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18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葷素”搭配養分足果甜菜香地健康

  • 發佈時間:2015-10-15 06:31:41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

  老話説“沒有糞臭哪有飯香”,進步到新型工廠化生産的今天,有機肥已不再有臭味。儘管單施有機肥養分低、見效慢、成本高、運輸及田間用工量大,但與化肥合理配用確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農産品品質。近年,國家先後在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及耕地品質建設項目中補貼商品有機肥,農業部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也將科學施用有機肥作為有效手段之一。那麼商品有機肥應該如何推廣?推廣中哪些困難需要克服?江蘇省十年推廣實踐,摸索出了一條可供參考的路徑。

  本報記者李文博

  商品有機肥是個好肥料,然而推廣起來卻略顯艱難。商品有機肥的施用有利於消納農業有機廢棄物、改善農村生態平衡、提升耕地品質,綜合效益為社會共用,政府部門積極推動,而農民作為消費者,在當今農村青壯勞動力大量轉移的情況下,如果不能走出比較效益低的怪圈,僅僅靠一般號召,農民的積極性很難調動起來。找到政府、企業和農民積極性的契合點,才能破解這道難題。

  重點放在蔬果茶

  發揮政府有限財力最大效應

  江蘇自2006年起開展商品有機肥推廣應用補貼,省級財政補貼150元/噸,實施規模3.3萬噸,市、縣根據財力情況進行額外補貼,農民只需支付扣除補貼後的價格,便可購到質優價廉的商品有機肥。省農委耕保站站長管永祥説:“雖然省級財政補貼是商品有機肥推廣的主要手段,但地方財力有限,我們希望以少量的財政補貼資金帶動大量社會資本投資商品有機肥産業,以發揮有限財力的最大效應。”

  江蘇商品有機肥推廣應用試點階段主要瞄準了高效經濟作物。全省土肥系統結合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的實施,採集化驗有代表性的土樣12025個,從中摸清蔬果茶主産區土壤理化性狀,建立了以蔬果茶為重點的高效園藝作物商品有機肥施用技術體系。

  “大田作物,畝效益低,對於成千上萬的農戶而言,即使有補貼,只要人工成本增加或施用不輕簡,就會對商品有機肥的使用産生較大影響。而經濟作物單産增加、品質改善,就能帶來更高的經濟收入。”管永祥説,只有摸清農民想什麼,才能做好推廣工作。

  2011~2013年全省商品有機肥料推廣實踐中,根據推廣應用區典型測産調查,商品有機肥施用後,蔬菜3年平均畝産4734.45公斤,較常規施肥畝均增産249.13公斤,增産率5.55%,按每公斤蔬菜1.8元計,扣除每畝增加施肥成本56.23元,每年每畝增收392.20元;推廣區茶葉畝均增産0.28公斤,增收603.16元;推廣區果園畝均增産15.08公斤,增收394.75元。

  江蘇實行試驗田、示範田、對比田“三田”配套,共開展商品有機肥“三田”試驗562個,強化眼見為實的示範功能。層層開展培訓,組織培訓企業和農民6萬多人次,發放資料10多萬份,通過典型示範和現場會,讓項目區農民看得見、學得會,實現快速向周邊輻射推廣。

  核心技術除臭味

  優勢菌株匹配成套生産設備

  “過去商品有機肥常有發酵時間長、佔地大、有異味現象,以前親戚都嫌我身上有臭味。”南京明珠肥料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倪龍珠抱怨,沒想到現在這些都不再是問題。

  江蘇省耕地品質保護站、南京農業大學、江陰聯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實行産學研聯合攻關,篩選出適合於多種有機物料條垛式堆肥發酵的優勢菌株,開發了有機物料腐熟菌劑和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堆肥發酵成套設備,取得多項國家專利。

