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財經]劉艷:中國拋售美債是策略 後續將伺機而動

  • 發佈時間:2015-10-09 07:0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v.cen.ce.cn/video_info/2015-10-8/1444290268124.json,553,450點擊進入《我財經》專題

  媒體報道,全球各大央行正在拋售美國國債,拋售速度前所未見,印度和美聯儲接盤。對此,中國經濟網評論員劉艷在《我財經》節目中表示,這輪拋售的直接原因是對美聯儲加息預期的顧忌,由於美聯儲一直沒有加息,大家開始做一些預防性的工作。但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全球經濟增長相對低迷,特別是人民幣在8月份貶值以後,很多發展中國家都感受到了壓力。一些國家為減壓而拋售美國國債,這有可能改變美國加息的預期,甚至走向一個新的格局。

  劉艷認為,中國拋售美國國債是有底氣的,而這種底氣來自於我們自身經濟增長和發展的水準,以及應對國際貿易的能力。“中國這一輪拋售是技術性操作,並非恐慌性行為,最終是為了能讓我們今年的經濟畫上圓滿句號,目前來看,中國進行下一步的拋售仍有空間”。劉艷説。 (中國經濟網記者 王雅坤)

  以下是本條新聞的播報內容:

  【播報】接著來看今天財經今榜第三位的新聞。

  據媒體報道,中國大陸、俄羅斯、巴西和中國台灣正在拋售美國國債,其中中國大陸的拋售速度前所未見,而此前這四個國家和地區是美國國債的最大買家。不過,也有一些央行選擇了增持,截至今年7月,印度持有的美國國債增至1163億美元,而截至9月,美聯儲共持有2.45萬億美元美國國債。

  一些分析人士多年來一直警告稱,持續的財政赤字使美國國債市場容易受到外國購買規模減少的影響,但很多投資者表示,他們認為中國等長線持有者不會以一種可能干擾市場的方式賣出債券。有專家指出,全球面臨需求不足的問題,除非美國經濟增長顯著增強、通脹上升,否則,美國國債收益率不會大幅走高。

  【點評】劉艷

  【追問】數據顯示,9月份中國外匯儲備餘額為3.514萬億美元,同比下降432.6億美元,較上月有所放緩。而外儲降幅趨緩和美聯儲加息預期延遲,在客觀上給中國的貨幣政策提供了一定的迴旋餘地,但寬鬆預期依然存在。有國際投行預估中國央行明年將降息兩次。對此,您怎麼看?

  相關文章:

  [我財經]崔書文:應儘快重啟IPO 助力中國製造2025 [我財經]劉艷:十三五規劃引期待 2萬億投資將提振股市

  網羅財經熱點,聚焦消費話題,歡迎收看我財經。我是郭樅樅,大家也可以通過掃描螢幕右下方二維碼,收看我們節目的精彩視頻。以下是今天節目主要內容:

  1、【導視】國慶假期期間,全球股市普遍上漲,業內人士認為,A股節後有望走強。稍後請評論員劉艷帶來分析解讀。

  綜合十大財經網站,“財經今榜”第二到五位的新聞是:

  2、【導視】專家表示,TPP協議短期內對中國影響有限,可構建“中國+X”FTA網路應對。

  3、【導視】美國國債最大買家正在拋售,印度和美聯儲接盤。

  4、【導視】養老金待遇調整機制將逐步建立,頂層設計初案成型。

  5、【導視】黃金周“拼假”出遊佔比顯著增加,中國遊客成境外旅遊目的地經濟發展新動力。

  【播報】首先,來看財經今榜的頭條新聞。

  國慶假期期間,全球股市全面反彈。據《證券日報》報道,10月份以來截至10月6日,美股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累計上漲3.12%,英國富時100指數累計上漲4.36%,而德國DAX30指數也有逐漸走出“尾氣門”陰影的趨勢。亞洲方面,恒生指數和日經225指數也出現了較大幅度上漲。

  分析人士表示,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主要經濟體9月份數據出現復蘇態勢,刺激了世界股市觸底反彈;而美國9月份令人失望的非農報告基本磨滅了美聯儲近期加息的可能性。另外,隨著近年來資本市場改革的深入,目前A股市場與全球股市的互動日愈增強,加之超預期的宏觀經濟數據保駕護航,A股市場有較大概率在節後走強,且有可能在近期再度挑戰當前震蕩區間頂部3200點區域。

  【點評】劉艷

  【追問】近幾年國慶長假回來後,諾貝爾獎概念股總能收穫不小的漲幅,部分強勢股甚至會進入相當長一段時間的上升通道。隨著諾貝爾獎依次揭曉,您認為今年會有哪些概念股迎來爆炒?

