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17日 星期二

財經 > 收藏 > 藏品熱點 > 正文

字號:  

青田石雕原石價格持續走高:粗製濫造浪費好料

  • 發佈時間:2015-06-08 09:27:13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金葉  責任編輯:張明江

《壽比南山》

  《壽比南山》

《喜悅》

  《喜悅》

《童趣》

  《童趣》

  面對當下青田石雕出現的種種問題,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愛廷認為——

  手工傳統不能丟精細風格需堅守

  在中國工藝美術界有一句話:“黃金珠寶易得,石雕精品難求”。浙江青田石雕更是以其珍貴的原料,“寫實而尚易,精妙而大器”的風格,贏得“天下第一雕”之美譽。但近些年來,青田石原料價格暴漲、青田石雕手工味淡化,甚至出現了一些粗製濫造的情況。對此,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愛廷深感堅守青田石雕傳統十分必要。

  鏤空和巧色皆是拿手絕技

  産于浙江北部青田縣的青田石是一種彩色的石頭,但是又和壽山石艷麗華貴的色彩有所不同,青田石主調尚清、尚淡,退盡火氣,嫻靜恬淡,回味無窮。

  關於這種美麗的石頭,青田當地有不少傳説。張愛廷小的時候就聽奶奶講過一個故事:女媧煉石補天的時候,不小心多煉了一塊,這塊石頭後來掉到了青田,就變成了七彩的青田石。

  張愛廷從小家境貧寒,但是喜愛畫畫,他覺得自己挺適合做青田石雕,所以18歲就到石雕廠報了名,當了學徒工。當時青田當地對石雕比較看不起,認為是不入流的“三十七行”。但張愛廷卻打心眼裏喜歡和這些石頭打交道,一做就是一輩子。

  青田石色彩變化多端,硬度又比較軟。這就決定了青田石雕的兩大特色:一是強調鏤空技藝;二是強調巧色功夫,而這些都是張愛廷的拿手絕技。

  他的鏤雕技藝在獅子繡球上體現得最為充分,單“球眼”就可分為錢眼球,網眼球、倣象牙球和倣滾珠球。大球套小球、固定球套滾動球……球體之玲瓏,球眼之精美,令人為之傾倒。在這千鏤萬鏤裏面,不可有一絲忽略,一絲紕漏,用鬼斧神工來比喻此絕技毫不為過。

  而《喜悅》則是張愛廷人物雕的巔峰之作。這件作品採用的原料是青田石當中級別很高的封門青,他通體青色,只在石頭右上角露出一點金黃色。張愛廷根據經驗判斷,這塊石料應該是封門石裏的“銀包金”,石頭的裏面很有可能是金黃色。於是他挖了一點試探,發現裏面真的是一片金黃色。“比挖到金礦還要高興”的張愛廷,足足構思了兩個月,最後雕成了一個玉米:玉米粒金黃璀璨,紋理分明的玉米苞葉也讓人看著秀色可餐。玉米的四週挂滿了即將成熟的葫蘆,玉米上沿蹲坐著8個活靈活現、天真活潑的孩子,各自吹打著不同的樂器歡慶豐收,喜悅之情溢於言表,而青田石雕的“巧色”功夫也被發揮得淋漓盡致。

  對話張愛廷

  青田石雕以細節取勝

  手工味不能被抹殺

  廣州日報:您曾經説過,這輩子有兩件事情對您的成長特別重要,一個是曾經去浙江美院進修,一個是委派去阿爾巴尼亞傳授石雕技藝?

  張愛廷:是的。我1958年被委派去浙江美術學院深造,大學提高了我的眼界和修養。當時浙美的院長是潘天壽先生,給我們上國畫課;工藝美術系的系主任是鄧白先生,在國畫上的造詣也很高。在學校那幾年,如何把科學的造型理念,把傳統繪畫中的線描、寫意,運用到石雕的創作中,都令我有茅塞頓開之感,學院教育彌補了民間工藝的某些“先天不足”。

  1967年,我又被國家選派到阿爾巴尼亞傳授石雕技藝,這段經歷也開闊了我的眼界。當時我路過義大利,看了好些在國內沒有接觸過的西方古典雕塑,許多雕塑家——比如米開朗基羅,給我的觸動和影響都很大。後來我做的雕塑,較多使用誇張手法,就是吸收了西洋雕刻的某些特點。

  廣州日報:現在很多年輕的手工藝人喜歡採用機器來做石雕,您怎麼看待這種更新的生産力?

