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老人在日本碰瓷”何以有人相信

  • 發佈時間:2015-10-08 02:31:05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家之言

  儘管有很多人提出了質疑,為何還會有諸多網友選擇相信“中國老人在日本碰瓷”?廣大網友有必要逐漸學會獨立判斷,培養自己的自主意識。

  國慶節期間,一篇名為“日本京都袛園中國老人碰瓷事件”的報道在網際網路上引起很大影響。此事引發了眾多網友的斥責和吐槽,然而,故事又緊接著發生了大逆轉。當事方、中國老人的家人和涉事旅行社領隊堅決否認碰瓷,並給出了老人受傷的各種證據,也讓這篇報道引發諸多後續爭議。目前,報道記者和日本有關方面都進行了更正和道歉。

  其實,這條新聞在最初爆出時,就有不少人提出了質疑,例如,有網友質疑,去日本旅遊的人都不是窮人,怎麼會因為區區5000多元就幹出有損尊嚴和國格的事情;還有網友質疑這個通告的真實性,因為這個通告中日語的語法錯誤太多;更有網友提出,日本的法治化很發達,如果真被訛了,為什麼不報警?可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網友選擇相信謠言並推波助瀾。對此,我們不禁要問的是,“中國老人在日本碰瓷”的新聞為何有那麼多人相信?

  此事的傳播過程,有兩個發酵的具體環節。首先,在社交網路或自媒體上,即在微網志和微信朋友圈裏,率先出現了日文版的通報,無數網友開始表達憤怒,斥責有些人丟人丟到了國外;其次,有媒體記者作了“獨家報道”證實了此事的“真實性”。於是,輿論從自媒體轉戰到了各大門戶,由一起傳言秒變成了公共事件。

  回顧這一過程,筆者認為,之所以這件事有那麼多人相信至少有以下幾個具體原因。一是報道該事件的媒體記者並沒有採用最穩妥、最專業的精神去核實此事。二是一些網友總是更加願意相信這樣的負面新聞,更願意對除自己之外的其他群體進行道德綁架,尤其是喜歡污名化沒有掌握話語權的老年群體、大媽群體,然後證明自己已經站在了道德高點之上。三是根據傳播學相關理論,壞新聞總是比好新聞更具有生命力——在國慶節期間,還有什麼比“中國遊客丟臉丟到國外去”更符合部分人的期待呢?

  解決此類問題,確保媒體報道更加專業是必然要求。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應該是,廣大網友也需要逐漸學會獨立判斷,培養自己的自主意識,不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尤其是遇到此類有悖常識的新聞時,抑或是遇到“道德論者”時,就應該多問幾個為什麼。同時,更要學會平靜地接受,對於一個人口大國而言,出現此類新聞也應當是平常之事和“小概率事件”。

  □王傳濤(職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