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如何撬動體育産業萬億元大市場

  • 發佈時間:2015-10-08 05:45:2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去年10月國務院發佈《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産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以來,我國體育産業呈現出積極變化。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7個省份出臺加快發展體育産業的實施意見,從各省份的具體目標來看,到2025年前,各省份體育産業總規模超過6.6萬億元。未來10年,體育産業將掀起一股創新創業的熱潮,並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增長和轉型的重要力量

  由國家體育總局支援,中央財經大學、中體鼎新體育基金等聯合主辦的中國體育産業創新大會日前在京召開。會上,中央財經大學發起設立了體育産業智庫——中國體育産業發展研究中心。同時,由上體産業、浩沙體育等企業聯合創辦的中國體育場館運營聯盟也宣告成立,未來將建設全國各地的體育場館資訊發佈平臺。

  朝陽産業蓄勢待發

  除了智庫和行業協會的建立,本屆大會也成為體育産業的合作平臺。其中,中體鼎新基金與洪泰基金、新浪體育分別達成合作,基金、企業和媒體之間的聯合勢必會帶動“體育+網際網路+資本”的商業模式發展,為體育産業化探路。

  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副司長張棟表示,自去年10月國務院發佈《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産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以來,一年間我國體育産業呈現出積極變化。“首先是觀念上的轉變。體育已被列為綠色産業、朝陽産業,全民健身更是上升為國家戰略,群眾運動健康的需求呈快速上升態勢;其次,體育産業作為國民經濟增長點的效應開始顯現。例如健身休閒項目日益豐富,健身消費市場初步確立,賽事數量不斷增加,體育用品業轉型升級,體育旅遊業、體育仲介業、體育培訓業,都呈現爆髮式增長;最後,政府部門積極出臺政策,各省市都在積極響應、落實意見要求。”張棟説。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7個省份出臺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産業促進體育消費的實施意見。《經濟日報》記者通過梳理髮現,從各省份制定的具體目標來看,到2025年前,各省份體育産業總規模合計超過6.6萬億元,已超過國務院提出的5萬億元目標。另外,國家統計局日前發佈了《國家體育産業統計分類》,將體育産業劃分為11個大類,進一步厘清了産業發展的脈絡。在今後的10年裏,體育産業將掀起創新創業的熱潮,並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增長和轉型的重要力量。

  起步初期短板待補

  雖然系列政策接連出臺、投資熱情日益高漲、群眾需求快速增長,但事實上我國體育産業發展還處於較低的初期水準,總量小、從業人數少,很多短板亟待彌補。

  有關數據顯示,美國體育産業年産值約4850億美元,約佔GDP的3%。相比之下,中國目前體育産業年産值約為3136億元,僅佔GDP的0.6%,還有很大提升空間。而以最直觀的體育從業人口為例,國家體育總局多年統計的最高數字不到350萬人,按我國每年8億左右的勞動者計算,只佔勞動總人口的0.4%,而英國體育從業者佔其勞動總人口的2.5%,美國的比例也大大高於中國。“所以説現階段體育産業的規模很小,而實際願意投身體育行業的人仍然不多。”中國社會學會體育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易劍東表示,體育從業者是行業發展的原動力,沒有從業隊伍的壯大難言行業的繁榮。

  同時,由於從業人數不足,專業人才更加稀少,體育與市場對接的探索之路並不平坦。“現在體育産業不缺錢也不缺項目,主要是缺人才。”中體鼎新基金總經理卞光明告訴記者,目前國內許多體育集團困擾的,就是缺乏既了解體育項目本身,又懂資本運作的跨界型人才。不過隨著政策利好的持續釋放、高校人才的專業化培養、研究機構的智慧支援以及資本的不斷介入,相信體育産業的從業人數會逐漸增長,人才斷檔的現狀也將得到改善。

  除此之外,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滯後、體育場地數量嚴重不足、體育賽事服務體系不健全、體育賽事難以盈利、職業體育與社會聯繫不緊密、健身與培訓産業規模有限等問題,也都是現階段體育産業發展急需破題的重點。雖然我國體育産業的頂層設計提出了具體的發展目標和路徑,但在起步階段仍需要認清這些問題,補齊短板、打好基礎。

  尋找重點精準發力

  卞光明告訴記者,國務院出臺《意見》之前,體育産業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産業,無論項目還是資本想要進入這個領域困難重重。“但如今體育産業的發展進入了新的週期,隨著改革的深入,體育産業的壁壘逐漸消除,市場潛力將被充分釋放。”卞光明表示,按照國務院2025年前體育産業規模達到5萬億元的要求,未來10年我國體育産業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將超過20%,如此高速發展的産業無疑蘊藏著巨大商機。

  然而目前,我國體育産業結構並不平衡,體育製造業與體育服務業比例為7比3,而體育産業發達國家的體育服務業水準幾乎都在50%以上。與體育製造業的重資産、週期長,行業發展相對成熟的特點不同,體育服務業具有輕資産、組織靈活的特點,同時也存在著商業模式不清晰、管理服務模式落後的問題,但行業整體發展潛力足、創新空間大,因而挖掘體育服務業潛力或將成為未來調整結構、帶動增長的著力點。體育媒體、體育經紀、健身培訓等細分服務行業都有寬廣的創新創業空間。

  另外,除體育産業結構中傳統的製造和服務領域以外,體育科技水準的進步也在産業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近些年我國科技水準突飛猛進,一些科技已經在體育産品上得到應用,比如智慧硬體、康復器材、高端材料等,但總體來講,我國的體育科技研發能力還有待增強,科技轉化為産品的能力更是薄弱。”國家體育總局體科所競技中心研究員李東健表示,未來,體育與科技的融合發展將是産業升級的又一增長點,政府應該引導資本進入,加大支援力度,以科技進步提升産業整體發展的含金量。

體育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艾比森 16.78 8.05%
2 雷曼股份 8.14 4.90%
3 樂視網 4.95 3.99%
4 當代明誠 16.89 3.37%
5 新 華 都 10.51 2.74%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三夫戶外 19.57 -4.49%
2 金陵體育 37.87 -2.17%
3 蘭生股份 13.22 -1.56%
4 星輝娛樂 5.81 -1.52%
5 嘉麟傑 4.56 -1.51%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