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外科醫生如何成為創新“知本家”?

  • 發佈時間:2015-09-24 02:32:2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給力産學研

  □ 本報記者 項 錚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下,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在醫療領域,醫生們創新的熱情也持續高漲。“天貝杯”醫生創新大賽今年8月啟動,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已經徵集到200多個“創新金點子”,涵蓋醫療器械、網際網路醫療、診斷試劑、醫療教育等方面。

  據記者了解,該創新大賽由天普藥業和貝殼社主辦,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擔任戰略合作夥伴,《中華外科雜誌》領銜發佈。其中,“貝殼社”擅長找投資機構,醫療器械協會擅長從創新的點子裏面挑選可以産業化的進行量化生産,天普藥業擅長市場行銷,合作方都做自己最熟悉的部分,期待實現多贏。

  鼓勵醫生多出“金點子”

  外科醫生是醫療産品的使用者。比如腹腔鏡不一定是外科醫生發明的,但是腹腔鏡應用到臨床後,外科醫生會不斷對它進行改進,這些“點子”就是外科醫生的創新,這些不斷的小創新推動著臨床手術發展。

  事實上,醫療産品想法大多來自臨床醫生。德國是創新大國,德國著名的醫藥公司有很多非常好的器械,其中很多專利是外科醫生的。這些外科醫生找到器械公司,公司幫他實現想法,專利屬於外科醫生,醫生領取銷售分紅。同樣,美國的醫藥公司很多研發人員是外科醫生出身。

  而我國在此方面明顯不足,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普外科主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秘書長張忠濤教授表示,目前我國絕大多數外科醫生沒有醫療創新的意識。一是我們的醫生缺乏創新理念和創新意識。臨床醫生做了一些改進,但他們沒有意識到這是創新。比如外科醫生對一個血管鉗有改進,或者對一個拉鉤有改進,外科醫生這樣改進了,但沒有想到要把它産業化、申請專利,進而推廣。第二個問題是我國智慧財産權保護不足。比如有的醫生發明瞭一個引流管,申請了專利,找到公司幫忙生産,將它産業化,這個過程中醫生基本沒有收益,申請的專利也屬於醫院。這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的外科創新,制約了産業化的進程。

  張忠濤説:“醫生創新的困難之一是創新産業化,因為醫生臨床工作繁重,沒有時間和精力為創新項目尋找資本支援,也缺乏市場推廣的專業知識和團隊。‘天貝杯’醫生創新大賽對醫生面臨的困難有精確洞察,通過整合國內外資本投資機構、專業市場行銷體系的力量,解決醫生的後顧之憂,實現創新産業化,讓醫生能夠分享創新成果。”

  據記者了解,該項目自啟動至今,時間不到一個月,已經收到200多個項目創新點子,其中有50多個來自外科醫生。

  注重智慧財産權保護

  北京協和醫院基本外科主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副秘書長張太平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美國的創新也是從早期的模倣開始,但他們非常注重智慧財産權保護。

  張太平曾在美國的實驗室工作,當時主要做基因治療研究,希望把基因治療載體變成基因藥物。如果做好載體,加上合適內容進去,就可以申請專利,還可以開公司,把專利轉化成實際的收益。

  “我國前些年不太注重專利轉化,也就是説,我們的很多研究成果到轉化為産品存在脫節現象。”張太平表示,美國更注重把基礎研究成果轉化為臨床應用的産品,比如做胰腺癌研究,找到一些靶點進行腫瘤早期的診斷,前景非常好。通常來講,找到比較好的標誌物以後,下一步需要研究怎麼能轉化為能夠在臨床應用、在臨床上推廣的産品,不但産生經濟效益,也能産生社會效益。

  張太平説:“隨著經濟發展,我國醫生的創新理念逐漸和國際接軌,創新技術也層出不窮。其中值得注意的一個情況是,國內不少專利技術向産品轉化的過程中,往往存在脫節現象。而在國外,創新性課題起步時即著眼于成果轉化和臨床應用,重視給患者帶來切實利益。這是我國醫生在創新實踐中值得借鑒的一種意識。”

  醫生遇到創新最好時代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膽道學組組長董家鴻教授表示:“現在是醫生創新的好時機,無論是醫生多點執業政策的試點,還是‘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的風生水起,都為醫生創新提供了土壤。醫生創新思維來自於臨床,通過將臨床積累的成功經驗轉化為産品和服務,可以讓患者享受到更加精準、精益和精誠的醫療服務。”

  隨著經濟發展,我國創新理念也逐漸和國際接軌。目前如果有一個好的點子實現創新和轉化以後,社會氛圍也並不會認為醫生是不務正業,反而醫生會有收益,醫生的影響力也會大大提高。

  我國已經出臺了一些政策確實鼓勵創新,給予醫生非常好的創新支援。董家鴻説:“我們現在所説的智慧財産權叫職務創新,如果醫生作為清華長庚醫院的職工,他在職務範圍內創新出來的技術,産權是單位的,自己個人的份額太少了。未來可能極大增加創新者的份額,下一步讓科技人員富起來,真正讓‘知本家’富起來。清華長庚醫院將按照國家的政策出臺一些更能調動科技人員積極性的激勵機制。”

  ■連結:

  “天貝杯”醫生創新大賽首先基於醫生提出的想法,然後通過貝殼社孵化器找到風險投資,再找專職的科研人員把想法給轉化成産品。這種産品上市以後,創新者也可以獲得收益。這些産品讓醫生受益,讓公司産生好的經濟效益,同時讓患者受益,收穫好的社會效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