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福州新區:承載兩岸交流合作新希望

  • 發佈時間:2015-10-10 05:47:1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繼今年3月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福州市4月份迎來自貿試驗區正式揭牌,8月底又獲得國務院同意設立福州新區的批復。福州新區由此成為全國首個涵蓋國家級新區、自由貿易試驗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兩岸經濟合作示範區的“四區疊加”重點開放區域。

  推進更寬領域兩岸合作

  自1992年國務院批准設立上海浦東新區以來,目前國家級新區總數已達15個,已然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福州新區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以及閩臺間長期形成的“五緣”關係,被國家賦予了“更高起點、更廣範圍、更寬領域推進海峽兩岸交流合作”的特殊使命。福州市常務副市長、新區辦主任黃忠勇告訴記者,與其他新區相比,福州新區最大的特色就是對臺,新區建設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要打造海峽兩岸交流合作的重要承載區。

  黃忠勇認為,與台灣隔海相望的福州,作為離台灣最近的省會城市,和台灣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無論是從文化、歷史,還是血緣等方面,福州與台灣都有一種割不斷的特殊關係。目前,在台灣的福州籍鄉親有80多萬人,台灣每個縣、市均有福州同鄉會。而位於福州新區內的福州港則是中國大陸25個沿海主要港口之一,是對臺直航試點口岸之一,福州機場是對臺航運的主要樞紐機場,榕臺交流合作有著良好的基礎,這是其他新區無法替代的。正因如此,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福州新區的批復》(以下簡稱《批復》)指出,福州新區區位條件優越,生態環境優美,産業基礎堅實,與台灣北部隔海相望,榕臺交流合作緊密,戰略位置重要。建設好福州新區,對於深化兩岸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其實,早在2001年,福州市馬尾區就和台灣的馬祖簽訂了《福州馬尾——馬祖關於加強民間交流與合作的協議》,這是兩岸簽訂的第一個民間交流與合作協議,代表著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的民間交流與合作正式啟動。緊接著,馬尾設立了國家級臺商投資區,台灣的華映光電、冠捷電子等大批企業紛紛入駐,逐步形成了以機械裝備、冶金、食品、紡織、塑膠、醫藥、石化等為主體的産業體系,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佔福州市的三分之一以上,區內更是擁有保稅園區、臨空經濟區、閩臺(福州)藍色經濟産業園等多個特色區,這些都為福州新區承接台灣産業轉移與開展兩岸産業對接提供了紮實的産業基礎保障與深度合作的良好機遇。

  與平潭一體化發展

  《批復》和國家發改委發佈的《福州新區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中均指出,福州應當積極參與,全面融入“一帶一路”戰略,努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與平潭綜合實驗區實現一體化發展,把建設好福州新區作為實施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貫徹落實國家支援福建省經濟社會發展一系列重大政策的重要舉措。

  平潭綜合實驗區是打造對台貿易自由先行區、服務台胞生産生活示範區、兩岸高端製造業融合發展平臺和國際旅遊島,並最終向國際自由港拓展而形成的新高地。專家認為,福州新區與平潭綜合實驗區實現一體化發展是必要和可能的,未來福州新區的優惠政策可以輻射到平潭綜合實驗區,承接、放大平潭綜合實驗區功能,而平潭自貿片區內所實施的優惠稅收政策,便捷貿易通關手續等多項對臺優惠措施和開放經驗,也可移植到福州新區施行。

  根據《批復》和《方案》,福州市制定出臺了《福州新區發展規劃》,提出探索建立以産業園區為載體的合作共建發展模式,推進新區與平潭綜合實驗區在稅收政策、産業優惠政策、産業準入目錄、飛地工業園等方面開展合作,聯手發展高新技術産業,實現兩地優勢互補、錯位發展、互動雙贏;加強新區與平潭服務業對接,引進大型商業項目,共同打造服務業發展集聚區,大力發展港口物流産業等;加強景區景點開發的深度協作,共同開發高品質濱海休閒旅遊精品,建設海西重要旅遊目的地。對此,黃忠勇認為,臺商或可考慮“前店後廠”的模式,鼓勵臺商在福州設廠,在平潭開公司,實現在兩地聯動發展,在發展中實現“雙輪驅動”。

  黃忠勇表示,為真正實現福州新區和平潭的一體化發展,當務之急還要大力推進新區與平潭的基礎設施對接。目前,我們正加快福州到平潭的高速公路、鐵路、跨海大橋建設,構建一體化的陸路交通運輸網路;加快港口資源整合和集疏運網路建設;構建完善的空港對接機制,加強空港客貨運合作,探索空陸海聯運模式,打造最便捷高效的對臺綜合通道;強化生態環境共建共護、公共服務合作共用,聯手打造生活工作便利、生態環境優美、宜居宜業宜遊的福平優質生活圈。

  探索兩岸合作新路徑

  謀定而後發。當前,福州市正秉持“生態優先,創新發展,城鄉實施”的原則,在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基礎設施建設、現代産業發展、重大平臺建設等方面,加快推動福州新區開放開發,全力打造兩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載區。

  根據《福州新區發展規劃》,新區的重要定位之一就是把握台灣地區最新産業轉移機遇,推進與台灣産業深度對接、融合發展。福州新區辦常務副主任陳繼鵬表示,福州新區聚集了保稅港區、保稅物流園區、出口加工區、整車進口口岸等一大批開放平臺。與此相適應,福州新區將肩負起探索全面創新改革路徑的使命。新區將與台灣産業深度對接、融合發展,形成閩江口産業對接集中區;以福清台灣農民創業園等為依託,共建創意農業、休閒農業産業園區;推動離岸金融業務,建立對臺金融示範區;促進榕臺醫療合作,支援台灣公益機構在新區設立服務平臺;完善營商服務,加強兩岸冷鏈物流合作,簡化産品通關手續,建設兩岸冷鏈物流中心;建設跨境電子商務交易中心和兩岸水産品合作平臺;基於現有閩臺農業合作示範區的基礎,啟動兩岸農業項目開發,引進台灣高優品種,深化對臺農業交流,打造兩岸生態農業合作中心。

  連結

  福州新區位於福州市濱海地區,初期規劃面積800平方公里,涉及馬尾、倉山、福清、長樂的26個鄉鎮(街道)。2014年,福州市制定出臺了《福州新區建設行動計劃(2014-2020年)》,推進新區基礎設施建設,現代産業發展等“六大行動”,全年共實施300項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154.26億元。2015年,福州市又推動實施了336項新區建設重大項目,提出要確保完成年度2000億元的固投目標。目前,濱海大通道、東部快速通道、沈海高速復線、福平高鐵等基礎設施項目正強力推進,馬尾新城、三江口、閩江口等片區和瑯岐生態旅遊島、長樂臨空經濟區、福清海港新城等區域開發建設不斷提速。

  自1984年引進第一家台資企業以來,福州的台資企業現已覆蓋工業、農業、建築業、商貿業、房地産業和服務業,並以勞動密集型産業逐步轉向電子、汽車、精密儀器等高科技領域。截至2015年6月底,福州市累計批准台資項目共3263項(含第三地),合同台資76.82億美元,實際到位52.39億美元。

新希望(000876)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