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讓中國創新惠及全球貧困人口

  • 發佈時間:2015-10-15 01:31:1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0月初,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三名科學家因其對瘧疾、河盲症和象皮病治療所作出的巨大貢獻而分別獲獎,其中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因為發現青蒿素抗瘧療法成為有史以來獲得這一獎項的第一位中國人,這無疑是對中國在醫藥研發領域成績的巨大肯定。

  新一屆諾獎的頒布也讓三種極少為人關注、卻又威脅數億窮人生命健康的熱帶疾病成為了焦點。以瘧疾為例,全世界近一半人口處於罹患瘧疾的風險之中,每年有60萬人因此喪生,其中絕大部分是五歲以下兒童。雖然科技創新的成果,如更加質優價廉的藥物、更有效的干預手段和新型治療方法的普及已經使兒童死亡人數在過去十五年間減少了一半多,但是對於諸如瘧疾這樣影響數十億貧困人口健康和發展的重大問題的關注與投資仍存在巨大缺口。

  誰更應該得到關注?

  為什麼?因為窮人的需求得不到市場關注。蓋茨曾經感嘆研究禿頂的科學家比研究瘧疾的要多很多,因為“有錢人會禿頂但不會得瘧疾”。對於有消費能力的人來説,他們的各種需求很容易在商業市場上得到滿足。但是對於每天生活費不足1.25美元的極端貧困人群來説,為他們研發新藥或其他衛生和農業産品無利可圖,因此他們的需求是單純依靠市場的力量而無法得到滿足的,而他們又恰恰是最需要幫助的人。

  這就是為什麼蓋茨基金會在2003年投資啟動了“大挑戰”項目,將影響貧窮人口健康的最大挑戰明確地提了出來,並通過投資那些最具潛力的解決方案,填補市場空白,催生那些能為窮人帶來最大益處的健康和發展領域的突破性變革。

  “大挑戰”模式驅動健康領域創新

  十多年來,在“大挑戰”模式的驅動下,我們從來自工程、物理、醫學、生物、化學等廣泛領域的全球創新者那裏徵集到了許多看似“瘋狂”的點子,他們中的一些人之前從來沒做過任何科學研究,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為解決人類面臨的重大健康難題出謀劃策。

  比如,我們資助的一個新型廁所項目可以不需要利用公共供水系統就在清除排泄物的同時,將廢物轉換為水和電力,同時還能解決臭味的問題,這對全球近三分之一沒有廁所可用的人來説意義深遠。還有個很具創新性的想法,是利用光波干擾傳播瘧疾的蚊子,從而阻斷它們在人群中傳播瘧疾。

  再比如,據研究顯示,在坦尚尼亞和尼日利亞,有25%的兒童死於對可預防疾病的誤診,當地很多地處偏遠的診所沒有大城市醫院所擁有的經驗豐富的醫務人員和先進的診療工具,因此我們向全球創新者發出了一個挑戰——開發一種適合發展中國家使用的準確、快捷、便宜的診斷工具,對HIV感染、結核病和瘧疾等傳染性疾病進行快速診斷。一個來自中國的生物科技創新企業因其開發的高靈敏度分子結核病診斷工具獲得了我們的資助。

  到目前為止,“大挑戰”項目評估了超過6萬份項目申請書,資助了來自80多個國家的2000多個創新項目,資助總金額超過10億美元。這其中大部分都會以失敗告終,但是正如愛迪生所説,“我沒有失敗一萬次,我只是發現了一萬種行不通的方法”。正是在這樣的精神指引下,我們一直堅持不懈地投資“大挑戰”項目,因為我們堅信,我們所有的努力,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都將對加速科學進程産生積極影響。而我們所尋求的突破性創新,哪怕只有一個成功了,就能拯救數百萬的生命,這樣的投資回報是無可比擬的。

  “大挑戰”年會移師中國 將惠利全球

  今年,我們將與中國科學技術部合作,聯合將創新“大挑戰”年會移師中國。再過幾天,來自全球各地的數百名科研人員、政府代表和合作夥伴們將聚首北京,共同開啟“大挑戰”項目的第二個十年。我們的目標簡單而明確——希望借助這樣的盛會,讓世界聚焦中國的同時,也助力中國的創新者走向世界,為全球公共衛生和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

  過去幾十年間,中國在解決本國重大衛生挑戰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績。1990年到2011年,中國幫助4.4億人實現脫貧。2004年以來,中國用佔世界不足10%的耕地養活了近20%的人口。過去15年,中國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和産婦死亡率的年平均下降速度均全球領先。對科技創新的持續投入是這些成績背後的一個重要因素。

  中國的成功經驗對其他發展中國家而言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而中國的公共和私營部門在衛生和農業創新領域所展示出的實力令我們對中國在全球實現未來15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進程中所發揮的作用充滿信心。

  今年4月,由蓋茨基金會支援、中國生物技術集團研發生産的日本腦炎疫苗運抵寮國,令150萬兒童受益。該疫苗于2013年通過世界衛生組織(WHO)預認證,成為有史以來首個通過該國際認證的中國疫苗。其價格僅為其他同類産品的千分之一,因此更加適合在廣大發展中國家推廣。今年1月,由澳柯瑪生産的Arktek疫苗冷藏設備通過了WHO的預認證。這個被譽為“生命之筒”的創新只需使用冰塊就能將疫苗保持在合適溫度下長達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特別適合在基礎設施薄弱的貧困地區運輸和存儲疫苗。

  隨著中國國力的不斷強盛和對科技創新投入的不斷加大,我們相信,未來將有越來越多象屠呦呦這樣的中國科學家和來自中國的創新成果不僅惠及本國人民,更為其他面臨類似挑戰的發展中國家人民帶來積極的改變。

  在剛剛過去的九月,世界各國領袖聚首紐約聯合國總部,正式通過了面向未來15年的“可持續發展全球目標”。我們期待和中國的夥伴們繼續攜手,通過“大挑戰”這一平臺和其他重點項目,匯聚中國的經驗、能力和專長,支援中國成為實現這一目標的強有力合作夥伴,為了讓全球更多人過上健康而富有成效地生活而共同努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