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青島海關“組合拳”助推港口持續發展

  • 發佈時間:2015-10-15 01:35:03  來源:大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李媛

  青島港是我國北方重要港口,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成為時代命題,青島港被納入規劃,並成為重要門戶。為促進港口持續發展,繁榮“一帶一路”建設,青島海關針對港口發展實際,實施一系列助推港口持續發展的有力措施。

  海鐵聯運通關一體化

  多式聯運是由兩種及其以上的交通工具相互銜接、轉運而共同完成的複合運輸,夠簡化托運、結算及理賠手續,降低運輸成本,縮短貨物運輸時間,提高物流效率。青島港地理位置優越,港口連接鐵路,非常適合發展海運與鐵路運輸聯運。另外,港口航線豐富,班期密度大,也有利於吸引亞歐大陸橋國際集裝箱的運輸,拓展海鐵聯運業務範圍。

  為促進港口海鐵聯運發展,青島海關大力支援膠州鐵路中心站申請成為“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這是全國第一個沿海地區的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膠州鐵路中心站也因此成為港口的內陸港區,使進出口區域通關貨物、轉關貨物、過境貨物與碼頭實行直通。膠州及周邊地區的進出口貨物可實現當地報送、當地放行,直通碼頭,不但節約了物流費用,更提高了貨物通關效率。

  “青島—鄭州—中亞”直通班列開通後,吸引了更多內陸貨源通過鐵路運輸經青島港轉机世界各地,也吸引了青島港接駁境內外貨源補充中歐、中亞國際班列運輸,暢通中歐、中亞貿易走廊,為內地企業架起與世界各地無縫銜接、高效運轉的“黃金通道”。

  今年5月,青島海關積極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區域海關通關一體化,幫助青島港抓住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機遇。通關一體化改革貫穿絲綢之路沿線,形成了東聯日韓、西至中亞乃至歐洲的物流大通道,沿線九省十海關“多關如一關”,惠及沿線近9萬家外貿企業。青島港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與海外聯結的交通樞紐港,通關快速通道的打通,進一步助推了青島港物流的發展。

  新技術提升通關效率

  利用“網際網路+”技術,青島海關積極改變傳統的通關放行模式,推動通關作業無紙化改革和電子放行模式,極大地方便了企業,提高了口岸通關效率。

  該關還上線海關新艙單系統,在實現對貨物動態監控的同時兼顧了對船舶的動態監控,提高物流資訊化和智慧化監管水準。

  在深入青島港調研期間,青島海關關員發現原先港口的進口空箱是人工開箱門出閘模式,車輛閘口通過時間平均120秒左右。青島海關引入先進的電子化監管設備,改變原有人工開箱的空箱監管模式,2014年8月12日正式開始運作進口空箱電子化監管模式。該模式運作後,閘口通過速度大大提高,車輛閘口通過時間平均50秒左右,發箱效率明顯提高。

  零距離聽取企業心聲

  近年來,青島海關經常深入企業現場辦公,在與企業進行“零距離”交流中,理解企業所需,聽取企業意見,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2012年12月5日,青島前灣保稅港口岸新建碼頭泊位通過山東省口岸開放聯合驗收組驗收,獲准啟用。青島海關通過整合監管力量、提升監管效率等方式支援港口創新操作模式,港區可採取“支線船雙挂”,支線船舶可以根據轉机箱對接幹線班輪船期的時間要求選擇靠泊碼頭及順序,不僅從根本上消除了駁運費,而且減少了過駁箱在橋吊、拖車、輪胎吊間的運輸環節,提高了泊位、堆場、機械的利用率,僅裝卸成本每年即可為港口節約540余萬元。

  面對當前複雜嚴峻的外貿形勢,青島海關在海關總署的統一部署下,積極配合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不斷創新推動通關便利化改革,利用科技手段提升監管效能,積極創造良好的通關和營商環境,全力支援港口建設,助力港口實現可持續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