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業融合結構佈局要抓優勢、分環節
- 發佈時間:2015-10-10 05:32:49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王強
推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是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大創新思維,對於今後提升農業産業水準和促進農民就業增收等具有重要意義。
“十二五”期間,儘管我國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取得了一定進展,但仍然處於初級發展階段,融合程度低、層次淺,新型經營主體發育較慢,先進技術要素擴散滲透力差;經營方式多處於生産導向型,消費導向型不足,産業之間互聯互通性不強,大量的農産品在生産初期沒有考慮加工轉化,沒有考慮農業的功能拓展,産加銷、貿工農出現脫節。
當今和今後一段時間,推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要以農民就業增收為核心,通過農業相關産業聯動集聚,推動生産要素跨界配置和一産(專用品種、原料基地等)、二産(以糧油加工、果蔬茶加工、畜産加工和水産加工為主的農産品加工業)、三産(倉儲物流、網際網路+、金融服務、休閒農業、社會服務等)相關業態的有機整合,通過延長産業鏈、提升價值鏈、拓寬增收鏈,優化農産品産地生産力結構佈局,進而促進農村一二三産業緊密連接、協同發展。
結構佈局的目標與原則
調整農村産業結構,使整個農村社會生産基本適應社會總需求的水準,是當前農村工作亟需認真研究的戰略性問題。根據我國農村經濟的現實情況和長遠發展需要。“十三五”期間,我國農産品加工業及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産業結構調整的戰略目標:一是提高農産品優質品種和加工專用品種的比重,使農産品的品種、品質結構能夠適應市場需求變化的需要;二是通過大力發展第二産業,尤其是農産品加工業,促進農村第一、第三産業的發展,實現農業的增效與農民的增收;三是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比較合理的區域分工和佈局,形成不同地區各具特色的專業化生産格局;四是通過採用現代生産工具、技術和管理手段,在各個産業部門之間能夠合理配置與利用農村資源,科學處理經濟增長、社會穩定、技術進步、生態安全等多方面的關係。
同時,為了保障上述目標的實現,調整和優化我國農村産業結構,在我國農産品加工業及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區域佈局設計上,提出了六大基本原則,即因地制宜原則、區域優勢原則、市場與政策調節相結合原則、産業關聯原則、綜合效益原則以及整體性原則。
結構佈局的建議
“十三五”期間,我國農産品加工業及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産業結構設計應圍繞我國四大優勢農産品加工業—糧油加工業、果蔬茶加工業、畜禽肉加工業(含乳、蛋産品)以及水産加工業的重點領域、分環節展開。在一産方面,主要依託農業資源與産業優勢,著力建設優質原料基地,大力發展加工專用品種的培育、推廣。二産方面,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結合、科技資源共用、技術優勢互補的産業科技創新體系;積極推動産地初加工關鍵技術與裝備、農産品精深加工技術與裝備、副産物綜合利用技術與裝備科研攻關,提升企業節能減排水準;合理配置産能,增強産品品質、豐富産品品類。三産方面,建立現代化的農産品及其加工産品資訊平臺、交易市場和商業模式;借助網際網路、物聯網等資訊産業技術,推動智慧倉儲、智慧物流模式;深入開展食品消費科普宣傳與教育,建立並引導農産品加工與生産合作組織、創新聯盟發揮更大的作用;完善政策、融資、信貸等支撐平臺,健全專業化、公益化、社會化服務體系。
在産業結構佈局設計上,結合我國優勢農産品佈局規劃,應從農産品的主産區、産品主銷區和大中城市郊區等3大重點區域進行佈局和設計。以糧油加工為例,在糧油主産區,推動糧油專用原料基地建設,深入開展糧油産地初加工,發展糧油産業休閒觀光旅遊;在糧油産品主銷區、大中城市郊區以及關鍵物流節點地區,著力推動傳統主食工業化,建立傳統主食、方便休閒食品等糧油加工産業集群和工業園區。涉及具體糧油品種,則在長三角、湖南、安徽、福建、京津等大米産品主銷區、在東北、華北、西北等小麥産品主銷區、在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主銷區以及大中城市郊區、關鍵物流節點地區發展主食工業化、方便食品加工業、休閒食品加工産業;在糧油加工業聚集區,則重點推進糧食、油料精深加工與綜合利用的發展,發展高附加值、産業關聯面廣的大型糧油加工企業。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