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刀郎農民畫擦亮新疆文化名片

  • 發佈時間:2015-09-25 07:31:04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馮建偉

  走進阿瓦提縣文化館,伴隨著樂手們粗獷略帶沙啞的歌聲,一場極具特色的刀郎木卡姆歌舞開始了。

  只見,打起手鼓唱起木卡姆的刀郎藝人雙目微閉、旁若無人;你聽,刀郎藝人吼起木卡姆撕心裂肺,直擊你的心臟,這是他們用生命在彈唱。

  踏著木卡姆的節拍旋律,舞起來的藝人們伸開雙臂、輕聳肩、高抬腳,那優美的旋律和舞蹈相得益彰,美輪美奐。

  “刀郎”又稱“多浪”,維吾爾語的音譯,相傳其語義為“聚集”、“群居”或“分散而居”。“刀郎”是生活在葉爾羌河、塔裏木河兩岸乃至羅布泊地區的一部分維吾爾族人的自稱。

  刀郎人世代過著狩獵遊牧的生活,在長期的簇居生活中,逐步形成了獨特的刀郎文化。刀郎舞是形式完整、動作矯健的一種民族舞蹈。刀郎舞的伴奏音樂叫“刀郎木卡姆”,它主要是口耳相傳,演唱風格寬廣豪邁。

  在阿瓦提縣文化館二樓的畫室裏,四五位衣著樸素的刀郎人正在畫布上勾勒和塗抹。他們的作品大都不遵循光線、構圖、人物比例等常規繪畫技法,有些甚至把人、景物、畜禽等畫得變形、誇張乃至抽象,他們追求質樸、自然的獨特風格。刀郎農民畫家創作思想自由奔放,作品極富感染力。

  這些維吾爾族刀郎木卡姆、刀郎農民畫民間藝人,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刀郎木卡姆和刀郎農民畫以生産勞動和愛情為主要內容,以讚美勤勞勇敢為主題。刀郎舞主要表現刀郎人狩獵過程的粗獷豪放及動作的剛勁有力。舞蹈的氣氛熱烈而歡快,深為新疆人民所喜愛。從刀郎農民畫的構圖、色彩、造型、圖案、紋樣可以清楚地看出他們對新生活的熱愛與追求。

  阿瓦提縣地處天山南麓,塔裏木盆地北沿,擁有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是刀郎文化的發祥地和中心地帶。阿瓦提縣刀郎木卡姆藝術、慕薩萊思釀造工藝、刀郎熱瓦普藝術、刀郎麥西來甫等4項已被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其中“刀郎麥西來甫”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目前,阿瓦提縣刀郎木卡姆民間藝人有200多位。農民畫創作隊伍已從起初的8人發展到100多人,年均創作量達1000多幅,其中的600多幅作品先後在國內外展出。

  2012年8月阿瓦提農民創作的《農民畫説新疆巨變》8冊圖書用維、漢、哈3種文字正式出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