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回望三意社百年秦腔歷程
- 發佈時間:2015-10-10 03:33:23 來源:西安晚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堅守了一個世紀的秦腔劇社,將留給後人什麼樣的精神食糧?8日,“紀念三意社120週年演藝史、100週年建社史”座談會在西安易俗社舉行,來自各地的藝術家、學者們齊聚一堂,共同慶祝紀念百年劇社的光輝歷史。
從民間班社演到百年老社
三意社始於1895年,前身為民間班社“長慶班”,1915年紮根西安更名“長慶社”,1919年更名“三意社”,距今已有120年演藝史,100週年建社史。三意社從一個純粹的民間班社演變成為馳名西北地區的百年老社,在秦腔乃至中國戲曲發展史上無疑是一個奇跡。
回顧120載的漫長歲月,三意社人以堅韌不拔的意志,頑強地堅守住秦腔這門古老藝術,發揚慷慨激越、響遏行雲的演出風格,為秦腔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做出了貢獻。從民國十九年起,著名秦腔改革家李逸僧、著名戲曲教育家封至模、秦腔劇作家袁多壽、袁允中等知識分子,先後創作、改編、導演了《蘇武牧羊》《臥薪嘗膽》《婁昭君》《玉堂春》等戲,在唱腔設計、凈化舞臺方面使人耳目一新。
三意社易俗社都彪炳史冊
據西安秦腔劇院總經理雍濤介紹,一百多年來,三意社立足於古城西安,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1960年,以社長蘇育民為首的一批演職人員,參加了秦腔戲曲片《火焰駒》的拍攝。多年來,出科十期學生,共四百五十余人。其中不少成為秦腔藝術骨幹,分佈于西北諸省。成立西安秦腔劇院以後,涌現出了侯紅琴、張濤兩位梅花獎得主。
著名文藝評論家肖雲儒表示,三意社與易俗社這兩個社都是彪炳史冊的,都對秦腔發展起了重大貢獻,形成非常有趣的一種對照。易俗社由一批文人進入,改造原來的班社,建立起中國辛亥革命前後最早傳播新思想的班社。三意社則是民間班社進城,紮根於民眾,這恰好是秦腔發展的兩個路子。任何一個戲劇藝術的動力,必然來自於相輔相成的兩種力量的互動,深厚的傳統積澱與創新活力是戲劇發展的規律,三意社和易俗社以百年不朽證明了這個規律。
著名評論家、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市委常委兼副市長吳義勤表示,秦腔是西安乃至整個陜西最重要的文化遺産,也是我們西安這座城市的一個文化的符號和精神的符號。當今傳統藝術發展的傳播面臨新的挑戰,也面臨許多的困難,如何吸引年輕人,如何讓古老的戲劇藝術激發新的活力,需要我們給予秦腔藝術更多的扶持。記者 職茵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