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青島啤酒:中國品牌 世界味道

  • 發佈時間:2015-10-16 00:31:43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發佈的2015年(第十二屆)《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上,青島啤酒以1055.68億元的品牌價值成為首個突破千億價值的啤酒品牌。

  在青島啤酒這些“光榮與夢想”的背後,是一部中國品牌走出國門,獲得國際競爭話語權、市場溢價能力和全球佔有率不斷提升的成長史;是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用高品質贏得海外消費者舌尖信賴的貢獻者;是112年用“好人釀好酒”的時光精釀打造中國商業誠信與文明的踐行者。

  中國品牌的全球榜樣

  眾所週知,一直以來,中國企業“走出去”經常面臨著物美價廉“中國製造”的尷尬局面,尤其在食品行業,海外市場對品質更是極端“挑剔”。各國啤酒市場,幾乎被本國啤酒高度壟斷,要想打進主流市場何其難?而青島啤酒卻是個例外——出口海外60餘年,始終以“高品質、高價格、高可見度”呈現出了中國品牌在全球市場本該有的模樣。

  Ben是英國的年輕人,起初對中國並不太熟悉,但他在英國開了一家主營青島啤酒的運動酒吧。談起與青島啤酒的結緣,Ben表示過去只是和朋友一起喝過青島啤酒,覺得口味很特別,自己喜歡,就想拿來試試。儘管與當地啤酒相比青島啤酒的售價高出40%,但選擇青島啤酒的英國朋友還真不少。而因為喜歡青島啤酒,他對中國文化也産生了濃厚的興趣。Ben説中國文化總是給他源源不斷的奇思妙想,很多客人也會在酒吧拍照後傳到他們的社交網站。

  Ben的經歷,只是青島啤酒在英國市場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英國的啤酒市場呈下滑趨勢,而來自中國的青島啤酒依然在市場中保持10%的增長,這種不依託“價格戰”,而是依靠“産品特色、高品質及品牌影響力”換取的市場增長,不僅呈現了中國品牌進入海外主流市場的良性發展路徑,也為中國食品在海外樹立起了可信賴的高品質形象。青島啤酒經銷商James Wright透露,英國大概有超過2000多個來自世界各地的啤酒品牌,但只有為數不多的啤酒品牌在推動整個英國市場的啤酒銷量,其中進口啤酒42%的增長,是由青島啤酒推動的。

  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青島啤酒目前遠銷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澳大利亞、南韓、日本、丹麥、俄羅斯等世界90多個國家和區域,是國際市場上最具知名度和出口量最多的中國啤酒品牌。2014年,青島啤酒在拉美市場實現50%以上的增長,西歐、北美市場銷量均實現20%以上的增長;亞太市場銷量實現較高增長,其中南韓市場增長近50%。2014年12月,根據南韓《中央日報》等媒體報道,青島啤酒在南韓力壓美國啤酒,首次在進口啤酒中位列第一。

  在網際網路重塑世界的嶄新時代,青島啤酒早已溢出了啤酒消費本身,它已是全球通用的語言,成為文化的符號,甚至成為塑造國家軟實力的重要推手,成為國家重要的品牌名片之一。

  以質取勝:全球暢飲 舌尖點讚

  沒有過硬的産品,就沒有叫得響的品牌。1903年,青島啤酒公司成立,三年後,還相當年輕的青啤,就因口感獨特、品質卓越在德國慕尼黑博覽會上獲得金獎,“年少成名”的青啤從那一刻開始,似乎就註定了肩負起“中國品牌榮耀”的責任。滄海桑田,112年的時間裏,青啤並沒有被時代的變遷阻擋前進的腳步,始終秉承嚴苛的釀造標準,釀造高品質的中國啤酒。

  古人云:“千錘百煉出深山”。青啤人深知每一滴青島啤酒,都要經歷1800道關鍵品質控制點的“千錘百煉”才能終成佳釀。無論發展的車輪如何提速,國內外市場需要快速高效的“揮師猛進”,百餘年來青島啤酒在生産環節卻始終恪守精雕細琢般的“慢的堅持”。

  行業內“最長低溫發酵工藝”,遵從釀造啤酒的自然法則,給“啤酒之魂”酵母充足的時間,讓它充分生長、自然繁衍。正是這種“慢”的堅持,讓每一瓶青島啤酒的背後,蘊含著外人無法想像的精雕細琢。釀酒用的大米必須是脫殼3天之內的新鮮米;生産現場釀造水每隔兩小時就得品嘗一次;輸送酒的管道是用啤酒“刷”乾淨;甚至連刷瓶水、瓶蓋中墊片的“煮沸水”都要全過程用“嘴”把關;生産所用的壓縮空氣也要進行細菌檢測……這就是青島啤酒在品質管理方面實實在在的細節。不誇張地説,青島啤酒是用112年的“曠日持久”去精釀一杯好啤酒。

