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國標“凈化”空氣凈化器市場

  • 發佈時間:2015-10-21 12:29:5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不久前,國家標準委發佈了新修訂的《空氣凈化器》國家標準,將於明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國標明確了哪些評價空氣凈化器的基本技術指標?空氣凈化器産品的標誌和標注都有哪些?消費者選擇時可作怎樣的參考?《經濟日報》記者請業內專家對此進行了深入解讀。

  每當霧霾頻繁出現,市場上關於空氣凈化器的話題就會升溫。

  對於消費者來説,有了新修訂的《空氣凈化器》國家標準,選擇空氣凈化器就有了更加科學的依據。專家認為,新標準的發佈和實施將改變空氣凈化器市場“評價”與“標注”的混亂現象。

  用“潔凈空氣量”取代“凈化率”

  消費者在選購空氣凈化器時,常常會看到商家打出的“凈化率”字樣,並以此作為選擇標準,但是新標準糾正了這一導向。

  新標準明確了空氣凈化器的核心參數是“潔凈空氣量”(簡稱CADR值)和“累計凈化量”(簡稱CCM值),即空氣凈化器産品的凈化能力和凈化能力的持續性。將空氣凈化器的噪聲限值由低到高劃分為4檔;提升了空氣凈化器針對不同污染物凈化能力的能效水準值,分為“合格”和“高效”兩個等級。

  修訂後的《空氣凈化器》國家標準突出了對凈化器凈化能力和凈化能力持續性等能力指標的評價,那麼,什麼是空氣凈化器的能力指標?

  全國家用電器標準化委員會秘書長馬德軍給出的答案是,新標準中對凈化器凈化能力的評價表現為“提供潔凈空氣的能力”,即單位時間提供潔凈空氣的多少。這個指標就是潔凈空氣量,英文簡稱CADR。CADR值越大,説明凈化器的凈化能力越強,即可在相對短的時間內使作用的空間迅速凈化。換句話説,就是可在相對短的時間內提供大量的潔凈空氣。這就好比空調器的製冷量,製冷量越大,説明空調器的單位時間內提供的冷量(熱量)越多。

  對於消費者來説,會經常聽到商家對“凈化率”的宣傳,而新標準中“凈化率”不再被使用。馬德軍介紹,CADR的本質涵義即是空氣凈化器的自身屬性,與外界條件和使用場所無關,不管你在什麼環境下使用它,其對目標污染物的凈化能力指標CADR都是不變的。因此,CADR也稱之為是凈化器的“絕對指標”。“凈化率”實際上是一個相對指標,它受使用環境即使用時的污染物本底濃度水準、使用空間的大小、使用時間的長短等影響甚大。可以這樣説,不同使用場所或使用方式,就會有不同的凈化率。因此説,評價凈化器用“相對指標”凈化率是不合適的,就是因為這一“凈化率”指標沒有真正反映出凈化器的本質和能力,而且還極易給消費者帶來誤解。

  新標準帶來新選項

  目前,空氣凈化器市場“評價”與“標注”還不完全規範,市場上空氣凈化器的品種也十分繁多,消費者在選擇時該如何圈定範圍呢?

  專家將其作了大致分類。從凈化功能上來説,空氣凈化器主要功能可以分為主要去除顆粒物,去除甲醛,除菌,去除某些特定氣態污染物等類型;從採用的核心技術來説,空氣凈化器可以分為濾網式和靜電式兩大類,也有凈化器使用兩種技術的組合;從使用效果或者適用環境來説,空氣凈化器可以分為小型、中型和大型,分別適合小房間,大房間或客廳,更大房間或辦公場合等;從長效性能來説,空氣凈化器可以分為需要定期更換耗材和定期維護但不換或少換耗材兩大類。

