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研領域變化巨大 定位和目標更加明確
- 發佈時間:2015-10-16 06:3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十二五’時期的5年中,國家出臺了很多科技創新方面的改革舉措,科研定位和目標更加明確,科研也更有效率了。”身為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副所長、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劉成林深刻感受到了5年來科研領域的巨大變化。
“過去,有些研究所定位不清、特色不明、優勢不顯。”劉成林告訴《經濟日報》記者,2011年開始,中科院要求各研究所按照“一個定位、三個重大突破、五個重點培育方向”進行前瞻佈局的“一三五”規劃。根據自身優勢,中科院自動化所確定了優先發展的“一”個領域——智慧技術,科研經費、科研崗位都向重點方向傾斜。2014年,中科院提出按照創新研究院、卓越創新中心、大科學研究中心、特色研究所等4種類型,對現有科研機構進行分類改革。自動化所又依據自身定位,確立了建設卓越創新中心的發展目標。
經過5年的積累,今年4月,類腦智慧研究中心正式在自動化所掛牌成立;8月,自動化所與上海神經科學研究所聯合的腦科學與智慧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獲批成立。自動化所長期醞釀的、發展未來人工智慧科學與技術的類腦智慧研究計劃由此全面啟動。
“特色鮮明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劉成林説,這個定位讓自動化所與其他資訊領域的研究所區分開來,著力於智慧技術的前沿基礎研究。
隨著科研定位和目標的進一步明晰,自動化所對科研團隊的績效考核體系也在進一步適應“頂天立地”的價值觀。“過去量化的東西比較多,看經費數、發表文章數和獲獎數,但有些重要成果的學術影響和社會影響是不好量化的。”劉成林説,預計未來幾年考核評估體系會有較大改變。
5年來,最讓劉成林高興的是那些採納了一線科研人員意見的改革措施,已經在逐步落實。“比如國家科研經費管理,過去自然科學基金中勞務費的比例不能超過15%,而我們的項目經費實際有一半左右都需用於人工成本。今年這個限制放開了,勞務費比例可根據實際需要申請預算。這是很好的變化,對我們非常重要。”
改革也為模式識別實驗室帶來了纍纍碩果:近5年來,實驗室承擔科研任務328項;發表國際刊物論文453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99項,國際發明專利48項,獲得授權發明專利157項。(經濟日報記者 佘惠敏)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