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內攢錢國外花成時尚 國人奢侈品消費76%在境外

  • 發佈時間:2015-09-23 07:47: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奢侈品專業研究和顧問機構財富品質研究院最新發佈《中國奢侈品報告》顯示,中國人2014年買走全球46%的奢侈品,是全球奢侈品市場無可爭議的最大買家。

  國人奢侈品消費76%在境外

  報告指出,2014年中國消費者全球奢侈品消費達到1060億美元(約合6400多億人民幣),同比增長4%,而全球奢侈品市場總容量達到創紀錄的2320億美元。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中國消費者2014年在本土消費額明顯下降,為250億美元,同比下降11%。中國奢侈品市場佔全球奢侈品市場比重由2013年的13%下降到2014年的11%。

  中國消費者境外消費卻進一步加強。報告中稱,2014年中國出境旅遊人數連續第五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長,中國出境遊人數由2010年的5300多萬人到2014年的1.17億人,且每人平均境外購物消費達632美元,為全球最高,主要是奢侈品消費。而2014年中國消費者境外奢侈品消費總量為810億美元(全球為1060億美元),説明大約76%的奢侈品消費發生在境外,這個比例還在繼續增長。

  財富品質研究院稱,中國奢侈品市場正在被奢侈品牌拋棄。因為出境旅遊人數暴漲以及國內外奢侈品價差的存在,消費外流進一步加劇,於是,重視中國消費者,但是不重視中國市場,成為很多國際品牌管理者目前的普遍心態。

  此外,假貨也是很多品牌放棄中國市場的主要原因之一。財富品質研究院調研發現,奢侈品假貨的市場可見度是真品的6倍以上,即在大街上隨處可見的奢侈品牌,大部分是假貨。假貨對於奢侈品牌已經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因為最初的沒有作為,現在已經無法作為。

  

  國內掙錢國外花成時尚

  隨著中國人的腰包越來越鼓,出境旅遊成為一種時尚。然而,很多人出境時,醉翁之意不在“遊”,盡在淘寶購物上,他們把在國內辛辛苦苦掙的錢大方地甩在了國外的商場裏。最近剛從南韓濟州島旅行歸來的白領小陳向記者透露,她出境旅行費只有幾千元,購物卻花掉了2萬多元。有多次出國經驗的北京市民老薑表示,自己在境外旅行時,不是趕路,就是在購物。

  全球最大的退稅運營商環球藍聯近日公佈的研究結果稱,中國遊客去年在世界各地免稅店購物增長將近1/3,佔免稅店購物總金額比率近27%,位居全球首位。

  中國遊客巨大的消費力為目的地國帶來不菲的經濟效益。僅以非旅遊熱門國家紐西蘭為例,中國遊客2012年就為其貢獻了6.51億紐幣的收入,而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間,這一數字更是升至8.69億紐幣(約合46.6億元人民幣)。

  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各國內需不振的背景下,中國遊客無疑成了各旅遊目的地國的“財神爺”和“香餑餑”。各國紛紛出招鞏固中國客源:紐西蘭總理約翰基呼籲建造中國主題酒店;法國內政部長提議中法警方聯手行動保護中國觀光客;倫敦市長則直接在BBC表示,如果不儘快放寬對華簽證,英國人的生意就會被巴黎搶去。

  為何國人喜歡在境外購物?業內人士分析,原因有多方面,其中,國內外産品的品牌和品質有所差別是重要一點。

  “一方面中國製造的很多産品品質上與國外産品確實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很多出國購物的人是衝著高端商品乃至奢侈品去的,這部分商品很多款式國內沒有,或數量極少,這是造成消費外流的一個原因。”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對本報記者表示。

  對於任何消費行為而言,價格永遠是最敏感的因素。如果類似商品國內外價格差大於交通成本,消費者自然選擇去國外購買,這造成很多出境遊客明知自己買的是 “Made in China”,卻仍趨之若鶩。在北京某旅行社工作的劉女士對記者直言:“那些出境購物的遊客,就是衝著國外免稅商店的商品比國內便宜很多才去的。”

  人民幣升值也讓國人更敢於出境豪擲。“人民幣升值無疑增強了國內消費者在國際上的購買力,中國人更願意在國外花錢。”天津財經大學國貿係講師楊珍增説。

  專家指出,國內消費體驗及服務業水準較國外尚有差距,部分人缺乏文化自信以及對洋貨的崇拜心理,亦是出現“肥水外流”不容忽視的原因。

  消費“回歸”拓渠道

  當前,中國經濟正在調整結構,轉變方式,增長動力正在由傳統的投資、出口拉動向消費拉動轉變,當務之急是擴大內需。專家指出,在這種背景下,政府要挖掘、調整、引導居民的消費需求,要採取多種措施讓外流了的“肥水”從海外回流。

  業內人士建議,首先,要深化經濟結構調整,加大研發投入、鼓勵創新,儘快使“中國製造”升級為“中國創造”,讓中國創造向世界經濟産業鏈的中高端移動,切實提高産品對國內外消費者的吸引力。

  其次,要加強流通體制改革。“造成國內外商品價格差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我國商品流通環節過多,加價過多,最終將高昂的流通成本反映到商品價格上,導致缺乏競爭力。因此,政府應該引導企業建立廠商直營模式,對內加強自身品牌與商業模式建設,對外團結聯手,與外資品牌的高級代理商乃至品牌商直接談判,從而儘量減少代理層級和流通成本。”趙萍表示。

  有關專家認為,應利用好國際貿易規則,積極斡旋,促使發達國家放寬對華高技術、高創意産品的出口限制,拓寬傳統貿易渠道,讓更多國外優質産品進入中國市場,使中國消費者在國內就能買到高端的外國商品。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