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瓶裝舊釀 實體店轉身嘗甜頭

  • 發佈時間:2015-10-21 08:31:16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們公司在天貓等開設專賣店,銷售額超過500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0%,大大高於實體店銷售增幅。” 南京桂花鴨集團總經理夏青上周欣喜地告訴記者。“桂花鴨”成立電商公司專注于線上銷售,同時開發更加適合年輕人口味和包裝的新品系列,迅速躥紅,今年有望超過5000萬元,單是“悠然鴨點”的新品銷售就達200萬元。

  與桂花鴨一樣,加快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正成為我省眾多傳統商貿流通企業轉型創新的重要路徑和追求。而這一轉變正好契合國家相關方面的頂層設計。國慶前夕,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線上線下互動加快商貿流通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意見》,提出發展線上線下互動,推動實體店轉型,促進商業模式創新,我省眾多企業八仙過海,正努力進行線上線下互動的探索。

  線下體驗+掃碼下單+快遞到家

  不久前,蘇果超市正式接入華潤萬家旗下“e萬家”跨境電商平臺。顧客在門店掃描商品二維碼,就可快速下單購買跨境商品。“門店的電子價簽是和e萬家跨境購後臺數據打通的,如果商品售完或價格波動,電子價簽會實時顯示,方便顧客掌握最新的商品資訊,也避免了手工調整價簽造成的延時和浪費。”蘇果相關負責人説。

  多家網際網路平臺大鱷橫刀殺入,徹底顛覆實體店模式甚至人們的消費觀念和習慣,蘇果引入線上銷售模式,就是要在商業模式創新中拓展顧客群體,更多吸引年輕消費者。繼在南京解放路蘇果好的便利、解放路蘇果社區店等接入,實現“線下體驗+掃碼下單+快遞到家”後,“跨境體驗店”將在南京蘇果購物廣場、社區店內全面鋪開。

  南京大學教授錢志新指出,在商業流通格局經歷顛覆性改變的今天,傳統商業企業如果漠視網際網路經濟的存在,路必然越走越窄;當然,如果網際網路企業不接實體經濟的“地氣”,也將成為無源之水。線上線下融合,讓一直靠實體店打天下的傳統商貿企業嘗到甜頭。五星電器實體店改造“新瓶裝陳釀”,圍繞“智慧家居”引入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等,重點發展個人移動及凈水、凈空、高端健康小家電等産品,引入歐美日韓風靡品牌,今年以來銷售穩步增長,尤其是凈水産品銷售同比增長超過134%。

  田頭到餐桌 雲商來鋪路

  這樣的轉型升級,不僅拓展了商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空間,也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平臺和機會。

  9月29日,世界村國際健康食品宅連配雲商在南京啟動。會上,農業部優質農産品開發服務中心指定宅連配為《全國名優特新農産品目錄産品》唯一推廣平臺,首批全國100家加盟商現場簽約。由此全國消費者將足不出戶就能低價吃上天涯海角的優質農産品,而“長在深閨人不識”的特色農産品也有了從“田頭直達餐桌”的通道。

  “宅連配”雲商平臺,由紅太陽集團投資55億多元搭建運營。該集團在企業轉型中致力發展健康産業,而“宅連配”正是為破解“健康食品最後一公里配送”難題而設立的一大工程。紅太陽集團董事長楊壽海説,“宅連配”採用“1+N+X”新商業生態模式,即一市一個倉儲物流大數據管理中心,一縣(區)一個倉儲式大賣場體驗店,每萬戶一家便利配送體驗店,實現線下體驗、線上交易、服務到門。以南京為例,每2萬人口、5000戶人家、每兩個小區開一家“宅連配”,既是體驗店,也是配送店。老百姓可線上下單,也可先體驗再購買。這項工程不僅可以讓千萬農民種有方向、銷有目標、利有保障,還將以包産品、模式、融資培訓,包一年投資回本、三年成百萬富翁等承諾帶動十萬人家門口創新創業,吸引百萬人就地就近就業。

  缺錢缺技術成轉型軟肋

  落實國務院《意見》精神,我省正加快制定完善“網際網路+商貿”行動工作方案。省商務廳電商處處長朱衛東介紹,方案共有17條舉措,核心是推動網際網路與商貿融合創新,全面推進網際網路進農村、進社區、進開發園區、進專業市場、進商貿物流、進國際貿易。“計劃通過3-5年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國際或區域影響力的特色類、垂直類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培育一批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電子商務企業,建設一批功能完備、配套完善的網際網路商貿産業經濟集聚區。”

  儘管如此,對於大多數傳統商貿企業而言,搭乘網際網路+的東風並非易事,有的起步還可能相當艱難。南京桂花鴨電商公司總經理黃迎松坦言,他們靠第三方平臺開店搭乘網際網路+的順風船起步比較順利,但再向前一步自建平臺則面臨諸多制約。首先是資金,自建平臺初期投資至少1500—2000萬元,加上隨後不可或缺的宣傳推廣投入,一個網站平臺投資不會少於1億元,運營維護還要不斷投入。而改變專業人才、專業技術缺乏的軟肋,可能需要更長時間的努力,否則就是傳統商貿企業的死穴。

  可喜的是,在這場網際網路+革命中,越來越多的江蘇商貿企業正努力趕上。錢志新建議,“要切記無社交不商務,無體驗不商務,無服務不商務,無數據不商務,在O2O轉型中特別重視‘2’,儘快改造成網際網路組織形式,把交易支付等功能搬到網上去,這樣才能跟上現代商務變革的步伐。”

  本報記者 邵生余 宋曉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