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助推能源模式演進與産業實踐

  • 發佈時間:2015-09-29 09:44:12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4年,整個分佈式能源産業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從能源革命到“網際網路+”,還包括發展智慧電網、微電網示範的指導意見。從這些政策導向以及其他核心內容來看,未來國家發展根本的導向,將是以區域為基本代表的,從用戶側切入,以“兩化”帶動“四率”並行提升,從而破解前期發展中存在和出現的問題。

  “兩化”是指市場化和網路化。“市場化”就是要逐步形成開放、多邊、平等、自主的能源交易市場;“網路化”就是要構建源、網、荷、儲的智慧互動,實現多種能源融合、多種利用方式協同。“兩化”帶動的“四率”包括:提高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比率,提高能源的綜合利用效率,提高能源實施的利用率,提高能源市場資源配置效率。

  把握重大契機

  回顧發展,此前開展的分佈式能源建設,大多以單站為一個形態而構建能源設施系統,這種設施系統不免會受制于建築的自身特點。如果選擇失誤,投資就很難産生應有的效益。所以,經過長時間探索,業界決定尋找一些有著“天生麗質”的業態,包括醫院、數據中心、交通樞紐、城市綜合體等。但是,這樣的業態對整個城市群而言,其比例較低,數量較少,形不成規模效應。

  一個新興産業的發展,受到三個重要因素影響:技術、模式和體制。我們現在所處的階段,“網際網路+”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一些影響分佈式能源發展的瓶頸問題,如電力體制的制約正在逐步破解。在這種形勢下,整體分佈式能源建設,面臨從單站模式向網路模式升級的重大契機。我們應該把握這個契機,把握網際網路本質,實現三大轉變。

  第一,思維方式的轉變。目前階段,我們應該由點到面,把點的效應發揮到極致,但是要通過點帶動區域級能源分佈式的發展,則要利用網際網路思維,打破單體的界限,立足區域層面,進行符合能源設施統籌考慮和整體的優化配置,由此破解系統性、全局性發展過程中的難題。

  第二,發展模式的轉變。在思維方式轉變的基礎上,要充分理解當今發展迅猛的網際網路的本質效應,挖掘虛擬價值,釋放效率空間,同時要挖掘能源體系的隱性價值空間。我們現在的單體建築能源設施利用率大多介於18%—45%,這些數據的冗余價值和虛擬價值沒有得到充分認識和挖掘。通過挖掘隱性價值,分佈式能源可以成功實現從單站模式轉變為網路模式,為建築集群提供有效的系統方案。

  第三,設計理念的轉變。我國很多設計標準和設計規劃,都是基於單站考慮,很多建築為了滿足5%的利用率,在基礎設施投資上可能超過了30%。但是在網路模式之下,設計理念則可以實現由單站挖掘到虛空的重構,這種設計理念將以多主體的負荷設施打散重構,破解了單體建築對分佈式能源的硬約束,又解決了調峰設施投資大、利用率低的問題。

  從産業實踐來看,以三大轉型為導向發展泛能微網,能夠釋放多維價值,從而實現“兩化”帶“四率”。隨著網路模式的全局擴展和進化升級,可以有效助推能源革命和“網際網路+能源”的真正落地。已有的數據的表明,實現“網際網路+能源”轉型,設施利用率最低可提升50%以上,這個指標所帶來的直接效益就是功能設施的規模降低30%,將給政府帶來能源體系根本性的升級,不僅可以提高清潔可再生能源的比例,還能夠實現能源利用效率、設施利用率、市場資源配置的並行提升。

  與此同時,三大轉型還能釋放用戶冗余設施價值,降低投資與能源費用,實現能源更安全、可靠、經濟、低碳、綠色、便捷。以往,很多用戶建能源設施的出發點就是為了解決人的基本或者便捷的需求,如果有網路模式服務終端用戶,自然而然就可以把設施利用率非常低的投資轉換成另一種模式,從而得到更好更多的功能的滿足,破除投資商單站模式下的設施利用率低的局面。而且,這樣的建設路徑帶來的趨勢是,越往後期投入越少,收益越大,發揮的效率不言而喻。

  構建長效機制

  無論哪個國家和地區,産業的健康、長遠發展,都不能過度依賴政府的補貼,而是應該從更深層次的因素入手,構建長效機制,著重釋放頂層設計的效應。資源配置,示範項目及統防統治利用,為産業發展注入自身發展的動力,這也就是我們常説的原動力。就我國目前的發展現狀而言,要充分釋放區域能源頂層設計的效用,在新型城鎮化發展過程中,以網路發展模式為核心導向,開展真正意義上的區域總體能源規劃,並同城市規劃深度融合,引導區域源、網、荷、儲互動發展,在當今應該是一種非常正確的選擇。

  同時,要充分釋放資源配置的效用。政府,尤其是有集中供熱的城市和地區,一方面面臨能源減量化、清潔化的政策要求,同時又面臨著社會需求不斷增長的壓力,要破解兩難困境,對現有供熱資源進行優化配置無疑是關鍵。這就應對供熱資源進行結構性調整,把低成本集中供熱的資源用於優先保證民生事業。而商用建築供熱則可以通過市場化方式解決,這樣既體現政府責任,又能夠為市場主體釋放發展空間。不過,在目前我們更多城市和地區,天然氣只用於冬天供熱,如果在夏天也將其功能很好地協同發揮起來,效果就會得到多維釋放,效率會更可觀。那麼,助推“網際網路+能源”使其快速落地,應該是一步好棋。

  另外,充分發揮示範項目的帶動效用同樣重要。應將“兩化帶四率”發展導向充分融入“網際網路+”各類示範項目,符合“兩化帶四率”的項目,應該優先納入國家示範項目,從而有效發揮示範帶動作用,促進全面發展。在示範項目覆蓋區域建立能源體制特區,要實施率先放開直接售電措施,以利於助推示範項目落地。

  最後還要強調,要注重充分釋放統防統治的效用,統籌考量各類節能減排的殊途同歸的效用,樹立統防統治觀,強化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的意識,最終目的是提高效率。

  (本文根據“第十一屆中國分佈式能源國際論壇”上的演講整理,作者為新奧智慧能源集團總裁劉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