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124個國際海底地理實體勘測命名
- 發佈時間:2015-10-10 07:09:00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0月9日電(記者崔靜、劉彤)鑒真海嶺、蘇軾海丘、徐霞客斷裂帶……9日,國家海洋局向社會公佈中國最新勘測命名的124個國際海底地理實體名稱。這些命名已得到國務院批准,國家海洋局計劃將其分批向國際海底地名分委會提交審議。
被命名的這些海底地理實體,101個位於太平洋,15個位於印度洋,8個位於大西洋。命名主要取自《詩經》和中國古代人名,富有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
國家海洋局新聞發言人石青峰表示,命名過程所使用的資料和數據都來自於中國大洋調查成果資料,這些地名的公佈和使用,將有利於各類海洋圖件的編制和海洋的科學勘測、開發管理,有利於科學工作者開展對有關區域及研究對象的認識和描述,集中彰顯了中國幾十年來在國際海域調查研究工作的成果,充分表明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對國際海域事務的突出貢獻。
海底地理實體是海底可測量並可劃分界限的地貌單元,賦予其標準名稱的行為稱為海底命名。根據國際有關規定,如果一個海底地理實體完全或超過50%的面積位於國家的領海之外,則該國地名管理機構可向國際組織申報其名稱,審議通過後錄入國際海底地名詞典,成為全世界的標準地名。申請命名需提交翔實的海底地貌勘測資料。
國家海洋局國際合作司副司長陳越介紹説,由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IOC)和國際水道測量組織(IHO)共同成立的國際海底地名命名分委會,是海底地名領域唯一的政府間國際組織。截至2014年,國際海底地名命名分委會審議通過的海底地名命名提案已達3820個,其中包含中國的43個提案。
陳越表示,國家海洋局計劃將此次發佈的124個國際海底地名提案,分批向國際海底地名命名分委會提交。今年10月12日,該分委會將在巴西召開第28次會議,中國將派代表團參會,並提交20個地名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