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核協議給伊朗幫倒忙?

  • 發佈時間:2015-09-28 06:29:41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特稿 伊朗核協議簽署兩個多月來,不少外國企業瞄準對伊國際制裁即將於2016年逐漸解除的商機,打算進軍伊朗市場。一大波進口貨正在靠近,卻給伊朗市場帶來煩惱:一些原本打算購買本國商品的消費者決定“等一等”,導致伊朗近期國內部分商品消費和生産增長趨向停滯。

  對消費者而言,制裁解除意味著購物時將有更多商品可供選擇,商品價格也可能因商家競爭而降低。基於這種期待,伊朗不少原本打算購買汽車、家用電器等商品的消費者不急於出手。根據伊朗工業部長內馬特扎德8月的説法,自伊核協議7月簽署以來,“家用電器銷量下降5%至6%”。

  英國倫敦一家經濟諮詢機構的經濟學家埃馬迪分析,伊朗消費者對外國商品的期待,主要在於“商品定價更具競爭性、品質和售後服務更好”。

  這樣的期待,對本國企業形成壓力。以汽車製造業為例:在菲亞特、克萊斯勒、大眾、梅賽德斯賓士、標致等國際大牌汽車製造商紛紛對搶灘伊朗市場表現出興趣時,伊朗本國汽車製造商在車型、品質、價格等多方面受到消費者質疑。

  制裁解除前,外國汽車由於進口困難且關稅較高,在伊朗的售價遠高於其他國家,令伊朗普通消費者難以承受。因此,一些近期打算買車的消費者暫時採取觀望態度,期待制裁解除後更多外國汽車進入伊朗市場。

  一些伊朗政府官員和分析師指出,伊朗商品市場目前面臨消費增長放緩、部分商品積壓的問題。德黑蘭商會工業委員會負責人普爾加齊預計,伊朗商品市場消費增長率可能降到零。據統計,核協議簽署後大約一個月內伊朗工業生産者價格指數僅增長1%,遠低於去年同期11.2%的增長率。

  不過,長期而言,市場競爭將促使伊朗企業在産品品質、價格等方面做出改進,有助伊朗經濟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