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奢侈品電商日趨“平民化” 網購仍需謹慎

  • 發佈時間:2015-10-17 08:4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國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曾經看似難以企及的奢侈品,如今也慢慢揭開“高冷”的面紗,成為普通大眾的消費選擇。

  與奢侈品一同“平民化”的還有銷售渠道本身。富麗堂皇的實體店已不再是購買奢侈品的唯一選擇。如今,奢侈品電商越來越火熱,便宜、正牌的奢侈品因此可以“飛入尋常百姓家”。

  其實,奢侈品電商不僅是買賣的渠道,還是消費者和設計師交流的平臺,甚至本身就是一本高品質雜誌,講述著時尚、態度乃至生活。

  輕鬆把奢侈品帶回家

  “我剛剛在奢侈品電商Gilt上買了一款巴黎世家的機車包,3天就到貨,非常喜歡。原價要2000美元,這上面只要大概1500美元,便宜四分之一哪!”陳雪就是一位奢侈品電商的擁躉。

  據陳雪介紹,她身邊很多朋友都會關注奢侈品電商,比較常用的是Gilt和Ruelala等。他們一般會在手機上下載這些奢侈品電商APP,這些APP經常會彈出通知或發送e-mail,提醒消費者關注新上架的奢侈品。

  奢侈品電商上有很大一部分是限時銷售的産品。産品資訊一般會提前幾天發佈,在預覽階段,消費者就可以了解産品資訊。正式銷售那天會有一個倒計時,不過很多熱門産品和款式很快就被一搶而空。

  “一般買奢侈品的人,都會知道自己需要的産品和款式。因為東西比較便宜,又有正品保證,而且也沒太多可挑的,所以下單非常果斷。”陳雪説。

  齊燕也是奢侈品電商的愛好者。在齊燕看來,從電商平臺購買奢侈品,一個主要動力就是價格便宜。“國內實體店中的奢侈品太貴,隨便一個包都夠買機票去香港或歐洲了。有一次,我在新光天地商場看上一款鞋,價位大概在1萬元左右,但我沒有衝動消費,而是記下鞋的樣子和型號,回家之後在電商平臺Saks 5th Avenue上搜了一下,發現同樣款式的鞋價格便宜近30%。”

  除了價格,款式新也是奢侈品電商的一大吸引力。齊燕説,款式是否新對奢侈品購買者而言很重要。例如,現在在新光天地或金融街購物中心上,初冬款産品剛剛上架,而在Saks 5th Avenue上,來年初春款早就在打折了,明顯比大商場提前!

  此外,這些奢侈品電商對忠誠度高的客戶十分用心。比如,消費者買過幾次東西後,e-mail上就經常收到這些平臺發的優惠券,而生日等節日更是經常收到賀卡、代金券等,使得消費者黏性很高。

  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奢侈品消費分不同階段,目前奢侈品電商主要還是針對“輕奢”消費者,就是消費入門款或最基礎級別的奢侈品,更多的是帶入的意義,真的價格非常昂貴或十分高端品牌,這些電商平台中也較少見。

  既是時尚也是生活

  雖奢侈品日漸火熱,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經常消費。對於不買奢侈品的人來説,奢侈品電商就沒有意義嗎?並非如此。

  經常使用奢侈品電商Net-a-Porter的吳霖就表示,相比于從Net-a-Porter上購買奢侈品,她更多的是把這個平臺當成時尚“風向標”。

  吳霖説,奢侈品電商上的産品,往往都是走在時尚前沿的大牌,能夠引領潮流,經常吸引普通品牌效倣。因此,從奢侈品電商中把握流行款式之後,再去普通品牌店購買,會比較有想法。例如,她從奢侈品電商中了解到,今年Burberry等大牌紛紛推出麂皮材質的衣服,同時還裝飾流蘇設計,就預感這會是當季的流行款式。果不其然,很快Zara、Only等相對普通的品牌,就紛紛推出相同材質衣服或相似設計。因此吳霖去普通品牌店買衣服時,就會更多地關注麂皮材質和流蘇涉及,以契合當下潮流。

  不僅如此,一些奢侈品電商還會提供眼光獨到的搭配建議。以Net-a-Porter為例,吳霖説,這家奢侈品電商的APP中,會定期推出特輯,裏面推薦多種奢侈品搭配方式,從衣服、帽子到包、鞋子等。“Net-a-Porter等電商都請了很專業的設計師來提供品牌搭配建議,特別靠譜,很值得借鑒。”吳霖説。

  除獲取設計師建議,很多奢侈品電商APP本身就像是一本時尚雜誌。這些APP設計簡約大氣,分類明晰,配圖和文字都十分精美,閱讀體驗特別好,因此不一定非要買奢侈品或想學習搭配時才點開,閒暇時當成時尚雜誌來閱讀,也是一種很好的放鬆方式。

  奢侈品電商的股價變動,正反映市場對這個行業的認可程度。例如,10月5日,全球最大奢侈品電商Yoox Net-a-Porter首度亮相米蘭證券交易所,當日股價應聲上漲6.7%,收盤價為29.95歐元,市值達到約37億歐元,投資者的青睞可見一斑。

  網購奢侈品仍需謹慎

  雖奢侈品電商日益流行,不過專家仍提醒消費者,通過電商平臺購買奢侈品時,有些地方仍需要注意。

  首先,在中國市場,奢侈品電商平臺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國外奢侈品電商進駐,第二種是本土發展起來的奢侈品電商。二者各有特點,不過總體來看,行業仍沒有擺脫髮展初期的“跑馬圈地”階段,尚未形成強勢品牌。因此,消費者在選擇奢侈品電商時,仍需注意對比,選擇口碑較好的平臺,購買時儘量問清楚産品細節,防止買到假冒或次等産品。

  其次,詳細了解物流和售後服務等。消費者在電商平臺購買奢侈品時,最好能讓商家選擇較好的物流公司,防止産品在運輸過程中丟失或損壞,同時問清楚産品售後服務的相關細節,做到對購買的産品“心中有數”。

  第三,保留交易憑證。由於網購交易流程相對虛擬化,所以消費者應當保管好發票等交易憑證,甚至和賣家的聊天資訊等,以便此後萬一齣現問題時能保障自身權利。

  其實,雖當前奢侈品電商平臺眾多,不過相比于近幾年來,中國奢侈品消費市場也呈現出井噴態勢,中國市場仍有巨大商機待挖掘。根據貝恩諮詢數據,2014年大陸地區用戶購買奢侈品達1150億元,佔全球奢侈品市場的47%。另據麥肯錫預測,2015年中國奢侈品消費將達到1800億元人民幣,成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市場。

  眾多奢侈品大牌早已看到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對於搶佔這一市場都躍躍欲試。有業內人士認為,這對奢侈品電商而言是難得的發展機遇。因為大牌本身已在行銷上投入很大精力,牌子很受認可,因此電商主要投入在於渠道的建設,不需要在産品推廣上花費太多工夫,這是奢侈品電商的天然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類別奢侈品的電商前景是不一樣的。麥肯錫指出,未來化粧品、衣服仍會是電商銷售主力。作為最活躍的電商類別,二者線上銷售額佔到整體銷售額約7.2%的比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