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高盛:2008年金融危機發展至第三階段

  • 發佈時間:2015-10-13 11:10:00  來源:商務部網站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商業內幕》10月12日報道,高盛集團的一個分析師團隊認為,2008年的金融危機可能已捲土重來,併發展至第三階段。

  以皮特·奧本海默為首的高盛集團分析師團隊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2008年金融危機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美國樓市崩潰引發信貸緊縮以及雷曼倒閉;第二階段是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目前已進入第三階段,主要特徵是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至谷底、中國以及其他新興經濟體增速放緩、全球通脹水準維持低位。這三重打擊的根源是全球各國對前兩波危機所作出的回應,同時也是過去數十年時間裏所謂“債務超週期”的組成部分。

  報告認為,在前兩波危機發生以後,全球各大央行紛紛下調基準利率,鼓勵投資者在中國等新興市場尋求高收益。而如今在美聯儲加息預期的影響下,投資者尋求資金撤離渠道,大舉拋售與新興經濟體命運相關的大宗商品,加上中國為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而進行經濟轉型,第三波危機到來。

  自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的投資已經發生了爆炸式的增長,但在數萬億美元的投資中,大多數投資的效率非常低,甚至於是無用投資。增長速度的放緩意味著,投資形成的債務將難以償還。即便是在最好的情況下,中國也將面臨一個痛苦的重新調整時期。

  報告指出,隨著發達經濟體的央行已經開始討論加息,政府債券的收益率應該會有所上升。對債券投資者來説,他們會降低投資風險偏好從而把資金轉移出新興市場,這意味著新興市場企業將更加難以進行自我融資,利用債務為大型項目融資的成本也會上升,從而導致全球經濟增速放緩。

  現在的問題是,危機的不同階段會相互影響,對經濟復蘇構成阻礙。正如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拖累了美國經濟在2010和2011年的復蘇那樣,現在新興市場的危機也不合時宜地衝擊了歐盟經濟。

  報告指出,在美國政策和信貸增長的支援下,新興市場曾經進入“樂觀”狀態。但隨著歐盟在寬鬆政策的支援下于2012年進入了“增長”階段,新興市場則正在進入新的“絕望”階段。

  雖然這可能是金融危機的最後一個階段,但直到新興市場的所有過剩貸款都流出之前,這個階段不會結束。其間,損失將是不可避免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