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區域通關一體化釋放改革紅利

  • 發佈時間:2015-10-14 18:29:30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夏陽  責任編輯:羅伯特

  “海關現在實行的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主要是通過加強自身的改革,進一步提高通關效率,促進貿易便利化水準的提升。”這是海關總署副署長鄒志武對這一從去年開始便力推的改革項目的描述。

  從去年9月到今年5月,海關先後完成了京津冀、長江經濟帶、泛珠四省地區海關、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東北地區海關5大區域的通關一體化改革,實現了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在全國42個直屬海關的全覆蓋。從7月1日起,在上半年實現5大區域的通關一體化後,海關正式啟動跨區塊之間通關一體化改革,即區區聯動工作。按照計劃,改革完成後企業可在全國任意海關辦理所有海關手續,海關執法更統一。

  8月19日,全國首票一地註冊全國報關順利完成。順德總部企業在拱北海關註冊的分支機構廣東美的環境電器製造有限公司在廣州海關進行申報,順利在深圳海關口岸辦結出口手續,實現了企業在一地註冊、在全國海關報關的一體化通關。

  改革效果明顯

  2014年9月底,海關總署在浙江、上海、江蘇、安徽啟動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以來,越來越多的外貿從業人員體會到了高效便捷通關的真正含義。這項具有革命性的通關改革,不僅簡化了海關通關監管手續和流程,提高了監管效率和效能,而且企業可以自主選擇申報、納稅、驗放地點,以往需在多關辦理的手續可在一關統一辦理,省去企業往返奔波之苦,降低通關成本和費用,讓企業省時、省力、省錢。

  來自各區域的一體化通關數據證明了改革的“魅力”之大。實現區域通關一體化5個月來,僅東北地區海關共接受區域通關一體化報關單申報近98萬票,其中大連海關接受報關單申報逾60萬票;絲綢之路經濟帶區域海關共接收一體化報關單申報243萬票,其中跨關區申報24萬票,佔9.81%。截至目前改革已惠及沿線9萬餘家外貿企業,區域海關開展的調查顯示,90%的企業認為一體化改革後屬地海關與口岸海關的協作配合更加順暢,95%的企業認為改革後通關效率明顯提高;5月1日起,原廣東地區海關通關一體化改革擴充至泛珠四省區域,改革首月進出口報關單就近200萬份,惠及廣東及福建、廣西、海南四省區17萬家進出口企業。截至今年8月,“泛珠”四省11關共接收報關單833.85萬份,4個區域審單中心人工審單量為31.25萬份,約佔報關單總數的3.7%。海關通關時間由原來的平均6.54小時降低至4.44小時,24小時通關率由原來的93.25%上升至95.16%。作為最早啟動改革的海關之一,南京海關在7月1日全國5個區域實現區區聯動,截至9月底,南京為口岸共自動放行一體化貨物5326票,屬地海關覆蓋北京、青島、廣州、烏魯木齊、成都等5個區域的22個直屬海關;為屬地共申報一體化貨物190567票,口岸遍佈深圳、青島、大連、北京、上海等5個區域的10個海關。

  今年9月底,佳能(中國)有限公司的辦事員在北京海關就採取了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區區聯動方式進口報關,順利將自荷蘭進口至上海外高橋港區一票貨物進行了報關並得到了放行指令。據悉,目前全國大多數海關均已實現了企業自主選擇註冊地或貨物進口地報關的改革模式,而不再受所在區域的限制。

  制度化改革加速

  “實現全國一體化通關,主要是通過打造‘兩個中心,建立三個制度’。”在談到海關今年的下一步工作任務時鄒志武表示。據介紹,全國一體化通關管理格局的形成,將有利於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順應物流發展趨勢,降低企業通關和經營成本,從而更加有效地促進外貿穩定增長。如,稅收徵管放在貨物放行後,將極大地改變貨物通關作業集中在口岸現場的情況,絕大多數貨物可以直接在口岸放行,從而有效減少貨物滯港情況,加速貨物流動,節省相關費用。全國海關一體化運作後,加上通關全程無紙化,企業可以減少在不同海關之間的奔波,實現“足不出戶、指尖通關”。

  所謂“兩個中心”是要設立一個全國海關的風險防控中心和全國海關的稅收徵管中心。通過實現集中的風險防控和稅收的集中統一作業,讓同一個企業在不同的海關面對統一的海關監管政策和要求,享受統一的通關便利待遇。也就是説,企業面對的將不再是具體的某一個海關,而是全國海關這個整體。所謂“三個制度”是指將改革現行的申報制度、稅收徵管方式的制度,以及改變以往以罐區為區塊的監管模式。與此同時,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和保稅監管場所同步納入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順應當前經濟發展新常態和貿易發展新業態,推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和保稅監管場所的整合優化與轉型升級發展。

  通關一體化改革還帶動了無紙化通關、電子放行、跨境電商等多項改革的推廣,體現了“一體化+”的改革整體效能,契合了市場主體需求和物流運作規律,改革的疊加效果使其更具“生命力”。改革後,區域海關通關無紙化比率顯著提升,最高由85%增長到97%,區域進口平均整體通關時間較改革初期縮短7.2小時。改革也極大地降低了企業外貿綜合成本,經測算,改革後企業通關物流綜合成本降低20%~30%,同時也助推了跨境電商快速發展。

  今年2月,國務院發佈了《關於印發落實“三互”推進大通關建設改革方案的通知》,進一步強化跨部門、跨區域的內陸沿海沿邊通關協作,完善口岸工作機制,實現區域通關一體化。所謂“三互”是指實現口岸管理相關部門資訊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同時推動的還有“單一窗口”、“一站式作業”等機制。8月14日,廣東分署與廣東省口岸辦、廣東檢驗檢疫局在廣東東莞寮步車檢場聯合召開“三互”大通關模式現場觀摩推廣會,逐步將東莞寮步車檢場“三互”模式推廣複製至廣東全省符合條件的陸運車檢場,為“三互”大通關改革構築堅實基礎。

  企業點讚

  以往,我們通過傳統的轉關方式通關,海關通關一體化改革以來,我們公司有1000多TEU(長度為20英尺,國際標準箱單位)單位的集裝箱在大連報關、驗放,每票貨物節約出兩天左右的時間,通關成本也降低了不少。

  ——吉林省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進出口部副經理趙悅

  通關一體化的實現,除了提高效率和節約成本以外,對於我們企業來説,最重要的是規避市場風險。在如今市場下行趨勢下,貨物快速通關、快速銷售,可以增加企業收益,減少經濟損失;同時對於低庫存的鋼廠,及時通關將避免鋼廠面臨生産斷料的風險。

  ——瑞鋼聯集團有限公司採購物流部總經理杜芳

  對公司來講,比省事省錢更重要的是通關一體化改革給企業帶來了創新、調結構的機會。公司5月份跨關區一體化通關貨物有約200票,改革讓公司在物流等方面成本降低了20多萬元,通關物流綜合成本下降了將近30%。

  ——青島海程邦達國際物流有限公司關務經理翟明

  公司貨物基本都是從上海港進來的,這在以前,要在上海申報一次,然後找海關監管車運輸至張家港,再在屬地海關申報一次。改革實施後,只要在保稅港區海關申報一次,運輸過來也不再需要海關監管車了,加起來一個月要為公司減少1萬元的關務費用。

  ——順德工業(江蘇)有限公司關務主管吳虹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