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有獎舉報也應打組合拳

  • 發佈時間:2015-10-16 01:31:2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自本月開始實施的新《食品安全法》中,增加了食品安全有獎舉報制度,明確對查證屬實的舉報應當給予舉報人獎勵,對舉報人的相關資訊,政府和監管部門要予以保密,對舉報所在企業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內部舉報人要給予特別保護。

  其實,以法律的名義確定“有獎舉報制度”,並不是新《食品安全法》的首創。此前,在2000年修訂並於當年9月1日施行的《産品品質法》中已經明確規定了有獎舉報制度。2011年,國務院食安辦發佈了《關於建立食品安全有獎舉報制度的指導意見》,由此全國各省都建立了食品安全有獎舉報制度。然而,我們並未看到期待中的“反水”帶來的巨大收益。

  俗話説,“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美國的《吹哨人法案》規定,司法部如果收到舉報人投訴、告發,並決定作為原告參與起訴的,舉報人可以分到賠償額的15%—25%;如果司法部不參與,舉報人可以自行調查、起訴,並可分到賠償額的25%—30%。2009年,美國輝瑞公司用非法手段推銷藥品,被罰處13億美元刑事罰金和10億美元民事賠償。5名輝瑞員工和1名醫生通過法律事務所向美國官方檢舉了輝瑞,共分得了罰金中的1億多美元。2012年,前瑞銀僱員因舉報瑞銀替客戶逃稅有功,獲得重獎1.04億美元。美國證交會更規定,如果舉報資訊最後導致證交會獲得100萬美元以上罰款收入,舉報人可以直接分得相當於罰金10%—30%的獎金。巨大的誘惑之下,“勇夫”頻現,高品質、高價值的舉報資訊源源而來。

  反觀我們的“有獎”實在太不給力了。比如,舉報者已獲取部分重要證據,但未對違法事實進行直接核實的,僅提供查辦線索,未配合案件調查的,舉報情況與查辦事實大致相符的,所得獎勵只是案值的1%或以下的獎勵,而且每起案件的舉報獎勵金額還有一個“原則上不超過××萬元”的上限。此外,美國的舉報獎勵直接來自罰金,而我國的罰金要全部上交國庫,再由政府設立公共資金,由財務部門進行專項撥款,這也讓地方政府在預算時難以估量,不得不設上限。

  “輕”賞是一方面的不給力,還有另一方面的不給力。“舉報”上演的是“無間道”,因此不能不考慮自身安全的問題。在一份網路問卷調查中,面對發現就職的單位正在生産假冒偽劣産品,或是存在其他不法行為對公眾權益造成損害時,超過半數的受訪者選擇“沉默”,其中73.68%的人“擔心會被打擊報復”。

  據媒體報道,2012年溫州市甌海區實行食品安全有獎舉報制度,最高獎金30萬,但只發出了三單匿名舉報獎勵。2013年1月,遼寧省食安辦首批獎勵76名食品安全舉報有功人員,公告發出7天后,仍有44人未去領獎。這樣的情況在多地重復發生。從某種意義上説,很美好很期待的有獎舉報制度只是“看上去熱鬧”。

  在國外,舉報人能受到全方位的保護,甚至很多國家和地區還單獨制定了類似的“證人保護法”,如美國的《吹哨人法案》、澳大利亞的《舉報者保護法》等。英美等國還設立了專門的保護機構,對舉報人予以特殊保護,包括整容、更改住址、移民,甚至一旦為人父母者因舉報而發生意外,這些機構要負責把他們的孩子撫養長大。無疑,這些措施會令舉報者了去後顧之憂。

  2008年的《食品安全法》草案和2013年的修訂草案送審稿中都規定了有獎舉報制度,但最終都做了刪除。因此,剛剛施行的新版《食品安全法》算是有很大進步了。但我們依然不得不説,這樣的獎勵和保護還是太單薄了!

  其實,除了獎金數額方面的差距外,我國的有獎舉報制度基本類似于國外的“吹哨人”制度,都是依靠企業“內部”從業人員第一時間、第一地點揭發問題。畢竟業“外”人士對企業的核心秘密難以企及。在筆者看來,既然有人因福喜事件評價洋快餐南橘北枳是中國特色,那麼有獎舉報能不能也“特色”一把呢?事實上,有許多實踐經驗可以借鑒學習和發揚光大。

  比如2006年4月,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為即將開展的“啄木鳥行動”招募了若干消費者代表,這些“啄木鳥”經過針對性培訓,以消費體驗的形式,對旅遊行業進行暗訪並向社會公佈結果,以“幫助旅遊管理部門把問題揪出來”,收到了很好的社會效果,得到了消費者的高度評價。

  2014年7月末,君樂寶奶粉在其官網、官方微網志、官方微信等平臺正式發出招募社會監督員的公告,期望消費者能走進企業,從原輔料供應到生産各個環節進行全透明監督。他們走的是群眾路線。

  還有專家建議,成立食品安全公益基金,政府、消費者協會、行業協會、企業和慈善機構都可以投入進來,通過公益基金支援食品安全舉報。

  在瑞士,各個市鎮中都分佈著數百名代表州政府對食品安全進行監督的“衛生警察”,他們常常微服私訪于全國各大超市和零售市場,隨時對營養保健品等進行抽樣檢查。我國在2013年3月就高調宣佈成立“食藥警察”,但至今仍無聲無息,為什麼不讓他們動起來呢?

  有獎舉報制度無疑是一個絕對有效有力的市場監管手段,但打造放心的食品安全消費環境,不僅出拳要狠,還應該打出組合拳。歲然,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但裏應外合更能所向披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