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敦煌遺書的另類回歸路
- 發佈時間:2015-10-12 09:29:52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5月,巴黎國立圖書館400GB的敦煌寫卷數字化副本回到了它的誕生地,法方授權中國敦煌學者在非商業用途上無償使用數字化館藏文獻。由此,幾代敦煌人心中的痛楚得到了些許慰藉。
因為莫高窟17號窟,中國人記住了道士王圓籙,記住了斯坦因、伯希和、華爾納這些探險家,他們先後從莫高窟盜買了大量的敦煌遺書,4萬多件流落在巴黎國立圖書館、大英博物館、聖彼得堡東方研究所等二十多個國家,約佔所有寫卷的三分之二。“從研究價值上講,法國收藏的文獻價值最高,過去中國學者在國外看實物甚至都不允許做筆記。”敦煌院數字化研究所所長吳健對當年的無奈記憶猶新。
探索“數字化回歸”
敦煌遺書雖然流離失所,但它難以衡量的價值卻得到了國際社會認可,成為國際顯學。1993年,敦煌研究院與國內多家單位合作,首次實現了複雜文物資訊的電腦獲取和保存技術。之後的二十多年,他們主動與國內外收藏和研究機構聯絡,開展國際合作項目研究,設計國際敦煌項目網站和全文數據庫,開始寫卷數字化加工。2012年,《敦煌遺書數據庫》亮相網際網路,供研究人員無償使用。
2015年8月的敦煌論壇上,主題之一就是世界文化遺産的保存與使用,敦煌遺書的共用與回歸成為不可避免的話題。所幸的是,大數據時代開啟了敦煌遺書的回歸之門:數字化回歸。
伯克利加州大學東亞圖書館館長周欣平已經是第七次來到敦煌了,他是數字敦煌的主要參與人。“敦煌在實現手段、呈現方式上都處於世界領先水準,法國敦煌遺書數字資料為未來更多的文物回歸開了先河。”這位華人教授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打造“指尖莫高窟”
走進莫高窟,735個洞窟入口處,都有一個精緻醒目的二維碼,手機一掃,人們就可以徜徉在窟中,欣賞壁畫、端詳塑像、了解背後的典故。這套便捷的系統,被敦煌人稱為“指尖上的莫高窟”。“將壁畫所有資訊匯集,分類建庫,實現共用,就可以瀏覽高清洞窟的圖像。”敦煌研究院文獻研究所所長馬德説。
巨大的球形熒屏上,伴隨悅耳的駝鈴聲,頭頂佛光的樂尊和尚、黃沙覆蓋的三危山、辛勤勞作的工匠、獨矗邊關的玉門關、逶迤的長城和絲路,不斷變幻著唯美的畫面……20分鐘的《夢幻佛宮》以故事的方式展示了莫高窟的歷史,這裡是國家投資4億元建設的數字展示中心。隨著敦煌熱的日漸興起,遊客越來越多。網路、微信、APP、數字電影等現代手段的應用,為遊覽敦煌擺脫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敦煌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太高了,大量的藝術珍品保存上千年之久,藏經洞的文獻涉及歷史、政治、經濟、社會、宗教、地理、天文等方面,稱為藝術的海洋一點也不為過。”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説,我和我的同事有一個美好的願望,有朝一日我們的莫高窟不再有殘缺,不再讓中國人有文化的遺憾。
未來在於國際化
數字敦煌提出伊始,就傳來很多質疑聲,最大的帽子莫過於“第二個王圓籙”。“文化交流一定是雙向的,敦煌的國際化就是要實現共用。”王旭東説,敦煌遺書的回歸是必然的,回歸就必然要交流。實際上,“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世界”,這個觀點是敦煌人一直堅持並踐行的。
“在目前狀態下,通過數據收集是比較可行的方式。”敦煌院敦煌學資訊中心副主任夏生平説,敦煌遺書數據系統首先是對文物數字化處理,為子孫後代留下一份比較完整的、永久性的敦煌文獻資料和研究資料,更是為了更多文物“回歸”。
在離開敦煌之際,記者從敦煌研究院獲悉,經過大量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現存于敦煌的550余件敦煌遺書已完成數字化處理,即將展開收集流散于國內外各地的敦煌遺書,數字敦煌的內容將更加充實,這也正應了專家學者對敦煌的期許:國際化才是敦煌的未來。“不排斥任何第三方,我們迎接世界各地的敦煌學學者,敦煌遺書的回歸歸功於開放姿態。”王旭東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