  新國標實施之後,該如何選購適用的凈化器産品?馬德軍建議,凈化器産品不同於電冰箱、空調器等其他電器産品,普通消費者對凈化器的真實凈化作用往往缺少直觀的用戶體驗,因此會産生對産品性能優劣的認知不足。市場上凈化器的價格相差很懸殊,有的相差數倍,但僅從外觀或産品簡介上是很難分清楚的,因此消費者在選購前最好了解一下凈化器産品的工作原理以及對凈化器的評價方法,尤其是空氣凈化器的主要技術指標,如,CADR、CCM、噪聲、能效等。

  在産品性能指標的體現上,就是“潔凈空氣量”CADR 和“累計凈化量”CCM的大小。新修訂的凈化器國標以“潔凈空氣量”CADR 和“累計凈化量”CCM作為評價凈化器的品質指標,是有充分依據的。

  在此基礎上,還需根據實際情況選用合適的産品:如需去除固態顆粒污染物如PM2.5以及各類有害氣體,建議選用同時兼具固態污染物和有害氣體(如甲醛、甲苯、TVOC等)凈化功能的産品,CADR較大、CCM較高的産品;如在臥室使用,應選用噪聲小的産品;家中有嬰兒、哮喘病人等敏感人群,建議選用不産生臭氧的純物理吸附式機器;需要24小時開機的用戶適當考慮購買節能産品;根據房間面積適配大小CADR的機器,有一定的裕量即可,並非越大越好。

  價格=設計+材料

  那麼,空氣凈化器可以凈化、去除哪些污染物質呢?專家認為,一般來講,空氣凈化器凈化、去除的污染物質由凈化器的濾材(濾網)性質或凈化原理決定。

  目前,通常將室內污染物分為三大類:顆粒物、氣態污染物(也稱作化學污染物)和微生物。按照國家標準,顆粒物又按“空氣動力學粒徑”的範圍不同,分為PM10(可吸入顆粒物)和PM2.5(細顆粒物);化學污染物的種類就很多了,典型的有甲醛、甲苯、二甲苯、SO2、氨、臭氧以及TVOC(揮發性氣態污染物)等,而“微生物”按照國家標準就是指對人體健康有影響的細菌。

  專家解釋,空氣凈化器的工作原理在於,顆粒物的凈化技術,主要有各種級別顆粒物濾網和靜電吸附兩種,其中高級別的濾網通常稱作HEPA;氣態污染物凈化,主要是通過活性炭,化合物反應,靜電高壓分解或化學催化的方式來實現;微生物的去除,一般通過濾網攔截或靜電殺滅。

  消費者普遍存在“一分價錢一分貨”的消費心理,市場上凈化器價格存在很大差異,這些差異是其品質優劣的體現嗎?

  馬德軍説,任何産品的價格都應該是産品成本的體現。在不考慮各種額外的附加功能和品牌因素前提下,對某一台凈化器的各項成本分析後,即可以作為判定它的價值(價格)依據。

  對一台凈化器成本分析主要表現在設計成本和材料成本兩個方面。設計成本主要在於前期的産品開發投入,一台好的凈化器,經過各項優化設計必然可以使它産生較高的性價比,如,産品設計的能效水準較高,噪聲很低,CADR的初始值較高,等等。而材料成本主要取決於濾材的成本,好的濾材,可以持續使用很長的時間。這樣,凈化器價格必然是上述兩種成本的疊加。

  對於部分消費者存在對“空氣凈化器會産生臭氧”的擔心,專家表示沒有必要。客觀講,某些凈化器的凈化原理如靜電、負離子、紫外線光催化、電漿等技術,或多或少都會存在釋放臭氧的問題,臭氧是自然界大氣成分的一部分,安全濃度以下對人體是無害的。

  許多電子元件和凈化模組,如離子、靜電、紫外、催化或電機産生的火花等都有可能産生微量臭氧。國家標準中對空氣凈化器的臭氧釋放有強制性規定,這也是國際通行標準;選購時要選用符合臭氧釋放標準的凈化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