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安倍經濟學陷困境 日專家:日本經濟取決於中國

  • 發佈時間:2015-10-06 09:0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參考消息網10月4日報道 日媒稱,安倍政府推行的招牌政策“安倍經濟學”已陷入困境。日本央行2日發佈的9月企業短期經濟觀測調查(短觀)結果顯示,大型製造企業的景氣判斷指數惡化。生産、出口和個人消費的回暖態勢也不盡如人意。對於前不久提出的安倍經濟學新“三支箭”,市場反應冷淡,安倍經濟政策可謂陷入死衚同。與安倍政府構建“蜜月”關係的經濟界也開始與其保持距離。

  據共同社10月2日報道,日本商工會議所主席三村明夫在1日的記者會上針對此次短觀指數表示:“雖然是惡化,但屬弱勢企穩。”三村認為,儘管整體上萎靡不振,但大型非製造企業呈現堅挺的態勢。不過,非製造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國赴日遊客旺盛消費的支撐。松屋銀座等百貨店擴充了針對中國國慶長假期間赴日外國顧客的攤位,加大銷售力度。

  另一方面,1日發佈的9月日本國內新車銷量連續第9個月同比減少,可見國內消費依然疲軟。大和綜研首席分析師熊谷亮丸對此敲響了警鐘,指出“(日本經濟)最終取決於中國經濟,下行風險正在上升”。

  報道稱,安倍首相在9月24日的記者會上提出了經濟政策新“三支箭”,分別是“強勁的經濟”、“育兒支援”及“社會保障”。而市場人士對此反應冷淡,認為這不是政策舉措,只是羅列了目標,“並沒有闡明迄今為止的量化寬鬆政策和經濟增長戰略,反而覺得倒退了”。

  安倍首相1日在牙買加表示,力爭到2020年左右實現國內生産總值擴大到600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2萬億元)的目標。他強調:“只要名義增長率達到3%就能實現。”然而,3%的高增長率是泡沫經濟末期以來從未達到的水準。由於當前經濟形勢堪憂,經濟同友會代表幹事小林喜光説:“這是空洞的數字。只能把它看作政治信號。”

  報道稱,安倍政府打算10月中旬左右成立與經濟界的官民對話機制,從而促進投資和漲薪。而對前景感到不安的企業仍然態度謹慎,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會長榊原定徵表示,“在放寬限制方面力度還不夠”。

  報道稱,隨著“中國衝擊波”的降臨,全球股市普跌,東京股市日經指數與今年6月升至高位時相比已下跌3000多點。1日受中國經濟數據向好等因素提振,股指走高,但市場對日本央行加碼貨幣寬鬆的期待升溫。

  報道稱,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對現階段追加放水持否定態度,表示“物價正呈現切實走高的態勢”。但是,今年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28個月來首次同比下滑。現狀離安倍政府視為首要課題的擺脫通縮目標漸行漸遠。

  黑田9月25日在官邸與安倍首相會談,雙方可能商討了追加放水的必要性。不過,日本央行正以每年80萬億日元的規模購入長期國債,進一步增加收購額並非易事。日本政府內部有人憂心忡忡地認為,如果追加放水導致日元進一步貶值,那麼物價上漲會使消費難以如期回暖。曾在日本央行工作過的人士指出,實際上“日本央行已陷入力不從心的地步,想動卻動不了”。

  報道稱,安倍首相打算借本月7日實施內閣改組之機發佈新的所有經濟政策。屆時是否會出臺重振經濟的有效舉措?各方拭目以待。安倍政府在經濟政策方面迎來緊要關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