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吳夢軍:從會計師到“吳媽媽”

  • 發佈時間:2015-09-28 12:30:37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細雨朦朧中,記者來到了地處濟南東部章丘市的山東凱文科技職業學院,從學校北門進來,沿路是鱗次櫛比、整齊大氣的樓房,600多畝土地上,學生宿舍、體育場、教學樓、實驗樓,星羅棋佈地排列著。

  12年前,由於當時山東大學的改革需要,其旗下“山東山大科技專修學院”面臨著自尋出路的命運:山東大學不想再對其出資,原在濟南市區的學校地皮也即將被收回。輾轉多方,時任山東大學副校長韓金遠終於打聽到三慶置業集團一直有意投資教育事業,於是便找人牽線約談,沒想到,兩方一拍即合,三慶置業集團願意接手“科技專修學院”。

  三慶集團對於教育一直情有獨鍾,其董事長吳立春曾説:“房地産是本土化的企業,企業做大做強以後,要實實在在地回報百姓。”多年來,三慶集團也先後出資建立希望小學、高級中學附屬中學等。

  在經過多次討論後,兩方終於商定了合作方案:新成立的山東凱文學院不再使用山東大學名號,由三慶集團全額出資近5億元,並負責解決原校所有教職工的工作;山東大學則提供辦學基礎和經驗,副校長韓金遠也出任新成立學院的院長,以引導新校發展。

  在多方努力下,凱文學院由一個學生不足500人、建築面積不足5萬平方米,僅有價值幾十萬元儀器設備的非學歷教育機構,發展為一所擁有在校學生1萬餘人、建築面積達21.8萬平方米和價值6000萬元教學儀器設備的高等職業院校。而這一切的建設者和見證人,帶領學校教職工艱苦創業的,是一位由會計師轉型教育者的湘妹子,吳夢軍。

  初見吳夢軍,她正忙於學校教師節慶祝活動,匆匆而來,卻親切溫和,她爽朗地招呼記者到自己的辦公室,雖然還有著比較濃重的湖南口音,但看得出來,吳夢軍已經深深沾染了山東人的性格:豪爽、實幹、利落。在她辦公室的茶案邊坐下,她一邊熟練地做茶藝,一邊打開了話匣子。

  初試教育,湘妹子不服輸

  2003年,作為集團財務部經理,吳夢軍經常會到學校建設工地視察工程建設情況,“那時候只懂得自己的財務本行,看看工期,查查錢款,想想後面該撥多少錢,沒有其他想法。”而在新校建成以後,吳夢軍加入了學校的理事會,這位下雨天穿著高跟鞋去工地視察的女會計師,逐漸轉變成愛和同學們待在一起的“媽媽”。

  建校初期,吳夢軍還沒有轉換好角色,對於如何做好教育工作也是一頭霧水。“在校理事會的最初兩年,開會的時候我都一句話不説。”為了鍛鍊這個年輕的會計師,老校長通過各種方法增加吳夢軍在學校事務上的參與感。首先,就是讓她負責最難的招生工作。“那時候學校剛成立,沒有什麼名氣,招生基本靠學生和家長口口相傳,對我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然而,要強的吳夢軍沒有退縮,她組織學校招生負責人到全省各地建立工作站,在工作站建立後,她又親自到全省各工作站看望、鼓勵駐站同志,一天會連續跑兩三個縣市,確保招生工作的每個步驟都能落實到位。“那段時間最大的感受,就是坐車坐得感覺腰上長了一圈肉。”吳夢軍爽朗地笑道。

  新生報到的時候,她也親力親為。“我們一開始人手不夠,也沒有經驗,學生們來了大家都手忙腳亂,人家銀行的工作人員還在這兒守著辦銀行卡,我們不能過多地耽誤人家的時間,所以我自己也跑去幫忙,整理表格,蓋章,引導。”

  開學以後,老校長又安排校理事會裏最年輕的吳夢軍給學生們上思想政治裏的“戀愛觀”模組課。從來沒有想過當老師、也從來沒有教過課的吳夢軍緊張了。她連續準備了一個周,查閱各種資料,精心備課,直到走上講臺的前一刻還在擔心自己準備不夠充分。然而,年輕的學子們很買這位年輕老師的賬,沒有一個趴著睡覺或者交頭接耳的,都在認真聽。“其實他們聽得越認真,我越緊張,從來沒有幹什麼像第一次給學生上課的時候緊張。”吳夢軍回憶起來,還深有感觸。

  不斷探索,帶領學校前進

  2005年,凱文學院逐漸走上正軌,老校長韓金遠也即將退休。“我認為吳夢軍經過兩年的鍛鍊已經成熟起來,可以肩挑大任,我也相信年輕人更能把握好學校發展的機遇。”老校長在校理事會上推薦道。事實證明,吳夢軍也沒有讓老校長失望,剛一上任,她就組織學校就業負責人進行了調研,得知市場急需高級技工人才,她就下大力氣又在學校開辦了高級技工培訓班,但她的這一舉措開始並不被校理事會看好。“夢軍,這都是往‘上’走發展本科教育,哪有向‘下’走發展技工教育的啊?”一些領導也疑惑。但吳夢軍認為,首先市場有需求就説明有很多學生也需要接受職業教育,而當時學院閒置了一些教學樓、儀器設備資源,如果發展技工教育,就可以充分地把閒置的資源利用起來,一舉兩得。吳夢軍力排眾議,迅速調集師資和教育資金,下大手筆培養高級技工,一度學院的高級技工學生佔到招生總人數的1/3。

