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外資車險公司陷入盈利困局

  • 發佈時間:2015-10-15 01:54:48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京華時報訊(記者牛穎惠)外資車險艱難中前行。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安盛天平上半年承保虧損超6000萬。此外,繼史帶財險之後,近期美亞保險也宣佈退出車險,而其他仍在經營車險業務的外資險企情況也並不樂觀。

  根據安盛天平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承保虧損,其中車險虧損6343萬元。此前兩年2013年、2014年安盛天平車險盈利分別虧2.7億元、3.1億元。陷入虧損的不僅僅是安盛天平。2014年,美亞保險的機動車輛及第三者責任險的保費收入為641.12萬元,承保虧損繼續擴大至7085.3萬元;利寶保險車險保費收入7.33億元,承保虧損1.95億元;三星財險車險保費收入2.23億元,承保虧損1.23億元。

  就在今年7月份,史帶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宣佈,砍掉近9成車險業務;今年9月,美亞財險保險有限公司也宣佈暫停車險業務。史帶財險公司回應稱,根據公司股東確定的發展戰略,今後將專注于非車險業務;美亞對此回應稱,經過謹慎評估,美亞決定調整個人保險業務的重心,未來將更專注境外旅遊和其他跨境業務的增長。

  有保險業人士表示,絕大部分外資公司沒辦法真正實現本土化,外籍高管對於中國市場的主導往往帶來的結果是公司水土不服,而外資公司管理層採取輪換制,一屆高管在中國的時間不過兩三年,很難在這樣短的時間內實現車險佈局。

  最惠保創始人陳文志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車險是一個服務依賴型險種,按照傳統商業模型,要求保險公司有足夠多的銷售及服務網點,而這正是中小保險公司的劣勢。中小保險公司的車險獲客成本及服務成本普遍較高,外資保險公司作為車險的新進入者也不例外,甚至更高。加之外資公司對中國市場普遍缺乏理解,對虧損的容忍度有限,所以退出就很正常了。這些公司在國外市場,非車險業務都有專長,所以更集中精力做好專長的事,發揮自己的優勢。

  此外,由於交強險對外資市場開放較晚,國內大型財險公司已經基本壟斷車險市場,外資險企在國內車險市場所佔的份額不足兩位數,這也是外資公司考慮退出國內車險業務的主要原因之一。加之國內車險業務價格戰競爭激烈,利潤率偏低,外資公司沒能搶佔市場份額,勢必會造成較高的成本,市場巨大的想像空間不能形成有效轉化,暫別市場不失為最近選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