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6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沙漠邊緣刀郎人的綠色夢

  • 發佈時間:2015-05-13 01:32:2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文·于 濤 符曉波

  ■週三有約

  初夏季節,青翠的葡萄藤慢慢攀上新疆麥蓋提縣維吾爾族老鄉家的院墻。但是這些居住在大漠邊緣的人們卻無暇顧及這抹難得的新綠,他們扛起坎土曼(少數民族農具),帶著兒孫,向大漠走去。這裡的人們在向塔克拉瑪幹沙漠宣戰,他們要在這裡創造更多、更好的綠洲。

  千百年來,生活在葉爾羌河流域的刀郎人,在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守望著自己的家園和民族歌舞文化瑰寶——刀郎木卡姆。夕陽西下,艾捷克、熱瓦普(少數民族樂器)的合奏在農家院內響起,古樸而蒼涼歌聲隨即飄散開來。那古樸,就似刀郎人手中緊握千年的坎土曼,而蒼涼,正如晚風中大漠的嗚咽。

  刀郎人所在的麥蓋提縣,有92%的土地都被沙漠侵佔。從縣城驅車20分鐘便到了大漠邊緣。站在沙丘上,浩瀚的沙漠一直蔓延到天邊。“是的,這就是我們要種植百萬畝生態林的地方。”麥蓋提縣林業局局長陶萬林説。這位滿面塵土、衣褲洗得泛白的“黑大漢”,與其説是林業部門負責人,不如説更像下地歸來的農夫。

  當前,生態林已經有了10萬畝的規模。記者走進這片綠色長廊,一排排紅柳、沙棗、胡楊一直延伸到天邊,鬱鬱蔥蔥的新樹與地面的黃沙産生了鮮明的反差。

  麥蓋提縣庫木庫薩爾鄉農民艾斯海提·艾山正帶著孫子給枯樹補種新苗。“種了死,死了再種,我們種的不僅是樹,也是我們的未來生計,等我老了,幹不動了,就讓他們接著幹。”艾斯海提·艾山指著孫子説。

  為了把樹種好,麥蓋提縣百萬畝生態林建設實行了大包乾,全縣各單位、各鄉鎮都分到了責任林。生態林中,每隔一段距離就有個標牌寫著單位的名稱。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幹部李青正在責任林中打藥。“看著親手種的小樹苗每天在長高,我發自內心高興,我們在向沙漠要綠洲,你見過比我們更偉大的植樹者嗎?”李青笑著説。

  為了避開鹽鹼層,麥蓋提縣從2013年開始,普遍把井深打到150米以上。陶萬林説,當時聘請了10支外地打井隊,看完環境就跑了8支,剩下兩支打井隊打了10口井,卻塌了8口。因為沙漠沒有路,打井車白天進來,晚上就被沙子陷住了,需要推土機拖出去。經過多次摸索,打井取水任務才艱難完成,目前107口機井基本滿足了植樹滴灌需求。“2012年我們試種的樹幾乎都死了,那可是全縣父老鄉親齊上陣種的呀,”陶萬林的目光飄向遠方,“水的鹽鹼度太高了……”

  沙漠造林技術要求高、基礎設施投入大。據縣林業局統計,每畝造林成本高達4000元。在生態林規劃階段,當地不但考慮到防沙功效,也考慮了林業的經濟效益。陶萬林介紹,當地引進大蕓、甘草、金銀花等耐旱經濟作物,未來將用這些經濟作物的收益,補充高昂的栽培成本。此外,當地還吸引企業投資1.8億元。“他們要效益,我們要生態,希望生態林建成後,不僅是一個防沙林,更是一個綠色聚寶盆,”陶萬林説,“百萬畝生態林,估計要兩三代人才能完成。”

  黃昏,微風拂來,一隻色彩斑斕的雉雞突然從樹叢中探出頭,又倏地一下躲去了身形。不遠處,勞作一天的護林員們聚在一起説笑著。伴著悠揚的樂聲,那古樸而蒼涼的吟唱又一次飄蕩在塔克拉瑪乾大漠之畔。(新華社)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