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青田稻魚共生系統趟出可持續發展新路

  • 發佈時間:2015-10-14 07:31:05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鄭驚鴻

  浙江青田,因石頭聞名,是中國石雕之鄉。

  青田還是我國著名的華僑之鄉,儘管全縣人口只有52萬,但旅居國外的青田人就達27萬多,分佈在世界120多個國家。

  近年這個位於甌江中下游的山區小縣,又因境內延續留存1200多年的“稻魚共生系統”而聲名大噪:2005年6月,成為聯合國糧農組織首批6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地之一,從此境內外訪客遊者紛至遝來。

  “就在昨天,來自世界各地的27個國家的代表,到我們龍現村集中培訓,這可是全球第一塊牌子。”青田縣農業文化遺産保護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吳敏芳非常自豪地指著豎立在龍現村頭的石雕説。

  “驚嘆于青田千年的稻魚文化,聯合國糧農組織把這第一塊牌子授予了我國青田。青田不負眾望,經過10年探索,已經成為世界農業文化遺産保護的典型示範點,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的保護和世界農業可持續發展趟出了新路。”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中國項目辦主任、中科院地理資源所閔慶文研究員告訴記者。走過10年,青田這個我國首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地,已經成為研究農業科學技術的“實驗室”,展示傳統農業文化的窗口,生産生態文化型農産品的基地,開展生態文化型旅遊的目的地。在這裡,讓後代看到了先祖的遠古智慧。

  龍現村,遠古智慧耕耘者

  古老的龍現村,並不遙遠。從溫州驅車1小時便到縣城,離縣城22公里、半個多小時的車程就見識了這個世界級的方山鄉小山村,村口還赫然立著費孝通的題字——中國田魚之鄉。走進群山環抱的龍現村,正是即將收穫的季節,層巒疊嶂間鋪陳著大大小小或如腰帶或如眉毛的稻田,因山勢地形的高低不同,或黃或綠,一片一景。

  更為神奇的是橙黃碧綠的水稻間自由自在游動著的紅色田魚,魚與稻相互依存,與山間清凈的空氣、梯田、溪水一起,組成了一個複合的生態系統。踏著比單腳大不了多少的青石、泥草壘砌的田埂,記者小心地緊隨前者腳步,去探訪這個水中的精靈。健步如飛早已走到前方的縣農業局副局長張曉海回頭説:這個田埂的壘法,自古流傳,不用水泥砌起,主要是考慮田魚有拱泥的習慣,用水泥會傷了田魚,為了田魚健康成長,田主人寧可要時不常的維護。我們青田是“九山半水半分田”,所以田埂都是盡可能地窄,只要能走就行。你看我們這裡的水稻是不是比別地的稈壯穗大?這就是田魚的功勞,因為田魚,我們種田不用化肥,環保又安全。

  從2005年就開始跟蹤觀察青田稻魚共生系統的北京聯合大學副教授孫業紅告訴記者,青田的稻田養魚,是一種典型的生態農業生産方式。

  這種複合農業生態系統,水稻為魚類提供庇蔭和有機食物,魚則發揮耕田除草,松土增肥,提供氧氣,吞食害蟲等功能,這種生態迴圈的稻魚共生系統通過“魚吃昆蟲和雜草-魚糞肥田”的方式,使系統自身維持正常的迴圈,保證了農田的生態平衡,增加了系統的生物多樣性,解決了病蟲害防治的問題。整個區域生態系統呈現穩定態勢,稻魚都沒有病害。

  其實,稻魚共生系統在世界許多國家中都有,只是在中國歷史最為悠久。青田縣的稻田養魚則始於唐睿宗景雲二年(西元711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青田縣誌》有詳盡的記載。自古田魚有4種顏色,因紅色喜氣而廣布田間。稻田養魚,是農耕社會的神來之筆。傳説方山的先民偶然間在放溪水灌溉時,把魚苗帶進了水田。沒有想到秋天收穫稻穀,梯田裏還能額外收穫一尾尾肥美的魚兒。這魚經過先民一代代的馴化,進化成特殊的品種田魚,模樣還是鯉魚,但魚鱗柔軟,魚肉魚鱗卻分外甘美細膩。

  農民伍麗貞和她的魚家樂

  這是一個神奇的小山村,更是一個田魚樂園。龍現村人珍愛這田間的精靈,房前屋後必有引活水蓄積的魚池。到了冬天,人們會把稻田裏的田魚捉到水池裏,覆蓋上樹枝保暖安然過冬。魚兒精靈一樣游動,又給山居生活增添了一抹詩意。全村396畝農田,水塘140多個。目前龍現村所處的方山鄉和全縣有條件的鄉鎮耕耘著近10萬畝採用傳統方式的稻魚共生系統。

  青田古老的農業生産方式,因2005年6月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的掛牌,在蜚聲海內外之餘,也讓這個小山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來我們一直沿用的古法稻田養魚,不單是一種傳統生産方式,還是千年寶貝。”農民伍麗貞作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授牌和保護的見證者、參與者和受益者,她告訴記者:我們村成了世人關注的焦點。上至縣委、縣政府,下至村裏每一位鄉親,都十分重視並自覺維護家園,村莊由專家科學規劃,拆除了一些違章建築,村裏有了專門的清潔組,鄉親們也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保護植被、綠化環境成了更加自覺的行為。我們村現在是全省新農村建設示範村,銷聲匿跡多年的許多飛鳥像白鷺也隨處可見了。