  張愛廷:新工具提高了效率,比如花鳥,以前都是用手工鏟,有了雕刻機之後,可以挖得很深,對體現花的結構層次有幫助;人物,特別是傳統人物的衣紋,線條要流暢,採用電動工具刮出來的也更好看,這些都是技術的飛躍。電動工具不僅提高雕刻效率,而且手工鏤不進去的石頭也可以鏤到了,這對原料利用率的提高又有幫助。以前石頭原料上有砂釘的基本都不用,現在因為電動工具上有烏鋼頭,可以雕刻進去。

  但是,青田石雕還是應該以手工為主,工具為輔。青田石雕的鏤空非常複雜,許多細節非手工不可,否則雕不出玲瓏剔透的感覺。從這個意義上説,如果放棄手工,就等於脫離了傳統。現在很多年輕藝人,沒用過傳統工具,用的都是電動工具,雕出來的東西遠看還行,但不如老藝人的作品耐看。沒有經過雕刀的石雕,缺乏刀味。我認為新的工藝可以補充到傳統的石雕技法中,但傳統的技法不能丟。青田石雕是以細節取勝的工藝,手工味無論如何不能抹殺。

  走簡潔道路易丟失青田石雕精華

  廣州日報:我們知道青田石中的名貴品種本身就具有收藏價值。那麼對於青田石雕而言,您覺得原料更重要還是工藝更重要?

  張愛廷:原料的重要性是不能否認的。我的代表作之一《壽比南山》,用的是青田石最好的料——黃金耀。我當時剛雕好,就有人出價到50萬元。但我考慮到這個原料太罕見了,所以沒賣。現在它還放在我自己的陳列室裏,最近有人已經出到3000萬元了。

  廣州日報:您當時買那塊原料用了多少錢?

  張愛廷:那是二十年前了,當時很便宜,就幾百元,現在至少也要幾十萬元了。

  廣州日報:但它現在能被叫價到幾千萬,説明您的工藝具有“點睛”的力量?

  張愛廷:我當時買這塊料的時候,別人也不覺得它好,因為它表面那一層比較差,我後來把它給剔掉,把最好的部分給雕出來了。所以説雖然料好是首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

  廣州日報:您的技巧高妙,但如果給您一塊不那麼完美的料您會如何處理?

  張愛廷:效果也能雕出來,但肯定會美中不足。我覺得優秀的青田石雕,好的材質和好的雕工,是缺一不可的。

  廣州日報:您覺得青田石雕創新的空間大不大?當代藝術是以簡潔、抽象為風向,那麼青田石雕有沒有可能走簡潔抽象的道路?

  張愛廷:這幾年,青田石雕的中青年創作力量成長得很快,也涌現出很多富有創新精神的作品。比如出現很多創新的題材:高粱、小米、南瓜等各種農副産品,還有歷史人物、當代人物等。傳統的青田石雕都是寫實的,這幾年有一些簡潔的作品做得也不錯。但在我看來,這種作品和我們青田石雕的特點,還是有些距離。青田石雕的特點就是鏤空、真實、精細,這和簡潔是矛盾的。簡潔的東西乍一齣現,會讓人覺得新鮮,但看多了也就不喜歡了。我覺得偶爾為之是可以的,但如果形成風氣好像不太妥當,因為丟掉了青田石雕的精華和特點。

  原石價格持續走高 粗製濫造浪費好料

  廣州日報:您曾經提到青田石雕的原料浪費問題比較嚴重?

  張愛廷:在過去,一個青田石雕廠,好的材料給技術好的人,差的材料給技術差的人;而現在,誰有錢都可以去買好料,技術差的人,創作過程中附加上去的技術含量必然很低,所以只能在料的基礎上賣得高一點。同樣是這塊好料,如果落在技術好的人手裏,可以變成精品,甚至是“國寶”級別的。所以很多好料真的是被浪費了,這種情況很普遍,也很難解決。

  廣州日報:青田石有枯竭的可能性嗎?

  張愛廷:這個危機確實存在,現在原料越來越少,雕的人越來越多。我們青田的華僑多,所以現在出現一個現象,從世界各地採集回來一些替代的原料,比如寮國石、印度石。石頭的種類很豐富,但我自己還是最喜歡雕青田石,而且藏家現在最認可的也僅僅是青田石的好料。

  廣州日報:現在好料的價格漲勢迅猛,您認為對於青田石雕的發展來説,是利是弊?

  張愛廷:好料越來越少,所以價格越來越高是必然趨勢。我雕《壽比南山》的那種級別的石頭,幾十年就碰到了這麼一塊。青田石當中最好的封門青,現在一塊很小的料就要幾十上百萬元。所以很多人囤積青田石,從中賺取利潤。我覺得要從兩方面看待這個現象,好處是能夠把好料保存下來,不會馬上給人拿去糟蹋;但壞處是,越來越貴的原料價格,也把我們手工藝人創作空間的利潤給擠壓掉了很大一部分。

  大家簡介:

  張愛廷 1938年12月出生,浙江青田鶴城鎮人。1957年考入青田縣石雕廠學藝。1960年畢業于浙江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系青田石雕專業。1993年被評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