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重慶小面

  • 發佈時間:2015-10-09 18:31:59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重慶小面,五塊錢二兩,七塊錢三兩。坐在渝中大坪村的巷子口,一桌一凳一人,背包安置在另一個空的凳子上,點上二兩小面,吃得心滿意足。

  小面有紅油和清湯之分。既在重慶,當然點紅油。老闆娘問微辣、中辣還是重辣,終於怯了陣,回説微辣足矣。實際上,重慶之辣特色在麻,麻椒跟辣椒合謀,瞬息之間可把每一個味覺細胞征服。在麻辣料之外,還有鹹菜粒、花生碎、香蔥花,澆在現煮的麵條和綠菜心上。款款攪拌均勻,紅綠白黃斑斕于一碗,挑起一箸面,筋道滑爽凜冽的感覺,已經讓口舌饞得無法自持。

  地道的重慶小面,得在鬧市裏擇最不講究的館子吃,最好有蒼蠅小飛機似的亂飛,點面的客人排的長隊如遊龍。一碗麵,蹲在地上吸溜吸溜吃得山響,熱汗四流,赤面油光,方為過癮。大坪人流稀,我沒遇到如此這般的館子,也無緣見識如此這般的場面。不過,客少有客少的妙處。戴眼鏡的老闆娘閒著無聊,正在一張竹躺椅上打盹,閒客四五人,兀自東一笤帚西一掃把地拉呱,看樣子都是附近的鄰里,穿著入時,嗓門一個賽一個的洪亮。可惜,重慶話我一句也聽不懂。洪亮的拉呱聲,灌到耳朵裏,聊作餐廳背景音樂。人家説,成都是最宜閒居的城市,重慶大嫂們悠揚高亢的拉呱,似乎也瀰漫著閒閒的滋味。我親眼看著,老闆娘收完銀子,馬上又回到她的竹躺椅上。

  吃畢一碗小面,五臟六腑都在麻辣鮮香裏打了個滾兒,感染上閒適的情緒。于街上亂逛,麻辣的氣息跟著空氣遊走。或者説,重慶的空氣都是麻辣的。重慶火鍋、重慶酸辣粉兒、幹鍋雞雜,閃閃爍爍的招牌,竟由視覺的紅在腦子裏迅速換算為味覺的辣和麻。心想,這麼一座重口味的城市,若是登臺扮個角色,怎麼著也得演銅錘花臉一流。後來參觀紅岩村,了解到八年抗戰時期的“霧季公演”。《棠棣之花》《天國春秋》《屈原》等一大批優秀話劇,讓重慶人著迷,演出通宵達旦,排隊者絡繹不絕。霧都重慶,作為臨時首都,其歷史角色自然是重之又重的。

  朝天門碼頭,是小説《紅岩》裏地下黨一處重要的接頭地點。嘉陵江和長江在此匯合,一清一濁,水線分明。登上高高的紀念廣場,對岸一座風琴式的建築格外引人注目,是新建成不久的重慶大劇院。廣場俯瞰,沿岸半橢圓狀的公路上,人流熙攘,有不少著民族盛裝背著背簍的婦孺,更多的是金髮碧眼的老外。導遊們大聲嚷嚷著,“followme,followme”。循聲望去,人流擁擠著朝向碼頭,擔當觀光遊的“滿江紅”號、“江上明月”號就要開船了。三峽遊,是旅遊公司攬客的招牌菜。嘉陵江夜航,亦有不錯的人氣。在紀念廣場底下,也有家賣重慶小面的,攤子安在簡易的三輪車上。我想拍張照片,女掌櫃半開玩笑地嚷嚷:“不吃麵禁止拍照。”肚子實在是不餓,只容得下小面鋪天蓋地的麻辣味。《紅岩》中的朝天門碼頭,是否安置了眾多經營重慶小面的攤子,忘掉了。換了我是羅廣斌,必須有。“老闆,小面三兩,要清湯的。”“油菜心沒了,多給您來點花生碎如何,先生?”“不必,我這裡自備了幹炸辣椒段。”一遞一語之間,情報已經順利倒手。

  在廣場拍完照,想去看洪崖洞。當地朋友告訴我,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碼頭上最多的不是國共各個方面的接頭者,而是賣苦力的重慶棒棒。棒棒,大概的意思就是挑夫。在重慶作家吳家駿的散文裏,我第一次了解到棒棒這個職業。二十世紀末,青年人進城打拼,不少就是從棒棒起家。嘉陵江上游船的汽笛遠了,依然徜徉在碼頭的,一定有棒棒。

  在重慶,我沒有見到棒棒,卻每天與計程車司機打交道。拉我去紅岩村的司機,五十歲出頭的樣子,重慶本地人,也會講些像紅油小面一樣麻辣的普通話,倔得很。從地圖上看,大坪到紅岩村實在沒幾步路。司機卻又是鑽隧道,又是繞高架,左右穿梭不停。我心中起疑,但人生地不熟的,不敢講出口,害怕他一氣之下把我推下車,只是反覆強調我要去的是紅岩村,而不是磁器口那邊的渣滓洞和白公館。司機一句一句回應,“我知道”“我知道”,一聲高剛過一聲。終於把他説煩了,非要把我拉回大坪,不要錢。我拿定主意,任他怎麼開,我不再吭氣。他卻以麻辣味的普通話訓斥起我。因為生氣,走錯了路口,多跑了冤路,最終,還是將我拉到紅岩村,並且説什麼也不要錢。臨到我下車,司機的臉上居然霧轉晴,連連道歉説車上是在跟自己發脾氣,沒我的錯兒。我堅持付錢,他卻只收了起步價。

  返回大坪,又是傍晚。小館子們的招牌早已紅光閃爍。呼吸吐納間,全是麻辣的滋味。過街地道口,有一個賣鮮切花的,是梔子。鵝蛋白的花朵,鼓爆爆的花蕾,襯著碧綠的葉片,一枝枝擠挨著盛在桶中,柔軟的甜香淺淺飄曳。再抽抽鼻子,麻辣味已馴順了幾許。買梔子花的多半是女子,左手裏提著一份酸辣粉、兩隻麻辣串兒,或者一包生麵條,右手飛快地挑揀著切花。我一眼認出,買花的人群中,有那個在巷子口賣重慶小面的老闆娘。

  (寧雨,原名郭文嶺,資深媒體人、作家。現任河北省文聯《當代人》雜誌副主編。散文隨筆作品散見於多種報刊雜誌。出版有散文集《女兒藍》、長篇小説《天使不線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