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玉米不減産多收一季豆,秘密何在?

  • 發佈時間:2015-10-19 01:31:2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訊 (記者喬地 通訊員于寶文)金秋時節,高大濃密的玉米飽滿起來,在河南省永城市黃口鄉李平樓村玉米大豆複合種植雙高産示範田,玉米地裏間作著約一半大豆。間作會不會減産?9月29日國家專家組現場測産結果用數字回答這一問題——畝産玉米610公斤、大豆80公斤。

  “這與純種植玉米相比,玉米基本不減産,還能多收80—100公斤大豆。”河南省農技推廣站站長鄭義介紹,在永城,純耕作玉米的農田,平均畝産為557公斤;純耕作大豆的農田,平均畝産為170公斤。

  玉米間作大豆,為何還能實現玉米不減産、糧食經濟效益雙豐收?“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技術”項目負責人、四川農業大學楊文鈺教授解密:一方面,利用“選品種、擴大帶間距、縮小株距”的核心技術,土地生産率與光能利用率大大提高,確保了玉米大豆協同增産;另一方面,通過“調播期、控倒伏和旺長、減氮”配套技術,提高了氮肥利用率、降低災害損失率,保證單季穩産與週年高産。經過多年研究和實踐,形成了成熟的技術規程。

  “這一技術還有效突破了我國傳統間作套種能夠提高土地産出,但經濟效益不高、無法實現機械化的難題。”楊文鈺説,創新研製的玉米大豆同播施肥機和大豆收割機實現播收機械化,提高勞動生産率,達到了節本增效。

  全國農技中心油料處處長王積軍表示,相對玉米、小麥這些耗地作物,大豆卻能培肥地力,一畝地能固氮約3公斤,可減施4至6公斤尿素化肥;同時,間作有助於作物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害,將為實現化肥農藥零增長做出積極貢獻。

  有關專家指出,玉米與大豆間套作,既增加土地産出,還能借助秸稈青貯實現生態種養協同、農牧發展結合,確保農業可持續。 玉米大豆都屬喜溫作物,凡是能種玉米的地方都適合發展。我國東北玉米産區、黃淮海玉米産區和西南玉米産區等發展空間巨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