的農機,他便開始下地勞作。2010年,郭少福和哥哥一起開辦了農機合作社,承包了2000多畝的土地,兩個人互相鼓勵、探討技術經驗。
郭少福深知幹農機這一行的不易,也常常鼓勵合作社的社員們要齊心協力才能把合作社創辦得更好。郭少福説合作社能一步步發展到今天,和國家好的農業政策是分不開的,在合作社就是為了能夠幹點實事出來,帶動老家地區的農機化水準整體提高,不斷地提高糧食産量,讓周邊的百姓都能致富。
王尚乾:致富路一起走
“吉林機王”王尚乾來自農安縣。2010年,王尚乾退伍後,和父親、叔叔成立了農機合作社。經過5年的發展,合作社有了一定的規模和知名度,不斷有村民要求入社。
王尚乾對合作社進行規範化管理,自己模範帶頭每天持駕駛證上崗,提高機手的職業意識。有了規矩才能成方圓,整體的學習氛圍,讓大夥兒打心裏開始重新認識手中的工作,現在合作社的兄弟們每個人都考過了駕駛資格證。
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合作社服務的範圍逐漸擴展到周邊的鄉村。農忙時經常在外地作業。取得現在的好成績,單靠個人的力量是無法實現的。王尚乾一直在強調一句話,一個人富不叫富,鄉親們一起富那才能叫富。
王尚乾認為,農機手大賽這個平臺,參賽機手們各自分享寶貴的人生經驗,有助於提升行業的專業化、素質化水準。他自豪地説:“農民也有夢想和尊嚴,也要走出自己的光明大道,活出精彩的自己,演繹不一樣的人生!”
劉大偉:選擇了就傾力守護
去年劉大偉參加了中國農機手大賽,但沒能奪得冠軍。今年劉大偉又一次走進賽場,經過激烈的角逐和比拼,奪得了“內蒙古機王”的桂冠,彌補了去年的遺憾。
在這成功的背後是他備戰一年來所付出的超乎常人的努力,劉大偉對自己有一股執著的“狠”勁,在日常作業中他講究精益求精,技術細緻到位,容不得自己出一點點的小差錯。因為可能不經意的失誤,就要斷送自己這一年來的辛苦努力,他不斷告訴自己:選擇即負責。
劉大偉爺爺那一輩的農民企業家,吃過太多的苦,吃不飽,穿不暖,解決溫飽是每天的大問題。劉大偉的爺爺是一個有著長遠規劃的人,勤奮刻苦傾注于農業發展,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奮鬥出了成績,手把手地交給了劉大偉的父親,如今父親又交到了劉大偉手裏。劉大偉深知這是三代人的感情積澱,農機就是自己的命脈,自己更應該用心傳承好這份事業。
合作社的發展過程中雖然經歷過波折,受到過阻礙,但也慢慢走向規範,新蓋了庫房和會議室。談到今年的打算,劉大偉説希望自己的合作社能夠越辦越好,路越走越長!
本版內容由中國農機手大賽組委會提供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