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追蹤新農人一年間:不急,悠著點

  • 發佈時間:2015-09-22 07:43: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章正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徐金永拿起一個青色的橘子,剝開皮,掰了一瓣放進嘴裏,眉毛微皺。一旁橘子的主人馮仁方,眼巴巴地望著他,迫切想知道他的評價。

  “酸了!沒有去年甜。”徐金永調侃説。

  “時間還沒到嘛!”一旁的馮仁方顯得有些著急。為了參加農産品展覽,還沒有等到橘子完全成熟,他就摘了一些橘子參加展覽。

  去年11月,在首屆中國青年涉農産業創業創富大賽的比賽間隙,他的橘子甜得讓人印象深刻,徐金永一口氣就吃了五六個。那段時期,正好是橘子熟透了的季節。

  別看馮仁方被徐金永揶揄了一番,私下裏他們倆卻是好朋友。

  “我們也是在去年的比賽中認識的。”馮仁方笑著説,“後來我們還去對方的農場參觀了好幾次,創業的共同語言還是蠻多的。”

  一年過去了,這些新農人有什麼樣的變化?

  八項規定之後,禮品水果銷量反而逆勢上揚

  去年,5斤橘子,賣到80元。作為一輩子種橘子的農民——馮仁方的父親,他卻難以理解,心裏也一直犯嘀咕:“到底有沒有人來買?”

  他的擔心還沒消除,馮仁方緊接著推出了一盒140多元的橘子,這位老父親有些不淡定了,找到85後的兒子好好理論。

  “2013年我們賣了400多萬,2014年預計600萬。”馮仁方拿出計算器,耐心地給父親算起了這筆賬。

  由於八項規定的嚴格執行,不少單位的禮品需求呈現斷崖式下降,不少走政府渠道銷售的同行,生意都受到很大的衝擊。

  “單位採購的水果利潤太少了,主要是提供的産品比較低端。”馮仁方自信地説。實際上,2010年大學畢業兩年就創業的他,由於人脈資源不多,一些單位採購渠道根本打不開。不過,他正好可以踏踏實實琢磨好産品。

  “我們高端産品的客戶群主要是企業的老闆,橘子不僅可以送給客戶,還可以放在辦公室裏自己吃。”他所在的浙江台州,正是民營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之一,對於高端産品有很大的需求。

  他變得更自信了,有了去年的積累今年根本不愁銷路,預計銷售額在1000萬元左右。一分價錢,一分貨。5斤橘子之所以能賣到140元左右,原因就在於品質好,這才能為高價“背書”。

  馮仁方介紹:“我們一棵樹可以長100斤左右橘子,我們要從兩棵樹裏面,挑選出5斤橘子。”只要橘子皮稍厚或者表面有斑點,這些都不能入選。

  今年,他還開發了新包裝。“別看這個盒子不大,僅成本就要15元,人站上去沒有問題。”馮仁方説著,他就拿起了包裝站了上去,驗證起來。

  “一家本地的風投找到我,但是最終被我拒絕了。”馮仁方帶著浙江人特有的精明説,“我今年不打算走得太快,農産品是季節性産品,一方面採摘的時候招工難,另一方面也擔心擴張太快,反而容易出問題。”

  涉農創業,不能低估與農民打交道的難度

  85後新農人鄧文藝,與其他的涉農創業者不一樣,説話慢條斯理,看起來像是一位白領。

  “今年還是不錯的,去年不到2000萬,今年翻了一番。”鄧文藝説起銷量的時候底氣十足,“雖然我們還是處在盈虧平衡點,但是今年開拓了一些新的市場,費用也增長了嘛。”

  他的主打産品是楊梅汁飲料,去年在比賽之前,他把産品定位在湖南當地銷售。去年比賽之後,他開始重新考慮産品的佈局。

  “今年的銷售表明,酸甜口味的飲料適合雲南和貴州市場。”鄧文藝説。同時,他在上半年調整定位,將目標群體設定為吃夜宵的年輕人。

  他給楊梅汁換上了新的包裝,並打出廣告詞:“吃龍蝦,喝梅汁,才是絕配。”他派銷售員,一家一家地與賣小龍蝦的商家談,正好趕上小龍蝦的銷售旺季。

  “效果還不錯嘞!”鄧文藝説。

  今年,雖然在銷售上面有所突破,但是他在楊梅收購方面並不順利。

  “今年是楊梅的産量小年,産量只有往年的10%到20%,銷售價平均在10元一斤。”他説。儘管公司事前與農民簽訂了收購協議,但是農民還是不願意把楊梅賣給他。他只能挨家挨戶地去收購楊梅,最後才收購了1480噸,比去年略少。

