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青島港搭建貨物質押監管平臺

  • 發佈時間:2015-10-12 09:32:59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行業坐標

  □ 本報記者 王婭莉

  近日,青島港在第十五屆中國鋼鐵原材料國際研討會上宣佈,正在與銀行機構合作著手搭建大宗商品貨物質押監管平臺,從而解決銀行、企業、貨物監管方資訊不對稱問題,有效防控貨物質押風險,改善青島口岸大宗商品貿易融資環境,力求實現港口、銀行、企業“三者共贏”。平臺一期預計于10月中旬上線,首期上線貨種主要是鐵礦石等大宗幹散貨。

  近年來,大宗商品金融化趨勢顯著,大宗商品貿易對金融的依存度也越來越高。但受宏觀形勢影響,全國範圍內大宗商品貿易領域也出現了一些風險,出現了資訊不對稱等問題,影響貿易融資業務的正常開展。

  一年前,引發融資信用危機的“德正係”特大騙貸案影響很大。“德正係”企業通過資訊不對稱的漏洞,私刻公章、假造倉單等手段,騙取外資銀行和國內金融機構鉅額貸款,僅“德正資源”及其關聯公司在18家銀行的貸款金額就超過160億元。

  為了重振銀行業對大宗商品貿易融資的信心,改善青島口岸大宗商品融資環境,解決資訊不對稱、重復質押、空單質押等問題,青島港集團在青島銀監局的指導下,正在籌備搭建大宗商品貨物質押監管平臺,形成資訊有效共用、全程線上管控、管理標準規範的智慧化貨物監管業務體系。

  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大宗商品貿易融資業務主要集中于國際進口環節,融資模式趨向結構化,在規範運作的前提下,動産質押、倉單質押等可以為融資提供有效的風險緩釋。作為大宗商品進口的必經之地,港口擁有天然的貨物監管優勢。為此,在青島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關心下,青島銀監局與青島港對大宗商品貿易融資進行深入研究,決定由青島港與銀行機構合作,搭建貨物質押監管平臺,解決銀行、企業、貨物監管方資訊不對稱問題,防止貨物質押風險,改善青島口岸大宗商品貿易融資的大環境,力求實現港、銀、企共贏,促進口岸經濟良性發展。

  青島港貨物質押監管平臺項目負責人王雅婷介紹,平臺前後端將分別與青島港內部生産管理系統、銀行融資系統對接,一方面實現自動驗證貨權、自動控貨、質權公示查詢,另一方面實現業務線上化操作,極大地提高融資便利性,有效地滿足企業短平快的融資需求。

  該平臺主要以建設貨物質押監管資訊平臺為切入點,規範業務風險管理,創新融資支援模式,重塑融資各方信心,改善大宗商品融資環境,同時希冀能夠形成青島大宗商品貿易融資模式範本,形成示範效應,助推實體經濟平穩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