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文玩市場 開城容易守城難

  • 發佈時間:2015-09-29 14:56:15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家住十里河附近的劉丹發現,這兩年家門口的幾家文玩珠寶商城不“堵”了。幾年前一到週末,這裡就會被四面八方來淘貨的車輛堵得水泄不通,當時熱門的珠寶商鋪人潮如織,老闆根本來不及招呼新客。

  前幾天,在周圍一家綜合文玩市場,劉丹也發現了同樣的場景,幾百平方米的一層營業大廳人跡罕見,大部分商戶都沒有開門,僅有的幾家商戶也沒有客人,店主百無聊賴地擺弄著手機。“簡直就像一座鬼城。”劉丹在想,這幾年發生了什麼?古玩城生意竟變得如此冷清。

  文玩珠寶市場提前進入了寒冬,在圈內人士的意料之中。幾年來古玩市場過度擴張,經濟形勢衰微導致人們“手緊”,微信電商成為新渠道,都導致了這個市場今不如昔。

  撤攤進城 價格嚇退百姓

  北京最早一撥兒玩家都是從潘家園、報國寺“練”出來的,當時一到週末,古董、珠寶、文玩雜項露天攤位比肩接踵,不少流連地攤的玩家都有過 “撿漏兒”經歷。

  資深媒體人孫怡2010年左右在報國寺內上班,她見證了當年地攤交易的輝煌時期,也看到了許多攤位為躲避城管而四處流竄。當時正是收藏鑒寶節目最火的時候,很多新玩家剛進“圈子”,大批的新古玩珠寶交易市場開始在北京拔地而起,讓不少古玩商人動了心。

  一位熟悉的攤主告訴孫怡,下個月就要搬到古玩城裏去了,這是為了今後經營能有個固定場所,不用再露天賣貨。不過,這也意味著,原來每天幾十元的攤位成本就要變成幾百元了,必須賣“尖貨”才能回本。

  “全國當年各地都在搞古玩城,‘撤攤進城’是個普遍現象。”孫怡告訴記者,由地攤市集改造為規範化古玩城的例子屢見不鮮,不過變身後,很多古玩城並沒有出現想像中的繁榮。古玩城的環境雖好,看起來也比地攤的信譽度更高,但其本身門檻較高,將一些想淘便宜貨的收藏者擋在了門外。有了攤位租金、水電費等支出,經營者也會均攤成本,間接推高了貨品價格,讓許多大眾消費者望而卻步。丟了中低端市場,而高檔精品市場消費卻沒跟上。許多古玩城奔著高檔會所去發展,但最終能成功經營的無幾。

  開城容易守城難

  “市場調整是一個必然規律,某一個行業到了飽和狀態就會適者生存。”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近幾年新開的古玩市場空置率很高,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同質化經營嚴重,沒有差異化競爭。比如,南紅瑪瑙火的時候,市場遍地南紅,但多數商戶既沒有特色精品,也缺乏有持續購買力的老客戶,經營很難持久。有賣家是近年看到圈子火了一頭扎進來,根本沒有市場經驗,進貨價格偏高,自然難以為繼。

  管理缺失也是古玩城生存危機的一個主要原因。一些投資古玩城的老闆急功近利,只想著收租金回本,卻沒有配備專業運營團隊,古玩城開業簡單,但後期的品質卻跟不上來。

  經濟下滑收緊錢袋

  記者注意到,以前文玩珠寶市場裏最受追捧的翡翠和玉器,是最先“倒下”的。商戶的物品基本成了擺設,幾個月也罕見銷售一單。

  “以往最見利的門類現在都不行了。”經營玉器的商人田先生告訴記者,近三年以來,國家反腐,提出“八項規定”,受此影響,以往用珠寶古玩 “雅賄”的群體也大為收斂。以前一些來買翡翠和玉器精品送禮的大客戶很長時間都消失了。小件飾品還有大眾消費市場支撐,而動輒幾十萬的玉雕精品擺件卻乏人問津。

