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外籍教師市場頻現濫竽充數者

  • 發佈時間:2015-10-12 10:25: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葉婧 潘林青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濟南10月12日電(記者葉婧、潘林青)隨著對英語及其他外語學習的日益重視,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選擇跟隨外籍教師學習語言,以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山東某高校大三學生孫予就是其中之一。

  “我計劃畢業後去國外讀研究生,為了想在雅思考試中獲得高分,我就找了一家有外籍教師的英語培訓機構學習,想重點提升口語。”孫予説。

  但學習一段時間之後,孫予覺得這家英語培訓機構的外籍教師上課“天馬行空”,態度隨意。“上課沒有固定的外籍教師,每節課來一個,待不久就走了,授課狀態也常常是吃東西、喝水、聊天、看手機,我感覺這樣的外籍教師培訓不值近400元一節課。”孫予説。

  孫予的遭遇並不是個例。記者走訪山東多家外語培訓機構發現,很多活躍在市場上的培訓機構並不具備聘用外籍教師的資質,一些具備資質的培訓機構還存在違規聘用“黑外教”的情況。

  在濟南市一家外語培訓機構,負責接待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採用的是小班化分級教學,每班都配有具備“外國文教專家資格證”的外籍教師。但當記者要求查看其辦學資質和外籍教師的資格證明時,工作人員卻以負責人不在為由不予出示。

  在與外語培訓機構的外籍教師交流時,多位外籍教師坦言他們此前並未從事過教育工作,也沒有任何外語教學經驗,他們中有的之前從事保險業,有的是社會工作者。

  燕山大學副校長張福成曾表示,類似的現象不僅在英語培訓班、國際學校等非學歷社會培訓機構中較為嚴重,在部分高等學校,特別是國際化教育起步晚、辦學水準較低的地方高校中也普遍存在。

  根據山東省外國專家局提供的數據,目前山東市場上具有“聘請外國專家單位資格認可”的學校和培訓機構共計580家左右,其中培訓機構160多家。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這一數字遠遠小于山東現有教育培訓機構的數量。“對外宣傳時肯定説都有資質,但事實上有一部分是沒有的。”長期在英語培訓機構工作的崔靜説,在她此前供職過的兩家外語培訓機構中,就有一家沒有聘請外教資質卻還是打著“外教授課”招牌的機構。

  在中國,對於聘請外籍教師的學校和機構的資質管理有著嚴格的規定。

  中美合作濟南阿斯頓英語培訓學校區域外事專員馬健一直參與外籍教師的招聘工作。他表示,外籍教師的招聘首先要具備辦學許可證,然後有國家外專局頒發的聘請外國人的資格證書,才能去國外聘請外籍教師。招聘到合適的外籍教師後,通過外專局發出正式的來華許可,然後去省政府外事辦申請合法的邀請函,外籍教師才能拿到來中國的工作簽證。

  此外,中國對於在培訓機構工作的外籍教師資質也有明確的規定。

  山東省外國專家局副局長林建春説,要遵守中國法律法規,身體健康,無犯罪記錄;同時要具備大學學士以上學位和兩年以上相關工作經歷。同時還需要取得“外國專家來華工作許可”和“外國專家證”,方可獲得外籍教師資質。

  一些業內人士表示,聘外資質的審批、外籍教師的招聘及資格證的辦理程式複雜繁瑣,政府部門對數量也有一定控制,一些培訓機構為了吸引消費者,鋌而走險。“很多人認為洋外教可以給孩子更好的語言環境,外語培訓機構為了迎合市場的需求,就會從一些外籍的勞務輸出機構尋找一些外國人充當專業外教,會説英語就行。”崔靜説。

  業內人士認為,教學是一個綜合性的技能,沒有專業資格證的人代表水準達不到,一旦遇到外籍教師中的濫竽充數者,學生很難獲得高品質教學成果。

  林建春告訴記者,在山東省,每年年初,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網站會公佈上年度全省聘請外國專家資格單位的年檢結果。消費者可以採取實地考察或登網站查看資格單位年檢結果文件的方式了解以上資訊。在全國其他不少省市也都有關於聘請外籍教師方面嚴格的審批和年檢。

  張福成認為,應通過完善立法,管住“黑外教”。張福成説,目前中國對外籍教師的聘任標準、準入原則、管理方式、確定權利義務等均缺乏明確的法律規定,應設立專門機構對現有的外籍教師進行資格、能力、道德與文化的綜合評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