  去年是楊梅産量的大年,卻是另外一幅景象。公司儲存罐的儲量只有1500噸,按照收購協議收購飽和後,有不少農民都拉著楊梅,堵在公司門口,讓鄧文藝收購自家楊梅。

  “與農民打交道非常難嘞!即使簽了協議,産量少了他們不賣給你,産量多了他們硬要賣給你。”這讓從小生活在農村的鄧文藝也覺得很無奈。

  被逼無奈,鄧文藝想到一招——實行配額制。比如今年收購了將近1500噸楊梅,如果一個村賣給我們300噸楊梅。明年公司擴大收購量後,還是會給這個村五分之一的配額。如果今年賣給我們少了,明年我們就相應減少收購配額。他用這樣的辦法,來保證協議的有效性。

  “剛開始幾年肯定不管用,我們希望長期引導農民。”鄧文藝顯得雄心勃勃。

  年輕人涉農創業,優勢在於整合資源

  都説女婿在丈母娘面前,沒有底氣。今年,蒙古族年輕人白音寶力格,在丈母娘面前腰桿卻更硬了。

  去年,白音寶力格通過成立農業合作社的方式,將牧民的羊整合起來,直接賣到冷庫,省去了二道販子收購的中間環節,幫助丈母娘賣了200隻羊。今年,他幫助丈母娘賣了500隻羊。為此,丈母娘特別開心。

  “通過合作社賣羊,每只增收50元左右。”白音寶力格顯得底氣十足,去年他賣了2700隻羊。今年,他組織合作社的牧民打算賣兩萬隻羊,所有羊都有耳標,可以實現羊肉的可追溯。

  “去年參加比賽,我可是大開眼見了,學到不少東西。”看到內地選手的經營模式,給了他不小的啟發。白音寶力格成立合作社大規模賣羊,算是第一次涉農創業的嘗試。

  可是,今年讓他感到遺憾的是,農民在冷庫的收購商面前,依然沒有議價的話語權。“雖然冷庫與我們簽訂協議,但是在價格上我們只能被動接受。”白音寶力格心有不甘,但也無力改變,畢竟這是市場定價。

  上半年,他決定自己銷售品牌羊肉。羊羔生長才不到一年,因此價格比較便宜,冷庫都是以收購羊羔為主。不過,本地人並不愛吃羊羔肉,都覺得味道不好。

  “我們吃兩年左右的羊,味道正合適,牧民家裏一般留上幾十隻。”白音寶力格説,“我打算用合作社秦達慕的商標,把這些羊銷售出去。”

  他的商業計劃是:只要客戶在網上下訂單,合作社就把農戶的羊拉到屠宰場,宰殺、排酸、冷凍、包裝一氣呵成,預計四五天內,無污染的羊肉就送到客戶手中。

  “為了保證品質,我們只開放預訂5000隻羊,多了不賣!”白音寶力格最近在設計包裝盒,産品馬上就能上線。

  同樣是畜牧業,湖南創業者阮俊也在整合農業資源。去年,由於規模比較小,他的參賽項目只能被分到創意組。

  “去年我有1000頭牛,今年有2000頭。”阮俊説。

  阮俊的創業模式就是畜牧銀行,農民可以將自家的牛寄養在這裡或者投資養牛,每年年底的收益率在20%左右。如果農民養牛,一般的出欄時間在一年半左右,而他養的牛出欄時間只要一年。

  “我把醬油廠和釀酒廠的渣料加工成飼料,不僅成本低,而且營養價值高。”阮俊説出了自己的商業秘密。阮俊並不甘於做一個“大牛倌”。“如何把這整個鏈條整合起來,這是我一直想的事情。”阮俊説,最近他又在謀劃怎樣擴大生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