  田先生説,以往珠寶文玩市場的冷熱,很大程度上要看拍賣會的風向標,哪類拍品價格上漲,相應也會傳遞到收藏市場。不過,受大環境影響,不少大拍賣行今年書畫、古玩拍賣也十分慘澹,流拍的藏品不在少數。受此影響,古玩市場也一直清冷。

  另一方面,大經濟形勢下滑,也讓很多人收緊了錢袋子。就算看上高檔貴重的珠寶首飾,如果價格超出自己的預期,一些消費者也會有所節制。今年年初股市走強,大量社會資金紛紛入場,也有一些資金從古玩珠寶市場撤離,這也加劇古玩珠寶市場的低迷。

  微信電商新渠道分流客戶

  有人統計過,在朋友圈開店的至少一半在做珠寶古玩生意。一些消費者不去逛古玩城了,購買渠道轉移到了網路和微信上。等車、坐地鐵時隨手看看,有心儀的物件可能就直接下單了。

  圈內人戲稱,現在文玩就開一個店足矣:在“5S”上。由於沒有店舖成本,微店憑藉價格優勢獲利頗豐,微商創造的財富神話也為人津津樂道。

  一家經營湖北綠松石的微店,公號上共有8000位粉絲。依靠微信的客戶群,去年一年這家店的純利已達到上千萬。店主自己都覺得如做夢一樣。

  兄弟兩個都經營文玩核桃,哥哥有家實體店,弟弟用兩個手機兩個賬號在微店上賣貨。一年下來,兄弟倆生意量都不錯,但弟弟賺的利潤卻比哥哥足足多了50%。

  就連進貨,很多圈內人都開始用網際網路了。業內人士王先生日前去河北一個山村收文玩核桃時發現,這裡進貨的人沒有以前多了。他問:今年市場不好了嗎?賣核桃的村民笑了笑指指村口寫著順豐快遞的一個牌子説:“今年俺們村有快遞公司駐點了,送貨用這個,直接網上下單了。”望著這條滿是泥濘只有幾尺寬的山路,王先生不禁感慨: “連進貨都用快遞了,不用親自去採購了,網際網路賣貨也是大勢所趨。”

  珠寶實體店不會就此消失

  都在微店上賣珠寶,古玩城的商鋪還有保留的必要嗎?堅守在古玩市場的人認為,微店固然會分流一部分顧客,但文玩實體店不會因此受到根本性的衝擊。

  沏上一壺普洱,點上幾塊沉香,約上三五個朋友,在店裏聊聊琥珀文化……這是宋克剛日常的生活狀態。這位從媒體人轉型的琥珀商人,在亮馬古玩城內經營一家叫悅心齋的小店。雖然現在整個市場比較冷清,但宋克剛卻堅持不做網上交易,僅僅在朋友圈發一些圖片。喜歡的,來店裏看好了當面交易。

  “琥珀的照片拍好不易,多數實物比照片好,需要現場仔細看。”宋克剛告訴記者,照片比實物好看的圈內叫“神仙照”,靠這個賣貨不實在,只能是一錘子買賣。説到底,這個圈子內最後拼的還是人品,靠的是口碑。很多客人最後都成了他的朋友,可以一起喝茶,討論一塊材質適合雕刻什麼造型。亦商亦友,這種理想的文玩買賣關係靠實體店才得以保留下來。

  “所有的行業都受網際網路衝擊,藝術品市場雖然受到一定衝擊,但實體店不會被網店取代。”潘家園舊貨市場有限公司總經理師俊超告訴記者,微店賣文玩珠寶只適用於個別品類,比如菩提子、核桃等。文玩珠寶非標準化産品,個體差異很大,對於價值高的物件人們更不會僅通過網上看圖就貿然下單。而微店的誠信和網購的維權,也依然是無法解決的難題。

  本報記者 傅洋 J004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