  【播報】接著來看今天財經今榜第二位的新聞。

  據媒體報道,美國時間10月5日上午,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12個談判國達成基本協議,同意在其內部進行自由貿易,GDP佔全球四成的巨大經濟圈將應運而生。這個涉及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等12個國家的自貿協定,在地圖上環繞太平洋畫了一個“C”,而缺口就在中國。

  TPP概念一經提出,就被認為是美國制衡中國的一盤大棋。專家表示,由於中國是大部分TPP成員國的最大貿易夥伴,TPP在短期內,不會對中國經濟和貿易帶來太大影響。而中國可以構建“中國+X”的FTA網路,積極加入區域自貿區,突破TPP壁壘。您認為TPP會對中國有多大影響?我國該如何應對?

  【點評】劉艷

  【播報】接著來看今天財經今榜第三位的新聞。

  據媒體報道,中國大陸、俄羅斯、巴西和中國台灣正在拋售美國國債,其中中國大陸的拋售速度前所未見,而此前這四個國家和地區是美國國債的最大買家。不過,也有一些央行選擇了增持,截至今年7月,印度持有的美國國債增至1163億美元,而截至9月,美聯儲共持有2.45萬億美元美國國債。

  一些分析人士多年來一直警告稱,持續的財政赤字使美國國債市場容易受到外國購買規模減少的影響,但很多投資者表示,他們認為中國等長線持有者不會以一種可能干擾市場的方式賣出債券。有專家指出,全球面臨需求不足的問題,除非美國經濟增長顯著增強、通脹上升,否則,美國國債收益率不會大幅走高。

  【點評】劉艷

  【追問】數據顯示,9月份中國外匯儲備餘額為3.514萬億美元,同比下降432.6億美元,較上月有所放緩。而外儲降幅趨緩和美聯儲加息預期延遲,在客觀上給中國的貨幣政策提供了一定的迴旋餘地,但寬鬆預期依然存在。有國際投行預估中國央行明年將降息兩次。對此,您怎麼看?

  【播報】繼續來看財經今榜第四位的新聞。

  據媒體報道,目前我國養老保險頂層設計初步工作方案已經形成,養老金待遇調整機制的建立成為方案中聚焦的重要問題。據了解,我國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已連續11年普漲10%,其負面效應已逐漸顯現。按照目前的考慮,相關部門將根據經濟發展、收入水準和物價變動情況,逐步建立兼顧各類人員利益的養老金待遇調整機制。

  有專家分析稱,養老金連續這麼多年普漲並不科學且不可持續,它僅是一個階段性的工具。在養老金替代率達到一定數值後應採用相應的聯動機制,從而規避普漲引發新的不公。改革養老保險制度,建立一套與物價上漲、經濟發展等因素“同頻共振”的科學指標體系迫在眉睫。

  【點評】劉艷

  【播報】最後來看財經今榜第五位的新聞。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在中秋節和國慶節期間,有將近四成出遊人群選擇拼假出遊,比例與往年相比顯著提高。同時,長線出境自助遊人次顯著提升,部分國家同比上漲100%以上,中國旅遊者正成為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新動力。

  對此,有分析人士表示,現在休閒娛樂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為掙錢而加班的時代正在漸行漸遠。中國公民在世界各國旅遊、交往更加頻繁,我國旅遊外交影響更加多元廣泛,而這既是法律和經濟規則的國際對接,也是深層次的國際交流。旅遊將在經濟、文化、一帶一路戰略等多方面改變中國與世界的關係。

  【點評】劉艷

  【追問】國慶期間,中國遊客在日本再次開啟“買買買”的瘋狂掃貨模式,感冒藥、化粧品等日常用品爆熱。有觀點認為此次“爆買”再一次暴露了中日製造業的差距。您如何看這一觀點?

  【播報】新聞熱點,財經解讀,以上是本期節目的全部內容,謝謝您的收看,您也可以通過掃描螢幕右下方二維碼,收看我們以往節目的精彩視頻。再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