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屠呦呦的“躺槍”與章太炎的“狡黠”

  • 發佈時間:2015-10-10 01:31:2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文·胡一峰

  ■桂下漫筆

  近日,浙籍科學家屠呦呦教授獲得了諾貝爾獎,中西醫之爭又在網上燃起戰火。回顧歷史,西醫東漸以來,中西醫聚訟百有餘年。後人再寫中西醫論爭史時,或許會以專門筆墨記載屠教授這次獲獎,或許還會將其敘述為一起標誌性事件。在段子手們的互撕狂歡中,我想起與屠教授同為浙江籍的思想家章太炎。章太炎素以國學大師著稱,醫學乃其家學,早年東渡日本,對西醫也有了一定了解,曾自稱“我是醫學第一”,晚年投入許多精力研究醫學,寫下醫論幾十篇,對當時方興未艾的中西醫論爭提出了不少閃爍著“狡黠”之光的真知灼見。

  翻一翻近代以來的中西醫論爭,反觀今日伴屠教授獲獎而起之種種議論,我們會發現,“中醫、西醫”實為“新醫、舊醫”也好,“廢醫存藥”也罷,其實並沒有逃出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那些問題,總體上也沒有超越那時人的思考水準,甚至也沒有提出太新鮮的概念。從這個意義上説,這場延綿百年之久的大論爭似已變成了一個枯竭的礦井。而章太炎的高明之處在於,早在幾十年前就提出,應拋開傳統醫學、現代醫學、新醫、舊醫、科學醫、玄學醫、國醫、洋醫這些今天還有人津津樂道的話語帽子,而從醫藥最本初的社會功能,也就是“治病救人”入手來思考一切問題。用章太炎本人的話來説,“夫病家之求醫也,在能治病,則知醫家之所以自立者,亦在治療得全而已矣。”

  1928年,中醫惲鐵樵請章太炎為《傷寒論輯義》作序。章太炎借此發揮道,“余聞之莊生,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夫醫者以愈病為職,不貴其明于理,而貴其施於事業,不貴其言有物,而貴其治有效也。治茍有效,無異於得魚、兔,安問其荃與蹄焉。”他又説,如果現在有一種中外名醫都無法治療的大病,卻被一個普通的草頭郎中治好了,那麼這人斷不可輕視。第二年,章太炎為《自強醫報》題辭,又以更加精煉的語言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取法方東,不震遠西;下問鈴串,不貴儒醫。通天人、陳五運者,醫之稗荑;多議論、少成功者,雖是亦非。道不遠人,以病者之身為宗師;名不茍得,以療者至口為據。”他還明確提出,中醫的自立之道,不在與西醫打無休無止的嘴仗,而在於治好西醫治不好的那些病。在寫給惲鐵樵的一封信中,章太炎提出了具體建議,“有西醫所不能治,而中醫治之得愈者,詳其證狀,疏其方藥,錄為一編”。或許,在章太炎看來,千百年積累下來的驗方,傳遞著先民沉默的智慧。

  重讀章太炎,對於理解被扯進中西醫之爭漩渦的屠呦呦頗有意義。屠呦呦和她同事們的研究起于“五二三項目”。而據知情者披露,這個項目又與越南戰爭中越方向中國求助抗瘧有關。或者説,屠呦呦的工作本應“實用”之需而起,當年參與這一項目的60多個單位的500名科研人員,包括屠呦呦在內,並非想為中醫或中藥爭一個什麼“名分”。因此,屠呦呦如果被寫進中西醫論爭史,那只能註定是一次無奈的“躺槍”。

  但是,問題並不這麼簡單,在國內其他科研人員已經篩選了4萬多種抗瘧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藥卻沒有令人滿意的結果的情況下,屠呦呦選擇了從中國古老的醫事經驗出發,著手系統整理古代醫籍,四處走訪老中醫,整理出了640多種包括青蒿在內的草藥《抗瘧單驗訪集》,而這一路徑,恰和昔日章太炎給惲鐵樵的建議有相合之處。

  正確的路徑選擇,最終把屠呦呦引向了諾獎的殿堂。嚴格地講,青蒿素確實是中藥的事兒,諾獎也是頒給作為“藥學家”而非“中醫師”的屠呦呦,因為她所作出的研究對於維護人類健康“有效”。但是,如果就此把中藥與中醫完全打成兩橛,甚至重提“廢醫存藥”的話頭,也有失偏頗。且不説自古醫藥不分家,最完備地記錄了中藥療效的,還是中醫典籍特別是驗方。事實上,屠呦呦就是從《肘後備急方》中得到啟發,採用沸點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而這種提取物對瘧原蟲的抑制率達到了100%。既然研究中草藥不能輕視古方,那麼書寫古方的中醫以及他們的經驗又如何可忽視呢?這一點,章太炎也曾説得極明白透徹。

  1926年,霍亂流行,章太炎在《勸中醫審霍亂之治》一文中提出,面對時疫,中醫應從古之驗方中尋找有療效之中藥。他舉例説,“且川東夔府、湘西辰沅一帶,三伏日即以生附子、豬肉合煎飲之以防霍亂,北方直隸、山東之民,常啖生蒜,亦無霍亂病,此皆強心健胃之熱劑也,是固四逆湯法,推之四裔而皆準,考之民俗而不惑。”而且,在章太炎看來,對古代那些行之有效的經驗作出現代解讀,也是“融通中西、更造新醫”的路徑。那幾年,醫學界還掀起過一場統一中西病名運動,一片喧囂聲中,章太炎冷靜地説,想統一中西病名,首先要統一中國古今病名。晚年的章太炎還耗費了大量精力研究古今度衡量換算等問題,其目的也是想為今人讀懂古方架起一座橋梁。

  在舉國歡慶諾獎的時刻,從屠呦呦回望章太炎,我們看到一種激活傳統再出發的路徑選擇。更重要的是,屠呦呦和章太炎啟發世人,傳統固然要激活,但激活傳統者必先有清醒的堅定、致用的執著和沉默的智慧。如果回到章氏的話語體系中,中藥也好,中醫也罷,有效無效、該存該廢,還是那句老話,拿療效來!對醫藥而言,療效,説到底,比諾獎更要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