  在青島啤酒,品質文化的價值至高無上。青島啤酒始終倡導“360度”的大品質觀念,以此深化推行全面品質管理。將産品品質、品牌品質、服務品質、物流品質等涉及産品各個方面的工作都納入品質管理體系,提升品質管理的系統性和全面性。品質控制不僅僅是停留在傳統的保證産品品質這一層面上,而是要向産品的上下游進行延伸,建立一整套從研發、原料、生産、物流、售後到消費者的全過程的品質保障體系的閉環式控制過程。

  釀酒師陳璐是青島啤酒諸多釀酒師中的青年代表,作為80後的女博士,現在的她已經從德國進修啤酒釀造歸來。她説:“來德國之後,我深深體會到德國人對啤酒品質的嚴格要求,而青島啤酒能夠在德國市場佔有一席之地,也説明瞭德國消費者對我們上乘品質的認可。”

  網際網路+的啤酒怎麼釀?

  2014年,一款“只有釀酒師才能喝到”的青島原漿啤酒,在網際網路基因的“發酵”催生下,走上了尋常百姓的餐桌。青島原漿是未經過濾處理直接從發酵罐中分裝的生啤酒原液,與其他啤酒相比,它把啤酒發酵中生成的寶貴營養物質和風味完全保留了下來,口味更新鮮、口感更醇厚、香氣更濃郁。由於它只有5天的保質期,還必須低溫保存,因此很難在幾天裏把它冷藏運到千里之外,送到消費者手中,即使能做到,成本也太過昂貴。今天的消費者在家動動滑鼠、網上下單,24小時內就能喝到剛剛下線的原漿啤酒。青島啤酒通過創新讓“鮮”成為網際網路時代啤酒品質的新尺規。

  而青島啤酒的創新實踐,不滿足於僅僅把線下的啤酒搬到網上,那只不過是換個渠道,要把網際網路當成創新工場,製造符合網際網路規律的定制産品、讓消費者感到“驚喜”的産品,才是真正的網際網路啤酒。

  經濟與社會學家Jeremy Rifkin認為以網際網路為主要特徵的第三次工業革命代表著一股“消解”的力量,逐漸消解原來層級化、權威化、集中化的産業結構和社會結構。這種變化使得企業、産品的生命週期都在前所未有的縮短。技術剛升級就可能被超越,産品剛發佈就可能面臨更新,唯一能讓企業免於被顛覆的,只有自我否定的顛覆式創新。因此現在的企業經營,一隻眼要盯著“持續改進型創新”,另一隻眼要緊盯“自我顛覆式創新”。青島啤酒認為只有兩條線都得緊緊盯住,為全球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不斷創造“驚喜”,才是中國品牌基業長青的路徑。

  為此,在青啤內部,採取了傳統“紅軍”+小微“藍軍”,左右手“互博”進攻的嘗試。青島啤酒會在公司內部創造一個“競爭者”,即建立一支與“紅軍”相競爭的“藍軍”。“紅軍”通常代表擁有主流的産品、正式的渠道、終端、客戶的“傳統”部隊。而小微“藍軍”,則是具有“敏銳感、靈活度和專業性”的小型精英部隊,專門研發新的産品品類、尋找新的市場空間、探索新的商業模式。“藍軍”就是要做大系統幹不了、不願幹、看不上眼,但消費者又特別需要的事,從小處入手,從大膽的突發奇想開始發力。“大而全”和“小而美”的兩支隊伍互補發展,會更好地在組織內激發創新活力,將創新的機會留在了企業的內部,促使企業在互聯互通的時代自我顛覆、生生不息。

  正如青島啤酒公司董事長孫明波所言:“守正出新,是青島啤酒打造‘擁有全球影響力品牌的國際化大公司’的競爭法則。‘守正’就是要守住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百年好品質,守住永遠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真理;對於‘出新’的最好詮釋就是‘與時俱進’、以新求‘鮮’。傳統企業的創新不可能像新興産業,從零開始,但只有要掌握‘變’與‘不變’的辯證法則,就有可能在堅守中創新,在創新中堅守,從而贏得美好的未來。”(金燦)

青島啤酒(600600)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