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通航産業:“浙”裏起飛

  • 發佈時間:2015-10-12 04:29:30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陳文文

  幾乎沒有一個産業像通用航空這樣,在發展剛剛起步階段,就已經出現過熱苗頭。

  我省20余縣市正在規劃通航産業園。僅溫州一地,就有文成、泰順、永嘉和空港新區已在打造航空小鎮或基地。在條件更為成熟的千島湖和安吉,直升機空中觀光旅遊、國際無人機飛行大賽都已拉開帷幕。大手筆如杭州灣新區,辟出方圓12平方公里,不僅要開飛機,還要造飛機,浙東小城寧海的“航太夢”,是要打造一個通航主題樂園……

  3年前,浙江每人平均GDP突破1萬美元,按照國際經驗,進入這一階段,通用航空飛行市場需求將迎來爆發性增長。事實證明,擁有一架私人飛機已被越來越多地列入浙江老闆們的“待辦議程”裏了。因地貌崎嶇不平、道路蜿蜒擁堵,那些有關飛翔的夢想不止一次撩撥過浙商的神經。不僅是浙商,普通人也有相同願望,浙大一位90後不就通過眾籌在校園裏籌到了一架飛機嗎?

  時也,勢也。隨著低空空域權逐漸放開,以及全省通用機場發展規劃的出臺,浙江通航産業正值火山爆發的前夜,黃金年代的大幕徐徐拉開。

  提前卡位

  無機場,不通航。沒有一個縱橫交錯的機場網,飛機落不了地,也就飛不上天。醞釀了3年之久的《浙江通用機場發展規劃》甫一齣臺,就給通航人打了一劑強心針,“我很興奮,終於等來了這個規劃,5年建40個以上的通用機場,一點都不多,在我看來,還太少了。”李晨,精功集團副總裁,“美國有19000多個通用機場,通用飛機在救援、應急、航測和物探等方面發揮巨大作用,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們還需迎頭趕上。”

  “不要拿高大上的標準來考核通用機場。”李晨説,有一點經常被人誤會,認為通用飛機是富人的奢侈品,事實上,它更多的角色是民生交通工具。通用機場分三類,“國外有大量的非硬化通用機場,甚至是草地,就是一個起降點。”起降點即是第三類通用機場,需求最高,未來5年內浙江至少會有90個。

  在緊急救援、民眾立體出行上,通用機場的“性價比”甚至高於高速公路。在多山的浙江,修一條高速公路的成本可能遠高於修一個山地機場。“現在通用機場審批權已經下放了,浙江要抓住這個機會,目前的機場數量和浙江經濟狀況是不匹配的。”

  建機場已成當務之急。“精功”正在紹興濱海新城建設一個通用機場,1200米跑道,可以起降30座以下的小型飛機。現在他們的業務有航測、物探、私照培訓、空中觀光、還有飛機俱樂部和飛機銷售中心等。痛苦的是,以民企之力,建機場大多是“虧本生意”。投資大,週期長,短時間難以盈利。

  堅持的原因只有一個:提前卡位。“擁有一個機場,對企業來説,以後或許就是守著一個金礦。”業內人士稱,機場相當於一個入口,再以浙江的土地條件而言,能建幾個800米跑道以上的一類通用機場?“一類機場是稀缺資源”。

  如無意外,落戶在安吉天子湖鎮的通用機場年底將迎來驗收。若驗收通過,這將成為省內正常運營的通用機場中,跑道最長的機場:800米跑道。3年前,浙江鑫鷹投資了這個機場,現在主體工程都已竣工,月底將完成試飛。3年建完一個機場,速度令人咋舌,這和安吉縣的鼎力支援密不可分,今年,安吉更是把通航産業作為戰略性産業來培育。

  據《民用航空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預計,到2020年,我國通用航空將實現規模化發展,飛行總量達200萬飛行小時,年均增長19%。屆時,全國通用飛機的需求量將突破6000架,約佔全球總量的12%,通航産業有望成為繼整車之後的又一個千億級産業。

  限制通航産業發展的兩大重要因素——機場和空域政策,目前皆有破冰跡象。去年底,杭州和寧波列入全國12個真高1000米以下空域管理改革試點。低空飛行市場正在逐步打開,商機在前,浙商們,準備好了嗎?

