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準確認識和把握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的重大意義

  • 發佈時間:2015-10-21 12:5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21日訊 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是一項意義重大且影響深遠的制度創新。《國務院關於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出臺具有里程碑意義,正式啟動了市場準入管理方式改革,充分展示了我國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堅定決心,進一步推動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

  一、什麼是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

  “負面清單”是國際上廣泛採用的外資準入管理方式,即:凡針對外資的與國民待遇、最惠國待遇不符的管理措施,或業績要求、高管要求等方面的管理措施,均須提前以清單方式列明;除此之外,外資享有與東道國國民相同的準入權。更廣義地看,負面清單是一種市場準入管理模式,核心機制是以清單方式列出禁止和限制準入的行業、領域、業務等,並實現清單之外“法無禁止即可為”。相比“正面清單”規定市場主體“可以做什麼”,負面清單是一種更加開放、更加透明、更加公平的市場準入管理模式,也是規範和約束政府權力的有效方式。

  負面清單對我國是個新生事物,將其引入國內投資經營領域,是對負面清單概念的引申和擴展,是市場準入領域的一項重要制度創新。《意見》指出,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是適用於境內外投資者的一致性管理措施,是對各類市場主體市場準入管理的統一要求;外商投資負面清單適用於境外投資者在華投資經營行為,是針對外商投資準入的特別管理措施。這就意味著,我國不僅要對外資實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而且要對內資實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進而形成由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和外商投資負面清單構成的完整的市場準入管理體系。境內市場主體投資經營,要遵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境外市場主體投資經營,不僅要遵守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的要求,還要按照國民待遇原則,遵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的要求。

  二、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有利於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首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之外“法無禁止即可為”,將極大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創新創造活力。《意見》指出,“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以外的行業、領域、業務等,各類市場主體皆可依法平等進入”,賦予市場主體更多的主動權,有利於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提供了更大空間。根據這一要求,未列入清單的行業、領域、業務等,將按照各類所有制資本一致的原則進入市場,不再對不同身份和性質的市場主體提出不同的準入要求,讓一些“潛規則”無處藏身,各類市場主體有了更多的創新創業、參與市場競爭的空間。尤其是長期受到“玻璃門”、“彈簧門”阻礙的民營資本,將可以更廣泛地參與到市場競爭中來,有利於落實市場主體自主權和激發市場活力,這對我國當前“穩增長”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明示禁止和限制準入措施,將極大地降低市場主體進入市場時的各類成本和潛在風險。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將目前分散在各類法律法規中的有關市場準入的禁止性、限制性規定進行匯總和明示,通過負面清單“一單盡列”,各類企業主體和社會主體就可以明確進入市場時需要遵守的法律法規和權利義務、需要符合和達到的標準要求,將大大提高市場準入透明度,降低市場主體進入市場時的經濟成本、時間成本和潛在風險。

  第三,制定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要取消一批不合理的法律法規和不合法的管理規章,將更加符合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國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目的就是為了減少不必要、不合理的準入限制,促進市場公平競爭,激發市場活力。《意見》將負面清單管理措施限定在涉及國家安全、涉及全國重大生産力佈局、戰略性資源開發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領域的市場進入行為,明確“不能把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中的禁止類、限制類事項簡單納入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對依據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設定的市場準入管理措施,不僅要進行合法性審查,還要按照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的要求進行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評估”,既充分體現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要求,也符合建立現代市場體系的現實需要。我國現行涉及禁止、限制市場準入的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以及其他行政審批事項,有的已制定多年,早已不符合當前經濟發展需要,還有一些沒有法律依據但一直在執行的市場準入管理措施,不同程度地制約著相關領域、相關行業的發展。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就要求按照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的原則,全面梳理、清理市場準入相關規定條款,經過梳理後的市場準入管理體系將更加符合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更加契合市場主體發展的需求。

  第四,負面清單自動向新領域、新業態開放的特性,將直接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清障搭臺。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的重要體現,市場準入管理是其中的重要一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意味著大量新技術、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不斷出現,在傳統管理思維下,儘管法律法規沒有明確作出限制性規定,但市場主體進入這些領域時仍然面臨各種實質性的阻礙。在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下,由於清單之外的領域各類市場主體均可依法平等進入,新技術、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將不斷涌現,鼓勵創新創業創造將成為市場的常態。也就是説,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將賦予市場主體更充分的行為自由,凡是“法無禁止的”,即推定市場主體有行為的自由,包容一定程度上的試錯,這種自由實質上就是經濟活力的重要保障。《意見》提出,“對市場上出現的新技術、新産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等,要本著鼓勵創新、降低創業門檻的原則,加強制度供給,寓監管于服務,不急於納入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也直接體現了鼓勵創新創業創造的理念。

  三、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有利於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建立現代治理體系

  首先,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將有效壓縮政府權力自由裁量空間,明確政府發揮作用的職責邊界,提高政府服務效率。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將分散在各類法律法規中有關市場準入的禁止性和限制性規定進行匯總和明示,讓這些事項清晰明確且無法作擴大化的解釋,這是用法律約束政府權力的重要途徑。此外,在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下,相關管理部門無法再隨意出臺相關規定對行業準入進行限制,確需納入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的新設事項,“應在科學評估的基礎上,依照法定程式提請制定或修訂法律、行政法規或國務院決定,涉及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事項以及專業性較強的事項,要履行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等決策程式”,大大降低了政府調整市場準入管理的隨意性。如此,市場準入管理更多受到的是法律規範的調整,而不是行政權力的規定,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將有效地壓縮政府權力自由裁量空間,提高市場準入管理效率,也將從制度上剷除腐敗滋生的土壤。

  第二,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可將更多行政資源用於加強市場事中事後監管,減少市場中“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意見》提出,“各地區、各部門要按照各司其職、依法監管的原則,加強對市場主體投資經營行為的事中事後監管。要按照簡政放權、依法監管、公正透明、權責一致、社會共治原則,轉變監管理念、創新監管方式、提升監管效能,優化對準入後市場行為的監管,確保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以外的事項放得開、管得住”。過去,很多市場監管政策、手段,由於執行不到位、政策走形變樣,結果做事規範的好企業吃虧,不規範的企業佔便宜,導致“劣幣驅逐良幣”。通過負面清單進行市場準入管理將釋放部分行政資源,使政府管理的重心切實轉到加強事中事後監管上來,促進政府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加強市場監管,形成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的市場監管制度。在新的制度下,政府將努力當好“市場秩序的裁判員”、“市場環境的營造者”,將“重審批、輕監管”徹底轉變為“輕審批、重監管”,及時發現並處理假冒偽劣、坑蒙拐騙、竊取商業機密、侵犯智慧財産權、缺乏誠信的企業,營造公平競爭的法制化營商環境。

  第三,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有利於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參與高水準的國際競爭。構建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是適應對外開放新形勢、建設高水準市場經濟體制、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需要。在參與全球競爭的過程中,我國面對的不僅是産品、技術、産業的競爭,更是制度的競爭,構建公平、透明、高效的市場制度環境是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在國際上佔據主動地位的必然要求。面對新形勢、新挑戰,尤其是已經駛入快車道的中美投資協定談判,我們需要更加主動地加快建立與國際通行規則接軌的現代市場體系,加快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和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制度,在制度上佔領制高點和主動權。

  解讀專家:郭冠男(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綜合研究室副主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