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變社區 産業來支撐
- 發佈時間:2015-10-12 05:52:26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秋日的清晨,巍巍大秦嶺雲霧瀰漫,山腳下,陜西省西安市周至縣樓觀新鎮一排排整齊漂亮的安置小區十分惹眼。村民李愛琴騎著摩托車,很快就來到了距家不遠的新鎮物業公司,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李愛琴告訴記者,現在她們一家都在鎮裏上班,一年能有近10萬元的收入。而此前,他們一家僅有2畝土地,丈夫常年在外打工賺錢,“是城鄉統籌讓我的生活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從農民到企業員工,李愛琴的變化正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一個縮影。
周至縣是西安重要的水源地保護區,出於保護水源和生態環境的需要,工業發展一直受到約束。如何在城鎮化過程中,讓農民和城市融為一體,共生共榮?從産業入手,探索一條城鄉統籌發展的新路子。
“我們以建設産業特色鮮明、生態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山水田園新城鎮為抓手,讓農業和農民自然融入到新型城鎮化中。”西安曲江新區管委會主任李元認為,融合不是城市兼併農村,工業替代農業,而是共存共生,實現“農村變社區,傳統農業變新型農業”的新格局。
周至縣和曲江新區管委會合作共建樓觀新鎮,規劃中的新鎮總面積為1600多畝,總建築面積91.7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築面積69.8萬平方米,公共建築及配套設施建築面積6.4萬平方米,商業建築面積15.6萬平方米。
沒有産業,就不會有真正的城鎮化。為此,樓觀新鎮將文化旅遊和現代農業作為區內統籌城鄉發展的兩大支柱産業。目前,農業博覽園等五大景區已經建成並投入運營,假日農莊、金色葵園、薰衣草莊園、玫瑰莊園等觀光農業項目相繼建成,文化旅遊和觀光農業項目的建設,帶動當地配套商業和服務産業的發展,形成了推動當地統籌城鄉發展的産業支撐體系。
為了讓失地農民成為産業工人,使百姓成為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參與者、受益者,政府對搬遷群眾實行建築等面積置換及貨幣補償辦法,確保每名群眾安置面積不少於35平方米。農民的土地流轉租金每三年按一定比例遞增,同時農戶可以流轉土地入股到企業,被徵地農戶可以自有資金、補償款入股到企業,按照雙方約定方式進行利潤分紅。
目前,樓觀新鎮已建成商業用房1.7萬平方米,正在建設商業用房1.1萬平方米。為確保群眾失地不失業、長遠生活有保障、生活水準不降低,樓觀新鎮在用工和就業方面,專門成立了樓觀新區就業服務中心,建立了《新鎮居民就業安置方案》、《村民就業扶持基金管理辦法》、《勞動用工管理辦法》等制度,形成了完善的農民工用工機制。
目前,在樓觀新鎮5000多名適齡勞動力中,已累計完成近2000人次的培訓,實現區域內1200名群眾的就地就業,直接增加工資性收入2000多萬元。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