  産業趨熱

  浙江曾有過通航産業的調研,時間是3年之前。正在發酵的熱度讓有關部門的負責人坐不住了,“説實話,3年前這個産業還是微乎其微,現在我們正著手準備新一輪調研。”

  李晨也有這樣的感覺。通航産業之前可謂是一個“寂寞的産業”,“我們集團剛剛介入通航業務的時候,全國大概只有六七十家企業,去年擴張到239家了。”現在則是另一番景象,“正在籌建的通航公司的投資方,很多沒有航空領域背景,造房子的、賣藥的,甚至養豬的、修路的,各行各業的都有。”有業內人士向記者吐槽。

  “行內有句話,現在的通航産業就是30年前的汽車業,30年前開一輛桑塔納就很稀奇,和現在開飛機是一個道理。”回歸文成建設航空小鎮的重慶保元集團副總裁李漆説,雖然政策細則尚不明晰,但低空放開的腳步越來越近,“一旦放開,市場需求將一觸即發。”

  按照國際經驗,通航産業的投入産出比高達1:10,遠高於汽車等傳統裝備製造業,因此成為資本追逐的“績優股産業”。“你知道航校就屬於通航産業吧?飛行員要從通用機場裏培育出來,普通人考一個飛機駕照,要花費20多萬元。”李晨説,浙江在這方面的需求,明顯高於其他省市。

  幾乎就在短短的一兩年時間內,浙江通航産業園遍地開花,試圖在“飛機經濟”上分一杯羹。但軟肋是大項目引進很少。省機場管理局規劃建設處處長龔景校告訴記者,浙江仍未真正介入通航製造業,“引進一條整機生産鏈,對浙江是革命性的變化。”

  省內最早佈局通航産業的德清,已經簽約了國網通航公司華東巡航基地、瀚星通航、中航通飛愛飛客等,希望借助這些領軍企業的力量介入飛機研發領域。“我們晚上是遛狗,美國人晚上在遛飛機。”德清臨杭工業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張鏵説,中國的通用飛機不足美國的1%,這是一條尚且空白的“掘金鏈”。“企業去做産業鏈的一部分就好,不可能整合所有的資源。”

  “通航是一個政策性、技術性均極強的行當,目前缺的不是資金,而是專業人才、空域資源與基礎設施支援。”北京航空航太大學通用航空産業研究中心主任高遠洋告訴記者,通航産業要進入快速發展通道,至少還需要三到五年。

  形成輻射

  在尋求資金平衡之間,一條路徑被浙商們尋得:航空小鎮。

  在美國,航空小鎮作為通航産業大發展的産物,已經衍變成一種生活方式。最典型的佛羅裏達州航空小鎮,家家都有私人飛機,與機場跑道相連的滑行道可通往航空小鎮的家家戶戶,停機庫是一般飛行社區內房屋的標配。

  “許多航空小鎮都是由居住、學校、餐飲、辦公、購物等功能構成,這些都與通航業務沒有直接的聯繫。究其原因,通用機場在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扮演重要交通設施的角色,而由此帶來的交通便利性,其帶動作用十分廣泛,帶動了周邊地區的發展、人氣的聚集,從而促使航空小鎮的形成。”業內人士稱。

  實際上這是種“通航+X”的模式,有了通航基礎,衍生出文化+旅遊+地産+休閒+醫療+教育……多個項目的組合。這恰恰迎合了當下國內通航産業發展初期市場不足的問題,“我們邊建機場,邊開發地産和旅遊休閒項目,這裡投錢那裏賺錢,彌補資金壓力。”李漆認為,至少還需5年時間,通用飛機才能真正飛起來,這5年裏企業靠什麼熬?靠航空小鎮裏的相關産業。

  這也被地方政府寄予厚望,通航産業帶來新的産業體系,“通航王國”覆蓋全産業領域,要知道,“通航”二字的命名就是因其內涵太多,不好定義,於是就將除去公共運輸航空所有的航空作業,統稱為通航。這將為當地帶來多少産業增長點?“各地都在買通航這張‘船’票,因為上了‘船’,看到的風景就不一樣。”一位地方官員如此解釋。

  由此,浙江的航空小鎮催生了五花八門的業態。以航空為主題的酒店、度假區、俱樂部、文化館……浙江在申報的航空小鎮不下6個,各有特色,如建德的航空小鎮將開闢出自貿區,專門經營和銷售飛機零部件,航空博物館也在規劃中,從世界各國引進50架以上具有收藏價值的老飛機,供遊客參觀。溫州空港新區的航空小鎮將設有航空會展中心、航空學院、通航園總部商務配套。安吉航空小鎮將定期組織開展國際國內飛來者大會活動,以及青少年航空科普教育和通航培訓教育、飛行俱樂部等。

  但有專家認為,這種形式的航空小鎮只是過渡性産品,是通航産業發展初期、通航市場自身需求不足的衍生物,真正的航空小鎮需要在整個通航産業發展成熟時才可能實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