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中國填海造田蠶食沿海濕地 威脅生態安全
- 發佈時間:2015-10-21 07:2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參考消息網10月21日報道美報稱,根據中國科學家和美國一家研究中心19日發佈的報告,由於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沿海濕地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消失;而且,當前的經濟計劃可能會使沿海濕地面積減少到“生態安全”(包括淡水、漁業生産和防洪)所需的最低水準以下。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0月19日報道,這份報告是18個月研究的成果。報告稱:“導致沿海濕地面積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大規模且迅速地改變沿海濕地的用途和填海造地。”
報道稱,報告令科學家、中國普通人和一些官員更加擔心,中國經濟幾十年來的迅速發展已經對環境造成了巨大的、也許是不可逆轉的破壞。近年來,空氣、水和土壤污染引起了公眾的強烈不滿。儘管中國高層承認需要保護環境資源,但許多部門和官員仍將經濟發展作為他們的首要任務。
報道稱,當前,中國經濟增速已降至7%或以下,許多人都在密切關注,中央和地方政府將採取何種措施維持經濟增速,以及這些措施將對環境産生何種影響。
報告由中國國家林業局、中科院和總部設在芝加哥的保爾森研究所共同發佈。
北京林業大學自然保護區學院院長、該研究的主要成員雷春光19日在接受採訪時説:“生命保障系統正在退化。濕地是沿海地區生物多樣化的核心。現在,它們正在消失。”
保爾森研究所主席、美國前財長亨利·保爾森在一份書面聲明中説:“是時候重新思考以前的經濟發展模式,並採取果斷行動向更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轉變了。”
中國國務院和林業局去年宣佈濕地保護的“紅線”,規定到2020年,中國沿海濕地面積不少於1.31億英畝——確保生態安全所需的最低水準。但報告稱,填海造田等項目正在對這個目標構成威脅。
報告稱:“填海造田被視為增加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土地供應最快、最廉價的方式。填海造田帶來的巨大經濟利潤使一些地方政府‘繞過’中央政府的規定。”
報告還點出了環境保護工作的系統性問題。報告稱:“中國保護沿海濕地的法律制度和有效的法律基礎仍然不足。中國沿海濕地的保護工作仍然面臨不同機構和機制之間的衝突。”
報告呼籲中央政府建立一個更系統的濕地保護機制。目前的濕地保護工作涉及12個部門和11個沿海行政區域的多重管理。
報告確定了180個東部沿海濕地保護優先區,還劃定了11個最重要的候鳥棲息地。
報道稱,北京師範大學動物學教授、報告的撰寫者之一張正旺説,中國沿海濕地位於全球最重要的9條候鳥遷徙路線上,是候鳥的一個重要的休息地點。他在接受採訪時説:“中國濕地是它們沿途的唯一加油站,如果它們不能在這些地方進食,它們就會死掉。”(編譯/劉白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