  “如何把遺産地潛在的價值變成現實的生産力,這是我們要做的工作。”閔慶文告訴農民,在繼續傳承稻魚共生的種養模式、弘揚“魚燈舞”等傳統文化的同時,還可以憑著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這一“金字招牌”,憑著我們特有的生態資源和文化資源,開發多種多樣的産品,開展各種主題活動,吸引各地的遊客來吃田魚、體驗稻魚養殖、當一天農夫,多方式促進農業生産的發展和生態、文化的保護,從動態保護中讓農民得到實惠,進而促進遺産的保護。

  “知名度提高了,周邊省市很多城裏人、外國人,都結隊到我們村來玩、來休假。”敏銳的伍麗貞瞄準了這個商機,2006年在縣有關部門的支援下,開了龍現村首家“魚家樂”,外帶銷售鮮活田魚、田魚幹、農家酒等土特産品,生意興隆。彈指6年過去,伍麗貞和她的丈夫楊民康一邊在50畝田裏種稻養魚,一邊經營著魚家樂,年收入已從10年前的幾千元達到目前的近百萬元,在村裏蓋起了5層的小洋樓,開上了小汽車,還在縣城購置了一套高級公寓,“全額一次付清,這是我做夢也想不到的。”

  不僅伍麗貞家,全村人都在保護“遺産”中得到了好處。“現在村裏有5家農家樂,都比我家的規模大。以前我們村的田魚頂多每斤10塊錢,如今可以賣到60塊錢,最好的田魚幹260塊錢一斤還得訂單等待,去年來村裏的遊客有10多萬人,僅僅我家每年賣魚幹就在8000-10000斤。可以説,戴上農業文化遺産的這個品牌桂冠,10年我們的生活是一個天和一個地的不同。我們農民遇到了好時代。”

  亞洲模範農民金岳品的夢想

  伍麗貞的變化,可以説是青田農村的一個縮影。在那個只能守著每人平均3分薄田的年代,改革大幕剛剛拉啟,許多年輕人便急不可耐地衝出樊籠紛紛外出討生活。特別是龍現村,1400人,走了一半,幾乎家家與國外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就在大批年輕人競相出國30年後,近年有不少人開始從國外返鄉創業。方山鄉的“亞洲模範農民金岳品”就是一個典型。他從法國歸來,他的返鄉帶動了方山鄉近百戶鄉親加入稻魚養殖事業,攪皺了青田一池春水。

  和許多青田人一樣,1978年15歲的金岳品離開家鄉走上了先輩的老路,在巴黎十二區開了自己的中餐館。他回國創業很有戲劇性,至今老母還非常後悔2007年的法國之行。習慣了山村自在日子的父母執意要回鄉,2007年底金岳品親自送父母返鄉,發現闊別30年的家鄉變了,從縣城到村裏的道路是那樣的整潔、寬敞,但也發現記憶中的滿山稻田已不再那麼濃綠,有的甚至雜草叢生。邁進家門放下行李,老父親從門前的池子裏撈起一尾紅田魚。“就是父親這個熟悉舉動,觸動了我的塵封記憶。”他説,記憶中最美好的季節是每年的九十月,水稻豐收了,放了一年的田魚也差不多長到六七兩,村裏要舉行隆重的“嘗新飯”儀式。爸爸抓田魚,媽媽做新米煮的飯,這第一碗,要祭祀田公、田婆,保祐來年風調雨順。至今腦海裏還能記得每撈起一尾田魚加餐烙下歡樂的情景。30年後再次吃著媽媽燒的田魚,突然間他做出了一項決定,家鄉上千年的稻魚共生農耕模式是他的歸程,不顧所有人反對,2008年初45歲的金岳品帶著積蓄投身“稻田養魚”事業。

  7年後,記者在金岳品的浙江方源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採訪時,他坦陳,這些年歐洲經濟不景氣,許多華僑都在探尋回國發展的機會,身為廚師的他,知道有機農業的世界市場有多大,他斷定家鄉的稻田養魚是他的機會,蘊藏著希望和未來。七載深耕田間與市場的生態産業鏈,金岳品不但掌握了生態農業的精髓,還發展了田魚孵化技術,突破了一年兩季的孵化局限。2009年他組建方源田魚養殖專業合作社,前3年幾百萬元投入不見底,一直到2012年才開始微盈利30萬元,去年成立生態農業開發公司,拿下了田魚和稻米兩項國家綠色食品認證。“現在我的品牌米30塊錢1斤,田魚幹260元1斤。根本不愁銷路,只要産品一亮相各地的農博會,就被熱捧。”自此,許多農民追著要入社,要學稻魚共生新法。按照金岳品摸索出的稻魚共生最大承載量,每畝田魚能收120公斤,稻米能收400公斤,不算節省的人工,一畝地收入在萬元以上。借助農業文化遺産的品牌,金岳品的稻魚有機産品,在歐洲市場也很搶手,現在每週都要發貨,成為歐洲中餐館招牌菜。田魚按條賣,還成為外國人飼養的觀賞魚,每條40歐元。

  致力存續先民智慧的金岳品,終於收穫了他的夢想。2014年10月“世界糧食日”期間,他在泰國捧回了“亞洲模範農民”的獎牌。“中國人的飯碗要端在自己手上,要給子孫後代留下一塊良田”,金岳品説,這是他雄心背後的樸素念想。閔慶文則説:伍麗貞和金岳品的成功,恰是糧農組織推動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項目所希望的,傳承農耕文化、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農民致富,實現農村振興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