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科普不妨學學NASA

  • 發佈時間:2015-09-29 03:29:57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觀察家

  不知昨夜有多少人在被窩中舉著手機刷屏,懷揣著各種新奇想像,等待地球那一端的最新消息。消息來了:在火星表面發現了有液態水活動的“強有力”證據。雖然沒有帶給大家“驚喜”,但在我看來這是一次成功的科普。

  火星可能存在液態水,這並非新知。早在2008年,“鳳凰”號就在火星北極找到了相關證據。NASA最新公佈的發現,從另一個側面強化了這種可能性。但這距離直接發現液態水、發現生命還很遙遠。網民的“被忽悠”之感或許由此而生。而這種被忽悠的感覺並不遙遠。兩個月前NASA宣佈在宜居帶發現“地球堂兄”時,公眾對NASA的“賣關子”之舉已略有微詞。

  但我仍認為,這是一次成功的科普。即使有忽悠的成分在其中,也是一次“療效良好”的忽悠。

  在此次新聞發佈會之前3天,NASA便在其官方網站放出了預告,並廣邀媒體和感興趣的公眾參與。這是NASA發佈重大科學發現的常規做法,也是公眾紛紛吐槽之處。雖然有“賣關子”的嫌疑,但在3天的時間裏,這一資訊被廣為傳播。在網民想像力和專業媒體傳播力的聚焦放大下,最初那條簡短的新聞發佈會預告,演變為一場自發的火星知識科學傳播。火星存在生命嗎、移居火星是否現實、火星還有哪些未解之謎……短短3天,關於火星的種種知識在網路、報端集結,公眾對於火星的關注被極度提升。雖然這些猜測最終被驗證與此次發佈會無關,但更多人因此凝望頭頂那顆紅色行星,那顆遙遠的行星也在人們腦海中變得更加具體。而這,都源自NASA提前3天預告新聞發佈會、廣邀公眾參與這一小小舉動。

  NASA向來重視向公眾介紹他們的工作。他們為每一個探測項目建立科普網站、成立科普團隊、邀請公眾參與科普活動。有人將其解讀為太空探索需要重金,NASA需要爭取經費。這種説法並非沒有依據,而重視讓公眾了解他們的科研工作,是因為NASA明白納稅人是科研項目的“金主”。他們明白,科研項目應該向誰負責,以及科學探索的終極目標。

  我們常常困惑于如何讓中國科普叫座又叫好、如何讓更多人關注中國科技發展,也許NASA的舉動能給我們提供參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