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藝術市場不透明,缺陷還是樂趣?
- 發佈時間:2015-10-20 10:2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0月18日文章】題:藝術市場的不透明,究竟是缺陷還是樂趣?(作者斯科特·雷伯恩)
新的藝術市場季已開始,隨之而來的是新一輪數百萬美元的拍賣會,它們會讓那些不熟悉藝術界內幕的人感到震驚和迷惑。
幾百年來,拍賣會一直是一種激動人心的藝術品銷售方式。但是,在過去兩三年裏,隨著一流當代藝術拍品大量出現高價保證金以及複雜的財務安排,蘇富比和佳士得拍賣會變成一種奇觀,甚至連有經驗的觀眾也很難完全理解。
10月份在倫敦,11月份在紐約,拍賣公司將對某些實際上已賣出的藝術品進行競價。莫須有的緊張的“吊燈”叫價,通常會導致叫價達到秘密的擔保價(提供擔保的是不透露身份的第三方,回報是能獲得部分“溢價”),這種叫價通常是員工在電話中報出的。之後,不知名的未來買家可能會通過電話或在拍賣現場繼續叫價,有時是與擔保人競價,直到拍賣槌最終落下。
巴克萊銀行的行為與量化金融主管格雷格·戴維斯説:“拍賣公司營造了一種激動人心的體驗,拉動買賣情緒。內部人士擁有特權,他們有自己的關係網。局外人能夠付錢獲得某些資訊,但是得不到整個資訊庫。這就樹起了一道屏障,把圈內人和局外人隔開。”
一件畫作可能在公開拍賣會上以一億多美元成交,但是賣家、擔保人、外部競價人以及最終買家的身份依然不得而知。如,在成交四個多月後,外部世界仍不知道畢加索1955年畫作《阿爾及爾女人(O版)》的賣家、擔保人和買家。在5月11日的佳士得拍賣會上,那件作品的成交價飆升至史上最高的1.794億美元。
今年1月,在瑞士達沃斯的世界經濟論壇上,美國經濟學家兼收藏家努裏爾·魯比尼慍怒地對《金融時報》説,藝術市場需要更多監管,因為這個行業往往是靠內部資訊進行交易,存在洗錢、價格操縱和逃稅等行為。
9月3日,在倫敦的2015年藝術交易會議上,這個話題再次被提起。著名收藏家、希思科保險公司前總裁羅伯特·希斯科克斯對300多名代表説,藝術品交易就像“瘋狂的西部”。他補充説,藝術市場是最後一個“未被監管的市場”,這樣的市場難以維持,因為“人們往往見利忘義”。
但倫敦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皮埃爾·瓦倫丁説,稱藝術市場缺乏監管“毫無道理”,因為法律訴訟至少正在進行。他説,他的公司的調查表明,以英國藝術市場為例,有167項法律條文和規章制度在監管這個市場,“而且這個數字在上升而非下降”。不過,他也提到,應該有一些“針對性的”措施來監管“某些拍賣行為和內幕交易”。
所有大型拍賣公司都堅稱自己在拍賣中嚴格遵守職業道德。
不過,想出在藝術市場上用灰色手段賺錢的方法並不太難。
假設,我在臉書上發現一位有才華的年輕藝術家。他在我漢普頓的家中瘋狂創作一週,畫了30幅抽象畫,我以9萬美元全部買下。我在因斯塔格拉姆網站發佈一些樣品,把其中一幅畫提交到一場當代藝術品拍賣會上拍賣,讓兩位商業夥伴半路加入叫價,把拍賣價拉升至15萬美元。拍賣結束後,在網上發佈基準拍賣價,同時發佈新聞,宣告這位藝術家的作品已列入即將舉行的博物館展覽——展覽碰巧是我的一位朋友策劃的——這樣,我就把這位剛結識的朋友塑造成熱門年輕藝術家。在接下來的六個月裏,我們在拍賣會上悄悄賣出20多幅畫,每件的平均售價為7萬美元。
湯姆·弗林是倫敦金斯頓大學的藝術市場碩士學位項目主管。他在藝術交易會議上主持了一個專題討論。他在電話採訪中説,“人們越來越覺得,有些行業行為缺乏透明度、存在內幕交易的嫌疑,尤其在高端拍賣領域。”
目前,藝術界的大部分人對即將到來的拍賣季的黑暗一面,仍保持相當輕鬆的心態。
花旗私人銀行的全球藝術諮詢和融資主管蘇珊娜·捷爾吉説:“這種不透明性具有吸引力。你按照內部人士的規則參與遊戲。我希望第三方保證金能更透明。但是人們不想讓藝術市場遭到監管,因為那樣的話,就沒什麼樂趣了。就像多蘿西(《綠野仙蹤》的女主人公)拉開了奧茲國魔法師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