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濰坊建行:借力“網際網路+”服務三農

  • 發佈時間:2015-10-21 14:31:46  來源:山東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建行山東省分行創新服務三農系列之一

  最近幾年,建行山東省分行將目光投放“三農”領域,調整信貸結構、創新涉農金融産品、金融服務新農村基礎建設。本報記者近日走訪了濰坊、濱州、淄博等地,看這家城市出身的國有銀行,如何深入田間地頭,多措並舉的為三農提供金融服務。

  濰坊是全國聞名的農業大市,農業資源豐富,而且各區縣市特色明顯:壽光的蔬菜、青州的花卉、安丘的蔥薑蒜......對近幾年把服務三農作為業務發展戰略重點的建設銀行來説,這片有著獨特優勢的農村市場是挑戰,更是一片浩瀚的新藍海。靠著一股子拼勁和創新精神,濰坊建行硬是在這片自己原本並不擅長的領域站住了腳。 記者馮云云

  將農産品搬上網開設善融商務特色館

  王延和是壽光市文家街道王家營東村黨支部書記,他同時還是壽光市益壽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合作社包括他在內有7個種植戶,他們今年在村裏種了15畝無公害韭菜。

  按照文家街道黨工委書記王宏偉的要求,這些韭菜不噴灑任何農藥,全靠人工滅蟲害,一年只收割一茬,到了收割的季節,會有專門的公司按照10元/斤的價格來收購這些韭菜。

  無公害韭菜每畝地的産量在5000斤左右,15畝地的韭菜一年的收入就有75萬元。農戶們則只需要埋頭種菜,完全不用擔心韭菜的銷路,因為這些韭菜即將上線建行的善融商務平臺,在王宏偉看來,只要在善融商務上線,韭菜就不愁賣了。

  這樣的想法並非天方夜譚。記者了解到,在此之前,建行善融商務平臺已經幫壽光的很多種植戶解決了蔬菜的銷售問題。

  “網際網路+”時代,電子商務已進入“三農”領域,意識到這一點後,濰坊建行2014年就對濰坊各縣市區的情況進行認真梳理,並找到了業務拓展與當地發展需求的契合點——將建行的電子商務平臺和壽光特色蔬菜相結合。

  今年4月15日,善融商務“壽光特色館”正式上線,這個館以生鮮蔬菜為主打,結合全國地理標誌産品(農副産品為主)打造地方區域特色,開展農産品網上銷售,宣傳推介壽光蔬菜等特色農産品。

  據了解,壽光特色館是善融商務上線的第二家特色館。特色館上線前後,濰坊建行就爭取資源,開展了兩次線上搶批活動,參與限時搶批活動的五家商戶成交筆數達到549筆,成交金額達到202.37萬元,活動當日,有12款産品搶購一空。

  線上線下相結合開拓農貿新渠道

  在積極組織線上活動的同時,濰坊建行還與當地政府合作,開展線下行銷活動。

  4月20日,第十六屆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期間,濰坊建行就聯合壽光市政府共同舉辦了善融商務農産品青年電商線下交易會。這場交易會上不僅有壽光市的22家農業企業、農業合作社,還吸引了來自北京、上海、吉林等地的38家採購商,現場簽訂了13份合作意向書,交易額達到7830萬元。

  建行幫助農戶在善融商務上開設地方特色館的做法,顯然很契合中央精神,9月29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的《關於推進線上線下互動加快商貿流通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意見》(國辦發〔2015〕72號)中,第十條就提到“大力發展農産品電子商務,引導特色農産品主産區區縣市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開設地方特色館。”只不過這一次,建行先行一步。

  借鑒壽光特色蔬菜館的推廣經驗,9月底,青州花卉館也在善融商務企業商城上開館。開館之前的9月11日,濰坊建行組織商戶開展線上搶批活動,吸納6家企業的18個花卉品種共10800盆,僅一週的時間成交量成功突破10600盆。

  據了解,在眾多電子商務平台中,濰坊當地的很多農業企業就認可善融商務,很多經銷商也會主動聯繫善融商務特色館,這除了善融商務平臺對企業商戶免租金、免推廣費,還因為它準入門檻高,有利於品牌塑造。

  據了解,在開設地方特色館的同時,濰坊建行與當地政府合作,實時監控農産品,嚴把品質關,比如壽光蔬菜每年的交易額在100億元左右,其中有80億元是全國各地集散來的,壽光特色館就只銷售當地生産的20億左右,因為這些農産品已經實現了從農田到餐桌全程品質可追溯。

  突破薄弱環節推特色金融産品

  事實上,通過電子商務平臺服務三農,只是近年來建行濰坊分行調整信貸結構、創新涉農金融産品、金融服務新農村基礎建設等舉措的其中一小部分。“濰坊是全國有名的農業大市,下轄的各個縣市區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壽光的蔬菜、青州的花卉、諸城的山貨、安丘的蔥薑蒜、寒亭的水果等,農業富裕,農民有錢。”提起濰坊各縣市的特色,建行濰坊分行副行長王佳軍如數家珍。

  王佳軍表示,以前建行在農村地區的服務比較薄弱,正因如此,他們才要突破薄弱環節,將農村金融作為轉型方向,根據各個區縣市的特色,不斷推出獨具特色的金融産品,用現代化産品+現代化網路為農村服務。

  針對涉農小微企業融資“小、頻、急”的特點以及自身擔保難的問題,濰坊建行在縣域支行發展“五貸一透”(信用貸、善融貸、創業貸、POS貸、稅易貸、結算透)等大數據産品,基於客戶歷史數據相關資訊進行分析和挖掘,為具備條件的小微企業發放信用貸款,截至9月份,共為61個涉農客戶發放“五貸一透”等大數據産品金額5440萬元。

  此外,從2015年開始,濰坊建行還推出個人支農貸款,目前已經在壽光、安丘兩個縣市為33個農戶授信5000多萬元,發放貸款3480萬元,全省排名第四。

  創新才是啟動農村金融市場的“金鑰匙”。據了解,接下來,濰坊建行又有新的創意,他們打算依靠當地的智慧大棚項目,為壽光的大棚種植戶辦理信用卡,滿足他們的小額信貸需求。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