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創業必須講故事?

  • 發佈時間:2015-10-14 03:29:28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王志彥

  時下,創業幾乎成了最熱門的選擇,而與之一同流行開來的還有一句話:創業成功首先要“講好故事”。

  這其實是一種值得品味的説法。積極地看,“講好故事”的創業者必定是有夢想、有追求的人,他們把自己的夢想講述出來,感染眾人,團結隊伍,獲得支援,然後一步步將夢想實現,就像當年的馬雲那樣。不過,“講好故事”還有另一層含義,就是“故事”要靠講,甚至有時還要靠“吹”;講不好故事,有時候不是因為你做得不夠好,而是”吹“得不夠大。

  近期,遊俠汽車被指抄襲,一畝田被曝數據造假,窩窩團被質疑融資誇大,儘管相關公司對質疑都予以否認,但一些創業領域的“吹牛”之風從中也悄露端倪。筆者就聽一位企業老總説,現在創業公司誇大融資額度,已經成為圈子內心照不宣的潛規則,“70%以上的創業公司都會虛報融資,方式也是五花八門,比如人民幣變美元,融資金額乘以3倍或5倍等。虛報融資的目的就是為了包裝‘故事’,把一個創業項目吹噓成市場的香餑餑,然後再去尋找更大的融資。”

  毋庸置疑,這樣的“講故事”是一種很危險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如果每一個創業者都秉持這樣的理念,認為創業就是要製造噱頭,要編造故事,那麼,市場就會充斥著泡沫。但奇怪的是,很多人明知目前的許多創業項目有虛假誇大成分,卻仍然視而不見;甚至,有的投資人明知有泡沫,仍願去投資這些項目,“現在的市場,故事就是賣點,只要還有人相信故事,這生意就能繼續玩下去,關鍵是你不要成為最後一棒,不要把故事爛在自己手裏。”

  一些投資人之所以對於這類“講故事”感興趣,一個很大的原因在於他們相信自己最終能夠通過“講故事”在擊鼓傳花的資本市場增值套現,尤其是在股票發行門檻降低、三板市場擴容等背景下,股權投資資本似乎已經較以往有了更為便捷的退出渠道。

  對於這樣的“故事”,股民顯然要提高警惕。另一方面,筆者也要提醒那些擅編故事、擅長包裝故事的所謂創業者:經歷了這輪股市大震蕩的股民越來越不相信華而不實的概念炒作,市場的主流投資風格正在向價值投資回歸。

  不可否認,很多成功的創業者都是偏執的理想主義者,甚至是夢想家,但理想不可能靠吹牛、造假實現,用所謂噱頭吹大的泡沫,最終會在堅硬的現實面前破碎。在“全民創業”的熱潮中,我們尤其要警惕這種浮躁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