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17個供需意向合作協議達成 成交金額近2億元

  • 發佈時間:2015-10-21 04:33:11  來源:成都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

  市商務委與甘孜州商務和經濟合作局、農業畜牧局簽署合作備忘錄

  ——將定期組織開展“農商對接”活動,搭建雙方企業合作平臺

  2

  四川德惠商業股份有限公司與甘孜州商務和經濟合作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將在未來5年,陸續投入1.5個億參與甘孜州的商業網點建設

  3

  我市和甘孜州企業之間順利達成供需意向合作協議17個

  ——意向成交金額1.8億元,簽訂交易訂單5個,交易金額2000萬元

  前日,我市赴甘孜開展“農商對接”活動代表團一行返回成都,五天時間裏,活動取得豐碩成果:市商務委與甘孜州商務和經濟合作局、農業畜牧局簽署合作備忘錄,將定期組織開展“農商對接”活動,搭建雙方企業合作平臺。四川德惠商業股份有限公司與甘孜州商務和經濟合作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決定將在未來5年,陸續投入1.5個億參與甘孜州的商業網點建設。成都市和甘孜州企業之間也順利達成供需意向合作協議17個,意向成交金額1.8億元;簽訂交易訂單5個,交易金額200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甘孜州農産品雖然品種多、品質好,但由於地理原因,運輸成本高、損耗大,降低了其市場競爭力。而隨著“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在傳統流通模式合作的基礎上,依託成都在技術、行銷等“微笑曲線”兩端環節的優勢,將甘孜優質農産品推向中高端消費市場,發展農村電商或將成為成都與甘孜商貿合作的新方向。

  以銷促産

  我市多家超市

  擬設甘孜“土特産”專區

  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省市決策部署,成都10個區縣分別對口支援甘孜州10個縣,雙方也在商貿流通領域展開了合作。而今年無疑是蓉甘兩地深化合作的豐收年:2月,我市與甘孜州簽訂新一輪農業區域合作協議標誌著兩地深化農業區域合作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接著在8月,甘孜州率隊來蓉開展農産品進超市對接活動,為“聖潔甘孜”系列産品進入成都市場奠定了堅實基礎;“這次,我們再次來到美麗的康定城,就是為了更進一步推進兩地合作成果,實現互利共贏。”

  活動期間,為充分發揮成都和甘孜兩地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成都市商務委員會與甘孜州商務和經濟合作局、甘孜州農業畜牧局現場簽訂農商對接合作備忘錄,約定將按照“政府推動,市場運作,企業主體,優勢互補,精準扶貧,共同發展”的原則,著力解決甘孜地區農産品、畜産品、林果業産品“賣難”問題,豐富成都市民“菜籃子”供應。形成以産業扶貧為重點,以農商對接為主體,以農超對接為方向,以直供直銷為補充,以網上交易為探索的農産品現代流通體系,幫助農牧民脫貧致富,促進居民消費。

  根據《備忘錄》內容,成都將幫助甘孜州農畜産品加工業、行銷企業、專合組織和農産品經紀人進入成都大中型農産品批發市場、菜市場,在成都大型批發市場內設立甘孜州農畜産品專銷區。支援甘孜州農産品在成都各大連鎖超市、流通企業設計農産品銷售專櫃,進一步構建“産供銷一體化”鏈條,實現商家、農民和消費者共贏。

  投1.5億元

  成都企業佈局甘孜

  現代商業網路體系

  據悉,參加本次對接會的有來自我市的四川國際農産品交易中心、成都農産品批發市場、紅旗連鎖、家樂福、德惠商業、尚作、易田電子商務永輝超市、益民菜市等30余家企業以及成都零售商協會,涵蓋了批發市場、商超、農産品專營公司、電商企業等多個領域,他們通過現場對接、實地考察等方式,與甘孜州的種養殖基地、經營企業、合作社,圍繞農産品進市場、進超市,構建農産品直通機制、搭建網上交易平臺等進行了深度對接,並達成了一系列合作協議。

  其中,總部位於我市郫縣的四川德惠商業股份有限公司現場達成投資意向,計劃在未來5年時間裏,通過分期建設大型超市、標準超市和農産品生産、加工基地,構建甘孜現代商業網路體系,總投資共計1.5億元。“甘孜州勞動力成本低、市場潛力大、生産要素完善以及農産品資源豐富,目前我們已經在康定市開設了全州最大的一家超市,經營良好,具有很好的品牌效應。”公司代表表示,為此,他們將以此為基礎,力爭用5—8年時間在甘孜州的其他縣開設多家超市,到2022年,實現德惠超市在甘孜州所有縣市全覆蓋。同時,從2020年起,將商貿網點延伸到鄉鎮,在甘孜州重點鄉鎮新建10個面積約500—1000平方米的標準化超市。同時,積極考察、論證,待商業網路建設初具規模時,在甘孜州所轄縣市建立農産品生産、加工、採購倉儲基地。

  創新模式

  農村電商或成

  與甘孜商貿合作新方向

  “甘孜州是我們市場秋淡季蔬菜最重要的供應基地之一,産自甘孜州雅江、瀘定、海螺溝等地的大白菜、蘿蔔等大宗蔬菜在成都市場的日銷量在200噸以上,甘孜州的葡萄、蘋果、櫻桃等多種水果在成都市場也很受歡迎,有很好的銷量,”對接活動上,四川國際農産品交易中心副董事長李亞斌説,“不過,去年甘孜州全年水果産量約1.3萬噸,但目前進入我們市場的僅佔一成左右,空間還很大呀。”

  那麼,為什麼甘孜農産品在成都市場的佔有率與其産品品質和口碑相比,會形成較大落差呢?採訪中,記者發現,運輸時間長、運輸成本高,以及開拓市場能力較弱成為其“走出去”的主要瓶頸之一,以當地著名的達杠蘋果為例,在本地銷售價格為每斤8元,運輸成本卻高達平均每斤2.5元,“這樣一來,從甘孜到成都,我們採購成本就已經超過了每斤10元,與山東等各地優質品種相比,明顯缺少競爭優勢。”一位從事了十多年蔬果批發生意的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

  “其實,與傳統流通方式相比,通過電商渠道,更適合甘孜農産品走出去。”來自成都尚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代表劉彬在幾天實地走訪後,顯得信心十足,“獨特的地理位置應該説既是甘孜農産品的優勢,也是劣勢。但對於我們公司主打有機農産品配送,鎖定的中高端客戶群來説,它是利大於弊的。”劉彬表示,目前,他已與三家當地企業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主要採購的就是當地最具特色的藏香豬和有機蔬菜。

  事實上,不僅是企業間的合作,在市商務委與甘孜州商務和經濟合作局、甘孜州農業畜牧局簽訂的農商對接合作備忘錄中也提出了要推進農村電商平臺應用,推動兩地構建電子商務快捷路徑,實現資訊資源共用,促進甘孜州企業與成都地區的“四川惠農網”等網路平臺對接,實現網上訂單、線上線下銷售,不斷拓展兩地農産品流通渠道和發展空間的計劃。

  本報記者 尹婷婷 攝影報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