  以篩選出的適合於多種有機物料的具一定纖維素酶活的嗜熱微桿菌TH9(Microbacteriumspp.)等優勢菌株為例。以此開發的有機物料腐熟劑能顯著縮短有機物料腐熟時間,由常規的30天減少到15~20天。同時,消除了惡臭、改善了處理場地環境衛生狀況,勞動力成本由每噸30元降低到10元,減少了處理場用地,由每萬噸用地由0.8平方公里減少至0.5平方公里,提高了農業固體廢棄物處理效率。

  江蘇著力研發出與不同發酵工藝相匹配的成套生産設備。管永祥詳細介紹了一款高效堆肥翻拋機,由南京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與江陰聯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研製,實現了翻拋—粉碎—曝氧一體化鏟鬥與國産裝載機的配套對接。該翻拋機將電傳動改為液壓傳動,不僅大大提高了翻拋效率,而且節省能源。通過這些堆肥設備和工藝的引進與創新,使堆肥熟化時間控制在15~20天(春、夏、秋季)和20~25天(冬季)之內。尤其提高了牛糞堆肥處理的效率,使處理期限減少到4周以內,提升了我國固體有機廢棄物處理的水準,縮短了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該翻拋機能力可與進口機相媲美,但價格是進口的1/4,進口機125萬元/臺,自行研製的為28萬元。這種翻拋機與槽式翻拋機相比,具有翻拋徹底(曝氧充分)、靈活、不需要土建等優點,適用於大規模堆肥,而且固定資産投入較少,易於推廣。

  自主研發的有機物料發酵菌劑和條垛式堆肥成套設備,實行全程機械化作業。在有機物料基本發酵後,再堆置一段時間,待有機物料完全發酵後再進行成品包裝,確保發酵完全徹底,杜絕在田間産生二次發酵燒苗現象。

  搭配使用效果佳

  避免“完全取代化肥”的誤區

  “有機肥有很多好處,但我們不能走進‘有機肥完全取代化肥’的誤區。”江蘇省農委耕保站首席專家殷廣德提醒道。

  長期大量單施化肥易引起土壤品質退化、土壤次生鹽漬化、氮素淋失或揮發以及有益微生物減少等問題,單施有機肥又不能滿足作物生長前期對速效養分的需要。該如何拿捏分寸呢?江蘇經過試驗確定施肥總量後,依據種植的蔬菜種類、生育期長短、目標産量、品質和效益等綜合因素,安排不同施氮水準下的有機氮與無機氮配施比例效果試驗,確定有機肥與化肥配施最佳比例。

  以不同施氮水準下有機肥與化肥配施對代表性的露地蔬菜産量的影響研究為例,供試蔬菜有瓜菜類(黃瓜)、茄果類(番茄)、根莖類(馬鈴薯)、葉菜類(菠菜),試驗設4個施氮水準,結果表明,瓜菜類和茄果類有機肥與化肥配施比例以2:8為宜,根莖類以3:7為宜。果園、茶園,又有差異。

  依據因缺補缺原則,農技人員還需推薦中微量元素施用量。針對不同中微量元素的缺乏程度和時期,根據不同作物對元素的吸收特性,通過葉面噴施中微肥,嚴重缺乏時結合土施加以矯正。如番茄對鈣、鎂、硼等元素較敏感,則對鈣、鎂和硼重點補充。

  找準目標,有的放矢,江蘇商品有機肥正在大步前行。據省耕保站統計,2011~2013年江蘇全省各種渠道推廣應用商品有機肥料數量為466萬噸,其中,省財政補貼108.34萬噸。3年累計在蔬果茶園地推廣應用2124.54萬畝,年畝均用量219.3公斤。今年江蘇進一步加大了財政補貼力度,省級財政補貼標準由之前的150元/噸,上升到200元/噸,商品有機肥的推廣應用也正向糧食作物拓展。

  全省有機肥産業也在不斷升級,已由最初的“作坊式、露天型、季節性”為主,向“規模化、機械化、全天候”的新型有機肥産業轉型。有機類商品肥生産企業由2005年的50家,發展到2013年的200余家,産能提高到300萬噸左右,帶動了6000多人就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