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眾創空間要數量更要品質

  • 發佈時間:2015-10-14 09:30:40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歷數今年最熱的政策詞彙,“創業”估計是首當其衝的。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從口號落實到行動,各種類型的眾創空間也如雨後春筍般在全國涌現。

  今年以來北京市科委先後對多家“北京市眾創空間”進行了授牌,同時授予中關村創業大街“北京市眾創空間集聚區”的稱號。隨後北京眾創空間聯盟成立,這標誌著在北京市科委的指導下,北京地區搭建起了眾創空間資源共用平臺和行業自律組織。除北京以外,在上海、深圳、杭州、南京、武漢、蘇州、成都等創新創業氛圍較為活躍的地區,也都逐漸涌現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眾創空間。比如上海的新車間、深圳的柴火創客空間、杭州的洋蔥膠囊、南京創客空間等等。

  眾創空間如火如荼地發展本是好事,但細數各地眾創空間數量不免讓人疑問,那麼多眾創空間效果到底如何呢?

  江蘇省鎮江市把自己定位為3.5線城市,但是一年來鎮江市有政府支援的眾創空間就有179家之多,這其中還不包括民間投資的各種類型的創業苗圃、孵化器、創業園;而根據江蘇省科技廳的資料顯示,截至上半年,江蘇全省建有各類科技企業孵化器553家,孵化面積2880萬平方米,在孵企業超過3萬家,均居全國首位。

  筆者不知道這麼多“眾創空間”效果到底如何,但無疑,發展眾創空間的品質必須優先考慮。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思維的推廣,尤其是“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創業者想要把創業項目和網際網路扯上關係,於是出現了一個現象就是開店舖、做工廠的越來越少,而幾張辦公桌組成的網路公司越來越多。在一些眾創空間裏面大部分都是以網路為平臺的O2O企業,小到三五人的微信公眾號製作團隊,大到十幾人的網路維護團隊。在大量涌現網路企業的時候大規模地興建眾創空間才顯得是供求平衡。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又出現了,如此多的O2O企業,最終同質化的有多少?能生存下來的又有多少?當“網際網路+”不再是一個概念而是像英語一樣成為工具之後,這些靠“網際網路+”炒作起來的企業還能否繼續生存?如果企業的數量減少,這麼多的眾創空間又該何去何從?

  實際上,許多眾創空間的創始人都是第一次創業,毫無經驗,除了場地和咖啡很難再給孵化的企業提供幫助,使得很多眾創空間淪為物業服務商。

  其實,想要合理髮展眾創空間只需放手讓資本自行選擇,市場是最好的導師。目前很多依賴政府部門建設的眾創空間依靠行政手段和資金的優勢得以發展,但是民營眾創空間卻因項目回報率高而成功。如果簡單的把眾創空間分為“國”字派和“民”字派,無疑在競爭上就出現了不平等。事實上,無論誰出資、誰引導的眾創空間,只要把它看作是普通的企業,參與市場競爭,實行優勝劣汰,一定會給“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帶來巨大的幫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