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觀點:讓“眾享”超越“眾籌”

  • 發佈時間:2015-09-26 09:2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劉妍男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讓“眾享”超越“眾籌”

  近兩年來,“眾籌”概念異軍突起,好像只要有了一個被認為商業點子,就可以籌錢去落實了。真的如此嗎?筆者認為,在特定的條件下,眾籌可以實現一些構想並且形成商業模式;但更多的情況是,在風險來臨時,沒有穩固基礎條件的眾籌平臺就會岌岌可危。根本原因是,“眾籌”是一種有著索取邏輯傾向的商業訴求,這種商業範式潛藏著以利己為主導的思維方式,需要加以改造和完善。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並不缺少奉己利人的基因,為什麼不能發展成為符合現代潮流的商業思想,形成利他的商業模式呢?因此,筆者提出“眾享”理念。“眾享”和“眾籌”的本質區別在於,出發點不同,基礎條件不同,需求不同,中間管理模式不同,分配結果也不同。“眾享”不是絞盡腦汁拿點子換投資,而是把我們已經擁有的資源奉獻給更多志同道合者、一起創造更大的價值。提倡眾享利益,則可以激勵眾人共創財富;提倡眾享權利,則可以實現人盡其能,責權利統一,最大限度的發揮效用。眾享不但包含自我付出,也包含他人的貢獻。這正是化解目前“信任為最大難題”的創業困境,向全社會釋放團隊精神的最佳途徑。

  可以説,眾享理念緣于中國傳統文明,植根于當前物質豐富卻精神“矮小”的階段性需求。當今時代,社會需求已經不僅僅局限于財富積累,而是進化到運用智慧創新和推動人類進步的歷史新時期。

  “眾享”和“眾籌”如同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我們並不否認眾籌模式,在創業初級階段,眾籌會達成一些效果;但同時,它也很難成就更高體系的經濟活動。而“眾享”則具有不同的特質。著名策劃家韓頤和認為,眾籌趨向於人人為我,眾享更多了我為人人。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王博永認為,眾籌更多像是草根的創業途徑,大資本看不上我,那我們發動群眾生産“自救”,其意義不可否認。眾享則更多像是“達則兼濟天下”的濃縮表達,我已經成功了,但更願意和大家分享。眾享概念不僅僅是商業範式概念,而是小至個體心態,大至整個社會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的改變。

  縱觀古今中外,那些引領人類社會不斷向更高級層次進化的人,追求生命價值和意義的人,他們只有在能夠給予他人並且對社會有所付出的時候,才真正享受到身心靈的愉悅,因為他們深知生命的意義不僅在於超越自我,更要超越國界、種族、宗教,甚至超越時空,無私無我,才能進入先賢大德們所崇尚的那種天人合一的境界。

  筆者確信,“眾享”概念必將更好地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進程;如果人人都具有眾享的胸懷,市場經濟就必將升級到一個全新的狀態。(作者為中商國能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