  在吳夢軍看來,要辦好一所民辦院校,關鍵在於特色,要把自己的特色牌打出去。“因為集團是做房地産的,而當時接手的山大科技專修學院也是以‘工科’為主。因此,凱文學院決定繼續發揚工科特色,專注培養實業、實幹型人才。作為目前山東省僅有的兩所“工科”為主的職業院校之一,凱文學院的發展也順應了國家大力發展製造業的大潮:“我們投入大,實驗樓裏都是‘真刀真槍’的傢夥,6000多萬元的儀器設備隨時供學生們操練,這樣學生才能練好本領。”

  作為院長,吳夢軍關心也十分重視畢業生的就業工作。除了派教職工積極地奔赴全國各地聯繫用人單位,她還對用人單位提出了要求:“你們要給我們的學生希望,給他們上升的空間,我才放心一批一批地把學生送過來。”同時,她也會親自去全方位地考察企業,不僅考察企業的工作環境,還會考察工作之外的,如住宿條件,是否有工會等。“一開始,他們要住的宿舍我是一定會親自去看一看的,現在工作忙了,也會安排學校的工作人員去宿舍看看。生活上沒有後顧之憂,孩子們才能安心工作,我也能放心。”

  同時,吳夢軍也會嚴格要求自己的學生:“只有你們踏實做好工作,企業才能信任我們學校,我才能把你們的師弟師妹也送過來實習工作。”吳夢軍認為,只有用人單位和學校之間相互有要求,共同提升,才能為學生們提供一個好的就業環境。她的努力也得到了回報,2008年凱文學院的第一屆畢業生到濰坊昌樂一家規模較大的民營企業實習。“他們給我們的孩子管吃管住,還每月給發300元,我感到很自豪,因為其他職業學校的學生去企業實習,還要給人家交錢。”吳夢軍欣慰地説,“現在來看,我們孩子出去的實習工資沒有低於2500元的,這與我們是工科院校不無關係。我們對學生的定位要求就是:能幹活,不管是技術工人,技術員,還是上升到技術工程師,都是能下車間的,所以我們的學生好用。”

  關愛學生終得桃李滿園

  吳夢軍熱愛教育,更關愛學生,她親切地稱呼自己的學生“孩子”,很多學生也願意稱她為“吳媽媽”。吳夢軍常説的就是:“孩子的事情沒有小事!” "一定要把孩子們的學習、生活安排好!"為了讓貧困學生安心上學,她想盡辦法籌集資金,設立各類獎助學金,對於家庭特別困難而又品學兼優的學生,她還自掏腰包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

  經常有剛畢業踏上工作崗位不適應的學生,發資訊給吳夢軍吐露自己的苦悶:"單位裏沒有人指導我,沒有人幫我,感覺心理落差很大,還是學校好。"這時,吳夢軍就會開導他們:"學校裏的老師有幫助學生的責任和義務,但是在工作崗位上,大家都是平等的,你們把自己的工作幹好,要多幹,多練本事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一個2008級畢業的學生,還經常會給吳夢軍發資訊交流自己的工作生活情況。"他會跟我説一些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難處,我會耐心地疏導他。他也經常和我説,'老師,和您説説以後,我心裏就舒坦多了。'"當然,學生們也會和吳夢軍分享喜悅。前年,畢業生剛走不到兩個月,一個孩子就興奮地給吳夢軍發短信,"老師,我特別開心,沒有想到,我第一個月就拿到了4680元的工資。""作為老師,我真的是替孩子高興,我也為學校自豪。"吳夢軍微笑著説。

  吳夢軍關愛的事情還有很多,2009年元旦前夕,吳夢軍要去濰坊看望在當地實習的學生。出發前正值濰坊大雪,工作人員建議推遲兩天再去,但吳夢軍堅持要按計劃出發。"一定要在元旦前看望孩子們,他們還等著我們一起過節呢!"雖然路況不好,但一行人終於趕在元旦前看望了同學們,而當同學們知道"吳媽媽"是冒著風雪前來看望自己的時候,都感受到了媽媽一般的關愛。

  "今天正好是教師節,剛才進樓的時候,很多孩子拉著我,要拍照,送花,我心裏特別開心。其實一句'節日快樂',就會讓你覺得什麼都是值得的。這是做企業感受不到的快樂和成就感。"吳夢軍的手機號、微信號對學生們也都是公開的,曾有學校老師勸她不要公開,會給自己添很多"麻煩",但吳夢軍不以為然,"如果學生真的找到我,那説明你們的工作沒有做到位,那他們有解決不了的困難,起碼可以隨時找到我。"

  "沒有愛心的人辦不了教育,因為教育是個'吃錢'的行業,它的特點就是高投入,但不要問經濟效益。"吳夢軍坦言。在三慶集團的支援和吳夢軍的努力下,多年來,凱文學院與三慶置業、浪潮集團、海爾集團等百餘家企業合作培養人才,學院畢業生就業率三年來一直保持在95%以上,榮獲全省民辦高校"就業工作先進單位"稱號,而吳夢軍本人也獲得了"第六屆山東省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榮譽稱號。

  走出凱文科技職業學院,雨停了,天逐漸放晴,吳夢軍在樓門口跟記者揮手告別,看著她親切的身影和教學樓周圍的學生以及放眼望去整齊的建築和乾淨的校園,記者也體會到了教育行業的付出和不易,也由衷地敬佩吳夢軍等帶給學生們希望的教育工作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