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之風勁吹中東,機遇與挑戰並存
- 發佈時間:2015-10-13 11:10:00 來源:商務部網站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阿聯酋《國民報》網站10月5日報道,迪拜計劃于11月19日推出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法案,希望借此為包括馬克圖姆機場擴建、迪拜地鐵紅線延長線在內的基礎設施項目吸引私營資本投資。這也是繼8月推出鼓勵私營企業參與開發項目並增加投資的法令後,迪拜向PPP模式邁出堅實的第二步。
放眼整個中東地區,PPP之風勁吹。卡達情況與迪拜類似,2022年世界盃和2020年世博會等超大項目帶來上千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需求,促進吸引私營資本是其重要任務,目前卡國正就PPP框架諮詢進行招標。科威特早已走在海灣國家前列,該國擁有地區唯一的PPP全面性法律框架,以及科威特合作項目局(KAPP)這樣的獨立機構。沙特、阿曼、巴林等國也開始在部分領域採用PPP合作模式。海灣地區之外,埃及也是首批推出PPP法律框架的國家之一,並設有一個獨立機構,其國家隧道局(NAT)剛剛宣佈將與世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歐洲投資銀行以及非洲開發銀行等開發銀行,以及當地商業銀行探討使用PPP模式建設開羅地鐵的可行性,約旦也有一些PPP項目即將開工。
油價長時間低位徘徊,以海合會國家為代表的中東産油國面臨嚴重的預算問題,似乎一夜之間PPP出現在所有有關地區經濟的新聞中。但業內人士呼籲正視PPP所起的作用:PPP並非簡單為“錢緊”的政府提供資金來源,其主要目的還是充分發揮民間私營資本的積極作用,形成多層次、合理、健康的融資結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告稱,單純為解決預算緊張問題而非出於促進生産效率而開工PPP項目的國家更有可能無法最終遵守承諾。這些國家把一些經濟效益差、建設成本高的項目包裝成PPP項目向外兜售。
在這場PPP盛宴面前,金融機構、證券投資者、諮詢機構、法律機構、開發商、承包商摩拳擦掌,市場情緒高漲。但這為基礎設施建設而生的合作模式是否能真正帶動地區基礎設施發展,還要看政策導向是否堅持、法律框架是否完善、後續監管是否到位。
撰寫:王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